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瑛
[摘 要] 自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就開始出現,我國大學畢業生的人數仍然在增長,就業形勢的嚴峻,讓教育者不得不思考,怎樣才能讓大學畢業生有個好的就業崗位。立足于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幫助學生了解自己,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職業,在大學生活中做好職業定位規劃。培養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從而主動對自己的生涯進行定位和規劃。
[關 鍵 詞] 職業生涯規劃;就業現狀;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276-02
據調查,2017年高校畢業生達歷史新高795萬,就業難問題愈加突出,逐漸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且近幾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越來越低,就業形勢非常緊張。而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想要就業更是難上加難了。這個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引起了高校重視,目前高校職業教育成為解決就業難的重要手段。教導學生深入了解分析自己,了解社會的要求,在大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能力,學會主動尋找適應社會發展的品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
大學生就業問題在很多國家都存在,但是在中國更加嚴重。我國人口基數大,就業崗位少。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更加強烈,大學生的人數一定會增加,這就意味著就業問題會更加嚴峻。雖然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狀況勢頭良好,仍然創造不了足夠的就業機會,而且我國的就業制度和相關政策并不完善。一些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單位卻無法招到人。而人才市場趨向飽和,但是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沒有經驗,不能適應市場需要,處于劣勢地位。大學的專業內容滯后陳舊,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教出來的學生理論性強,而實用性不足,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且大學生畢業生自身也存在很多問題,他們的就業觀念受父母影響太大,對薪資期望值過高,過于追求舒適的工作環境,不愿吃苦,不愿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但是他們的綜合能力不足,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部分畢業生高估自己的能力,心比天高,對基層行業嗤之以鼻,對職業要求過多,而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
二、引導大學生規劃職業發展
(一)系統了解自己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了解自己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可以結合就業興趣測評,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更好地定位自己,選擇自己的就業方向。能否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關系著大學生是否可以在社會中正確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大學生從各個方面分析認識自己的特點。學生要結合現在的社會狀況,根據職業目標的要求,審視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規劃好自己的成長道路,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大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對自己一生發展道路的想法。但是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項比較系統復雜的工程,要想做好職業規劃,首先就要能夠真正認識自己,這樣才能改變和進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在大學期間,全面認識自身的特點后,認真分析當前社會就業環境的特點。為了將來從事的工作,但是平時對自身的認識局限性大,只是來自于身邊人的評價,對職業生涯規劃幫助性較小,無法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大環境。職業測評對了解自我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我國大學心理咨詢比較少,所以學生無法接受系統的心理教育,難以系統地了解自己。所以,職業測評在這個時候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進行測評。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比較重要,應該幫助學生系統地認識自己,更好地做出職業生涯規劃。
(二)搜集資料,了解職業要求
在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了解之后,可以選擇一個到兩個職業進行了解。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搜集資料,了解職業對個人的要求。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心儀的職業,是一個比較繁雜的工程。對在校大學生而言,他們對社會的認知有限,無法較好地了解職業的要求。在搜集資料的時候,要注意資料來源的正當性,最好能夠在從事這個行業的前輩那里詢問一下這個職業的特點。在了解一種職業的時候,學生不能只了解到這個行業積極向上的方向,還要幫助學生了解從事這個行業的陰暗面,讓學生考慮是否可以接受這些負能量的東西,防止學生盲目樂觀地選擇職業后,感到無法接受。學校可以請有經驗的校友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心儀的職業向學長進行咨詢。這樣的話,可以幫助學生提高競爭意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三)精準職業定位
什么是職業定位呢?它是在了解自己和職業特點后,確定自己適合做什么工作的行為。只有能夠對自己準確定位,才能持久的發展。要幫助學生清楚自己適合的工作,多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自己,不要把薪酬作為衡量工作好壞的標準,要讓他們準確的定位,更好地了解自己,以追求長遠的發展。要善用自己的資源,學會集中精力發展,既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也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現在有很多人學習的知識涉足了很多領域,但是沒有實用價值,大多只是皮毛。它們的內部很虛弱。有的人在各方面的投資很多,但是得到的收益很少,學到的每一項沒有競爭力,而學習過多知識容易分散精力,讓你失去原有的優勢。要知道“學不貴博,貴于正而已,正則博”。引導學生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就能夠幫助他們抵抗來自外界的干擾,有了奮斗的目標、滿滿的信心,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才不會輕易放棄。很多人選擇學習專業和工作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報酬,什么掙錢學什么,哪里錢多去哪里。
(四)參與實踐
俗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在選擇好自己心儀的專業后,一定要去相關的單位實習。很多人不重視這一點,認為實習是端茶倒水打印機,沒有實用價值。不可否認的是,某些實習單位的確存在這樣的現象,但不能就此否認實習的價值。但是只有去單位實習,通過觀察前輩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才能深入對職業的了解,確認自己擅長的工作。這樣才能充分運用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單位是一種真實的工作環境,它不同于學校,不僅僅要找到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和技術的欠缺,還要對人際交往能力做一個提升,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學校和公司、老師與老板之間存在質的改變,學生和員工之間的轉化之間有著太大的差異。引導學生實習,就是讓大家真實地接觸職場。在這個過程中總結經驗,就可以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少走彎路。而且實習可以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優勢,因為實習本身就是一種工作經歷,對絕大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倒是如果在大學生活中積極參加實習的話,面試時就可以把實習作為工作經歷。
三、大學生個人職業生涯定位與規劃思考
目前我國許多大學都開設了關于職業定位與規劃的課程,但部分大學生并沒有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對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認識不足。很多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感到無所適從,把它作為一門文化課來學習。僅僅把規劃作為文章來看待,而不注重內容的可行性,導致不能充分發揮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作用。要知道職業生涯設計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個人找到合適的工作,而是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對自己的未來做一個好的籌劃,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在未來的發展中擁有成功的職業生涯。要知道好的計劃是成功的開始,所以一定要幫助大學生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掘自我潛能,不斷發展個人實力。有計劃地度過自己的人生,提升事業成功的幾率。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在自己的職業生涯受挫的時候,要先從自己的主觀方面找問題,盡量不要隨意改動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做到心中有數,不能拿著簡歷到處亂跑,這樣往往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做好了職業規劃之后,還要制訂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方案,不能只是紙上談兵,一定要保證目標的實現。
四、總結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要隨著社會的變化而改變,要根據環境的改變不斷調整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對職業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結合自己的長處,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非常重要,教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它的重要意義,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而且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訓練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盡量避免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切實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有利于在宏觀方面進行調整。讓大學畢業生少走彎路,節省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參考文獻:
[1]趙任.淺析如何引導大學生做個人職業生涯定位和規劃[J].才智,2015(16).
[2]王金玲.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與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求知導刊,2017(10).
[3]里爾登.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M].4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