麥智杰
[摘 要] 部分大學生在承受挫折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在面對學業失利、感情受挫、前路迷茫的時候,往往選擇逃避現實,而不是正視問題所在。以學生因為現實的生活、學習屢屢受挫而沉迷網絡游戲,又因被游戲團隊開除而通過自殘的方式抒發焦慮不安情緒的工作案例為例,通過該起案例的處理,嘗試以就業為引領,幫助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使其重建自信,回歸正常的生活狀態。
[關 鍵 詞] 就業引領;案例分析;焦慮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040-02
一、案例簡介
恒仔(化名),男,21歲。通過中專的三年學習考上了大專,大一因學習成績差,被學校給予留級重讀處理,現跟隨本專業一年級的班級重讀。該生的家庭不算富裕,家住廣州市內,父母在其幼年時已經離異,該生一直跟隨母親生活。其母親從事銷售工作,工作時間不定,平時對他也疏于照顧,且過于溺愛和遷就,對其提出的要求基本都能滿足,使該生在校期間出現以下問題:
(一)學業失利,經常曠課
恒仔是由中??忌细呗氃盒5?,其基礎較為薄弱,開學初期因為多門課程聽不懂,故上課經常睡覺、遲到,甚至出現曠課的情況。經談話教育后,仍未見改善,故根據學生考勤管理規定,給予記過處分。該生由于基礎差放棄學習,導致期末考試多門課程不及格。最終,學校根據學籍管理規定給予留級試讀的處理意見。
(二)沉迷網游,逃避現實
重讀大一的一年里,恒仔剛開始的表現確實有所改變,但不久卻迷上手機網游,并與網友組成了戰隊參加各種電競的訓練、比賽,一再荒廢學業。對此,筆者曾多次與其談話,但該生覺得,似乎已經找到目標與方向,認為是否能夠畢業以及取得大專的學歷已經不太重要了。
(三)戀愛失敗,感情受挫
在其沉迷手游的這段時間里,他認識了個女生,也談起了戀愛。因為日常開支大了,便去應聘便利店兼職增加額外收入。為此,對學習根本無暇顧及,更因為兼職和網游導致日夜顛倒,作息混亂。
(四)情緒焦慮,自殘厭世
將近期末考試之際,該生在朋友圈內發了一張在家中自殘的照片。筆者發現后,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阻止了悲劇的發生。隨后,通過家訪了解發現,該生前段時間被其所在的電競團隊開除了,女友也因他沉迷網游的事與其多次爭吵,并提出了分手。加上即將面臨期末考試的壓力,該生情緒極度焦慮,以至于產生自殘的情況。
二、案例分析
阿拉伯世界的寓言故事中有這樣一句諺語: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意思是說,事情已經發展到了極限的臨界點,若再增加任何一點點意外因素就會使之崩潰。一根稻草其實沒有什么分量。但如果把稻草一根根地往駱駝的背上放,最終總會有一根稻草把駱駝壓垮的。在這個案例中,導致該生情緒爆發并作出自殘輕生的行為,是多個原因力的結合,每個原因力都可以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案例梳理
筆者認為,在該案例中恒仔的情況是由多個原因力的結合而導致的。首先是學生本身的基礎差且缺乏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從而導致了留級,并因為多次曠課而受到學校的處分。在留級的一年中,該生的學習狀態并沒有改善,反而似乎從網絡游戲中找到了“人生目標”——當電子競技選手。但由于無法兼顧學習與游戲,致使這唯一的“目標”也都喪失了,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挫敗感。一直被耽擱的學業問題也因成績跟不上而可能面臨被學校勸退的危險,使其喪失了希望,對前景一片茫然,深感焦慮。平時沉迷網絡游戲,欠缺人際交往能力,不善交際,感情上的打擊最終使其情緒爆發,并通過做出自殘等行為來宣泄。
(二)焦點問題
在解除了突發的危機后,筆者通過與家長的多次通話、家訪以及約談,深入了解該生的家庭背景;并結合該生在校的兩年表現情況,以及對宿舍舍友、同班同學、班級干部等談話掌握的基本情況,將該案例的焦點問題作了如下歸納:
1.情緒焦慮而非心理精神疾病(抑郁癥)
對該生做出的自殘的行為,筆者的初步判斷是因情緒焦慮、喪失希望而作出的。但在處理過程中也不敢怠慢,通過家長的配合對該生完成了一次心理評估,初步排除了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往后,將結合其具體情況,制定情緒疏導方案。
2.喪失奮斗目標,前途一片茫然
該生基礎較為薄弱,對專業興趣不大,通過多次談話可得知其對畢業和就業前景都不太樂觀。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獲得的成功感以及對現實挫敗感的逃避,似乎令其找到“目標”。被團隊開除,成為一名電競選手的夢碎后,一瞬間令其失去目標,迷失方向,感到極度焦慮。所以幫助他樹立人生目標,做好職業規劃,是處理該案例的關鍵所在,對該生往后的人生道路有決定作用。
3.自卑、不自信,缺乏人際交往能力
重建自信,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有助于其成長與發展。在幫助該生樹立人生目標,做好職業規劃的同時,也要幫助其走出自卑的陰霾,重拾自信,增強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內外結合,重新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
三、解決思路與實施
(一)加強思想引導,認清問題癥結
建立良好的溝通互動,是解決問題的前提。筆者一直以來都與該生保持有談話教育,并跟進其情況進展。在平時的談話教育中,筆者避免一味刻板的說教和嚴厲的訓斥,而是以傾聽為主,多去了解該生的想法,從而了解問題的成因。通過運用共情的技巧,多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體驗其感受,與該生保持良好的溝通互動。危機事件發生后,在該生的情緒稍微平復時筆者開始介入與其交談,通過分析現階段的情況,認清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談話中了解到,該生平時也喜歡唱歌,遂決定以此為突破口逐步引領,并作出如下建議。
