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步
[摘 ? ? ? ? ? 要] ?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堪憂,普遍存在創新意識不強和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改革現有的培養模式,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當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點之一。實踐證明,以高校科研團隊的載體,架構“導師·研究生”雙向創新發展模式,將開創研究生培養、導師發展與團隊建設的“三贏”局面。
[關 ? ?鍵 ? 詞] ?研究生;創新能力;創新團隊;提升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026-01
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規模已經位居世界前列。這些研究生培養單位中多數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如何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目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研究生培養的重點。
近期的實踐證明,以高校科研團隊為載體,架構“導師·研究生”雙向創新發展模式,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研究生的培養具有良好的現實意義。這需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研究生教學實踐的改革。
一、改革研究生培養體系,建立導師團隊負責制
突破傳統的單一導師負責制培養方式,建立導師團隊負責制(由創新團隊中的三名研究生導師組成),制定相應的培養制度。研究生進入團隊以后,由導師團隊安排碩士生的論文工作,并與研究生本人的導師共同負責研究生的培養。這種團隊培養方式相比于單一導師指導制具有研究方向多、學術交流多的優點,也擴大了研究生的知識面,不會因為單一導師的影響對研究生的培養造成巨大影響。
二、構建創新文化環境,打造研究生學術品牌
為創新團隊創造一個民主自由的科學氛圍,能夠使創新團隊形成一種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創新文化,推動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首先,打造品牌——“研究生科研發展專項基金”。設立“研究生科研發展專項基金”項目,通過項目申報與答辯形式,每年選拔一位優秀研究生獲得該項目。讓研究生自己擬定一個感興趣的科研項目,研究生個人可以選擇參加單獨科研,或組織小組的集體科研。作為項目負責人能夠激發研究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促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其次,積極開展多種科研創新活動,促進團隊學習,增強團隊文化。通過團隊學習的方式,將灌輸式、被迫式學習轉化為自主式,交流式的教學方式。定期進行創新團隊學術報告、創新團隊組會、經典文獻交流等,加強研究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
最后,發揮企業主體優勢培養創新人才。借助企業平臺和優勢,以項目形式進入協同創新平臺,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聯合企業共同對研究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形成持久的產學研合作機制。
三、樹立創新榜樣,激勵師生積極創新
樹立優秀導師和優秀研究生榜樣。通過榜樣的力量不斷激勵研究生、導師和團隊前進。
首先,樹立研究生榜樣,進而對研究生群體產生巨大的、隱性的榜樣激勵作用。其次,樹立導師榜樣。尋找“重量級”老師,進而對研究生群體產生激勵作用。當然,作為科研創新團隊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一面旗幟。
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形成“導師·研究生”雙向創新發展模式,實現研究生培養、導師發展與創新團隊建設的“三贏”
首先,加強導師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斷強化導師的創新意識,提升導師與企業、市場之間的技術交流。導師能夠自覺地將新的社會需求、技術動態引入研究生教育中,讓研究生保持與社會、先進技術緊密接觸的狀態,維持和發展創新性思維,從而使研究生在科研和實踐相結合的狀態下,完成研究生學業。
其次,鼓勵導師進行教學創新,探索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教學方法。
最后,建立合理的導師競爭機制,激勵導師不斷進步與提升。創新團隊通過檢查、考核和評估,對認真履行導師職責、成績顯著的導師,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五、樹立“人”的教育理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首先,加強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頻率。除了定期參加科研活動外,將導師指導量化,規定團隊導師與研究生原則上每周交流兩次以上,同時對研究生的學習進行半期總結與學期總結,形成研究生培養的延續性。
其次,重視研究生的人文關懷。導師團隊對研究生既不能進行“放羊式”管理,更不能“監工式”對待。導師應主動提高人格魅力,以此來提高對學生的影響度,滿足研究生情感方面的一定需求,以此來提高其創新能力的積極主動性。
最后,因材施教,樹立創新人格。團隊導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訓練和教育,強化研究生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塑造創新人格。
將高校科研團隊的載體融入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建立研
究生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有針對性地解決目前地方高校研究生
培養體制單一、創新文化環境的缺失、導師隊伍良莠不齊、師生間缺乏溝通等問題,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上具有操作性、科學性和系統性,形成研究生培養、導師發展與團隊建設“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