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琳


[摘 ? ? ? ? ? 要] ?信息化和大數據已經改變了人類獲取知識的方式。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大數據的技術優勢,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學校教育與管理水平,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目前在課堂教學中,以“翻轉課堂”“慕課”和“微課”為手段的移動課堂的變革正迅速襲來。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精神,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切實以教育信息化為契機推動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加快推進我院教學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整體水平,專門進行了超星學習通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教學改革研究。
[關 ? ?鍵 ? 詞] ?超星學習通;計算機基礎;任務實施;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132-02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閱讀正在改變著人們的閱讀方式。超星學習通是一款由超星公司推出的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交互式信息平臺,以“平臺+資源+服務”為基本研發理念,以學習空間為平臺支撐,整合海量教學資源,集教學互動、資源管理、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成果展示和教學管理評估于一體的新一代網絡教學平臺。信息化環境下移動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需求的分析,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適合本課程的移動課堂教學模式。
一、超星學習通及所建設課程
超星網站所推出的超星學習通APP軟件,以iPad、智能手機移動終端所構成的移動平臺為其客戶端,學生利用手機自帶的APP Store或者應用商店,通過原字搜索下載安裝,或者通過二維碼掃描進行下載。該平臺具有強大的信息資源,其內容包括期刊、圖書、講座、報紙等,學生通過手機APP下載進行資源利用,建立個人“書庫”,可對自己書庫中所收藏的文章、圖書等進行在線閱讀、書寫專題、做筆記等活動。超星學習通內的APP內有專業討論小組的設置,服務對象為志向及興趣相同的學生,同微信群或者QQ群功能相似,可進行直播打賞、對話交流等。與以往PC端的傳播不同的是,超星學習通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可實現碎片化時間的充分利用,同時通過APP,學生可以進行多種新技術的學習,比如手機平臺的創作等,進行創作分享。無論分析、記錄、學習應用、全流程的數據互動,還是詳細參與任意活動及實時查看、數據統計及調整,均可通過超星學習通來完成。
教師可以利用該平臺創建教學空間,進行課程建設和課程教學管理,進一步提升教師教學效率。學生可通過超星學習通APP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在線學習,教師可以實時檢查參與情況,及時跟蹤和調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和優化學校教學管理模式,突破傳統完全面授的教學局限。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隨需地體驗網絡教學所帶來的高效與便利,讓資源展示、教學支持和師生互動等協同發揮作用,我們選擇了基于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開發了計算機基礎的在線課程平臺。
二、課程平臺使用情況
通過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參與教學,整合了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資源,在課程開始前上傳到超星平臺。通過網絡交互系統,整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學前英語1601班和1602班在2018年3~5月期間,每個班級開展的活動60次左右,其中包含26次簽到、開展2次調查問卷、提交6次測驗/作業、2次單元測驗、8次小組任務、4次選人活動以及發布多條通知等,并根據課堂教學情況調整超星平臺資源。利用教學互動模塊的功能,如簽到、選人、課程直播、任務設置等模塊,實現師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單向傳播的局限性。
三、課程開展活動項目
計算機基礎課程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以必需的技能和必備知識為主線,以實施項目化、任務化、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為架構,將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分為計算機Word文檔、Excel電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3個實踐項目和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軟、硬件基礎、多媒體技術基礎和信息技術5個知識項目。根據課程設計總體要求,以遵照學生學習習慣和方便移動學習為原則,以課程資源學習任務為基本架構,提供課程概述、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程教案、教學課件、課程相關視頻和重點難點指導、在線作業提交和批改、試題庫、參考資料等課程必需資源,為學習者自主性學習、過程性學習和體驗式學習提供條件。
四、學生參與度
為了探究基于超星學習通的學習模式能否突破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難點,為了提升教學效果,以學前英語1601班和1602班作為試點班級,精心組織實施方案,與學生進行了充分溝通和互動,帶領學生實施了新的學習模式。現以學前英語1601班和1602班在2018年3~5月期間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的統計數據為例展開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移動終端手機學習通方式更受歡迎。經超星后臺數據分析,發現100%的學生使用手機學習通來學習。
2.從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統計可以發現,學生已完成任務點的個數達46個,這種情況比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習進度有了很大的改善。表明在新模式下,學習進度、學習效率有了明顯提高。
3.學生訪問學習通的總訪問量達33000次。通過網絡打破了時間和場地的限制,超星學習通提供了這種便利手段,學習訪問量增加,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4.階段考核成績有明顯提高。2018年3~5月共進行了3次階段考核,考核成績中,高分數段(大于80分)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45.1%、77.3%、81.95%,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
由此可見,實施新的學習模式以來,學生對學習課程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明顯的變化,教學質量有了顯著的提高。
五、學生評價
學生反映這一種便捷、高效的學習模式效果很好,大部分同學表示超星學習通APP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流程和學習進度一目了然。根據目前我院學生的學習現況發現,教學已經不是知識的單純輸入,而是自主學習占據了大部分,所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學習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學生表示更喜歡這種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模式。學生反映這種十分便捷、高效的學習模式,效果很好。通過一段時間的應用后,在學前英語1601班和1602班發放了“關于超星學習通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表”,61.1%的學生表示,使用超星APP可以隨時隨地查看課程內容;27.8%的學生表示,使用超星APP可以公正地體現學習記錄和成績。
六、教師評價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移動教學模式幫助教師為個性化差異明顯、需求彼此有別的學生提供了擺脫時間與空間束縛、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移動教與學空間課程。
建設成效顯著,通過計算機基礎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課程資源和教學實施等成效明顯。對超星學習通APP予以合理利用,既可豐富有限的紙質計算機教材,對計算機基礎教學資源予以優化,又通過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和實施,可以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并帶動相關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七、存在的不足
在課題實施階段,超星學習通作為實現混合式教學的移動教學手段,在課堂階段得到了充分使用,當然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課前,課后階段即使發布了提前預習通知和布置了課后作業,使用頻率仍然不高;本課程涉及具體軟件的操作,布置操作作業及測驗較麻煩,在課題實施階段,本課程涉及Word、Excel、PPT三個軟件的操作,在機房上課時,通過極域教室講授操作題的具體步驟,然后學生操作作業在電腦上實現;超星學習通平臺使用便捷,但手機端對網絡環境有一定的要求。
經實踐,超星學習通可對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建構與能力的培養產生推動,實時實地地實現交互式教學,在計算機基礎教與學的過程中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穎惠,李芒,侯蘭.信息化學習方式教學課例研究與實踐[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12.
[2]劉立云,王永花,田娟.“互聯網+”時代下多元混合教學模式研究:以超星學習通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1):27-30.
[3]施華.基于超星系學習通的混合學習模式探索:以高職電路為基礎[J].廣西教育,2017(23):184-186.
[4]張蕾.信息化環境下移動課堂教學模式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