1.改變作息習慣
調整恢復正常的作息習慣,并通過晨跑鍛煉增強體質。
2.學習聲樂,陶冶情操
根據該生的興趣愛好,與家長溝通后,嘗試讓其學習聲樂,一方面讓其在精神上有所寄托,另一方面有利于其重新建立自信心。
(二)加強情緒疏導,消除負面影響
運用艾利斯ABC理論,對其進行情緒疏導。
A: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A薄弱,因成績差而留級重讀,但重讀并沒有使其學習有所進步,反而在虛擬的網絡游戲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功感。
B:聯系的橋梁(Bridge)。不合理的信念(B1)現實的專業學習相當枯燥難懂,所學的專業知識未必能找到合適、感興趣的工作。在網絡游戲中,更容易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若以此為業,將興趣愛好作為職業來發展,更容易獲得成功。
C:事情的后果(Consequence)。由B1所引起的C1,情緒嚴重焦慮,失去目標,對前景感到迷茫,自信心嚴重受創,產生自卑心理,影響正常社交。
通過分析,使該生意識到其對問題不合理的看法和評價,導致負面情緒和過激行為的出現。正確引領其進行自我認知和反思,建立合理的信念(B2),對事情的后果有正確的評價(C2)。
(三)加強就業引領,做好職業規劃
喪失了奮斗目標,對前途感到茫然是困擾該生情緒的癥結所在,也是該生沉迷網游逃避現實的原因之一。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處理該案例的關鍵所在。該生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實踐技能的學習和頂崗實習是其就業的優勢所在。相比高等院校學生的理論學習,高職院校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該生的特點和所學專業的優勢,嘗試以“技能培養、就業引領”為中心,指導該生制定職業規劃,確立就業目標。該生雖然專業基礎薄弱,但是動手實踐能力較強。針對該特點,通過加強實訓課程的訓練讓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理論知識。在實習應聘前,筆者又對該生進行能力提升訓練,通過指導制作求職簡歷、模擬應聘訓練等,加強其表達能力,增強其自信心。此外,通過了解他的就業意向和實習就業中所擔憂的問題,安排實習指導教師跟蹤指導,留意其心理變化和情緒波動,以便引導學生回歸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當中。
(四)變換溝通角色,樹立正確榜樣
學生檔案是學生學習經歷的重要記載材料,在該生入學時,筆者從其學籍檔案中了解到,該生就讀的初中恰是筆者的母校,便以此為契機和突破口,變換身份與該生保持良好有效的溝通。做思想工作的同時,我們需要適當地變換身份,以不同的角色進入學生的生活,掌握其思想動態。在處理本案例時,筆者以校友、師兄的身份與該生交談,并以該身份給予該生建議和鼓勵,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行動為該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和奮斗目標。通過放下輔導員(教師)的身段,變換溝通角色,更有利于我們開展工作;通過樹立正確榜樣,從中引導和鼓勵,更有助于學生認可與接受。
四、案例反思
(一)建立長效的危機處理機制
在學生工作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無法預知和把控的突發情況,在處理時大都依靠輔導員的經驗積累,這并不利于對危機事件的預防與處理。筆者認為,通過建立長效的危機處理機制有助于提升輔導員面對危機事件時的應對能力;通過事后的分析和檢討,有助于日常工作方式查缺補漏。加強制度指引和事后總結有助于輔導員隊伍更好地應對危機事件的發生。
(二)加強與問題學生家長的溝通
在學生思想教育的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幫助。家校加強溝通與聯系會使學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學校通過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以及學生的個性和潛在問題;家長通過了解學生在校表現和學習情況,有助于對學校的理解和支持。加強問題學生的家校溝通,雙管齊下形成合力,共同幫助學生成長、成才。
(三)建立特殊學生的輔導檔案
輔導員的日常工作要求要和每一個學生都進行一次談話。在工作中,對特殊的學生群體更需要多加關注,通過建立輔導檔案,記錄每一次談話、每一次輔導、每一次家訪以及每一次與家長的聯系紀錄。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輔導情況的進展,防微杜漸,全面掌握特殊學生群體的情況。
輔導員的工作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與教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需要不計回報的付出,方能有螺旋式的上升發展。面對學生的思想、心理、學業、生活等方面千差萬別的問題,作為輔導員需要更加用心去聆聽、了解問題背后的那個人,那顆心靈。以生命影響生命,這就是輔導員工作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張延華.艾利斯ABC理論的應用及對大學生教育的啟示[J].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2010(3).
[2]林捷,林敏.思想引導與心理輔導合力幫助學生脫離網癮:輔導員工作案例[J].赤子(上中旬),2017(4).
[3]姚家軍.高校輔導員解決大學生學業不良問題的心理輔導策略:輔導員工作案例分析[J].數理化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