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玖
[摘 要]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從《海報設計》課程入手把社會事件、文化事件作為課程設計項目主題,學生通過探究式調研,發現主題中的社會意義,提煉出設計元素,傳遞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學生在調研中認識新知,在提煉中把握觀念,在設計中深入體會,通過實踐操作完成和觀念的互動、整合與內化。在后期的作業展覽中進一步獲得自我認同和價值認同,思想上得到升華,行為上得到強化。將思想教育內容和《海報設計》課程融合充分發揮了利用專業課進行思想教育的優勢,效果良好。
[關 鍵 詞] 思想教育;專業課程;海報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00-02
一、導語
高職院校中思想教育課程的到課率一直不是非常高,一方面反映了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漠不關心,缺少基本認知。甚至有些學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等問題。[1]高校思想教育因此面臨著現實的重大挑戰。另一方面,思想教育課程內容基本以理論講解為主,缺少故事性,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青年學生群體的認知需求。雖然部分高校的課程改革中加入了社會實踐考察,但是活動主題分散也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思想教育課程的授課方式也沒有根據新時代學生的特點與時俱進,照本宣科、純主題性的演講式上課方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課到課率不高,上課走神、打盹、玩手機,打發時間成為思想教育課堂的常態。在教學效果上,思想教育課程沒能引領學生思潮,不能夠啟發學生思考,更不用說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培養積極正面的價值觀體系。
把思想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活動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一直在探索實踐的專業課程改革之路。眾所周知,藝術設計類大學生的上課方式、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都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學生。[2]他們把個性化、獨特性作為行為的主導思想,追求特立獨行,如何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關懷、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是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難點。通過把思想教育內容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為專業技術提升提供實訓項目,專業實訓項目成為進行思想教育更有效的載體。
二、做法與過程
(一)內容整合——既體現統一性,又注意多樣性
《海報設計》課程內容在安排上既注重課程標準的統一性,又照顧不同班級、不同教師及不同時間的隨機項目的需求。課程任務按72課時,每周12節,6周完成進行安排,每周一個項目,共六個大項目,每個大項目下設置若干小項目,供任課教師選擇,具體安排如下:
任務一:重大事件主題海報設計
任務一下列若干具體項目供任課教師根據時機、偏好等進行選擇。比如反腐倡廉主題海報設計、天宮一號升空、蛟龍號潛艇打破深潛記錄、國產航母下水等重大的國內事件為主題展開。
任務二:國家重要紀念日主題海報設計
紀念日主題海報設計項目包括:國慶節主題海報設計,建軍節主題海報設計,勞動節主題海報設計,抗戰勝利周年紀念主題海報設計,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主題海報設計,“一二九”運動紀念日主題海報設計,香港、澳門回歸紀念日主題海報設計等。
任務三:國際政治主題海報設計
國際政治海報主題包括:女性主義團體活動主題海報設計、聯合國氣候大會主題海報設計、著名國際政治人物主題海報設計等。
任務四:中華傳統節日主題海報設計
中華傳統節日主題海報設計包括:春節主題海報設計、元宵主題海報設計、清明主題海報設計、端午主題海報設計、中秋主題海報設計、重陽主題海報設計、七夕主題海報設計、冬至日主題海報設計等。
任務五:環境保護主題海報設計
環境保護主題海報設計包括:水資源主題海報設計、大氣污染主題海報設計、溫室效應主題海報設計、海洋保護主題海報設計、土地沙化主題海報設計、保護生物多樣性主題海報設計、垃圾分類主題海報設計、節約資源主題海報設計等。
任務六:人文關懷主題海報設計
留守兒童主題海報設計、禁煙主題海報設計、交通安全主題海報設計、消除貧困主題海報設計、教育主題海報設計、關愛生命主題海報設計、自閉癥主題海報設計、老齡化主題海報設計等。項目任務的操作上,一般分成以下步驟:
首先,學生通過獨立學習資料,了解相關事件的背景、內涵、意義等;其次,小組討論,加深小組成員對相關概念和事件的認知;再次,通過課堂展示,各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提問,提煉主題;最后,教師集中講評各小組對主題的理解,增強學生對相關主題的認知。
(二)設計方式——既有電腦圖紙設計,又有手工制作
項目主題提煉之后就進入設計方案環節,首先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提案稿的設計,提案稿主要使用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平面軟件完成。前置課程訓練中,學生對軟件工具的操作已經比較熟練,在項目執行中主要是對所學軟件及設計理論的綜合應用。通過電腦軟件設計,提升學生操作技能和設計能力。部分項目采用立體海報設計的方式完成,需要學生對設計材料、加工方式、剪裁制作等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地推翻、修正、改進,以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電腦設計提升了設計的能力,屬于設計思維的展現;手工制作提升了動手能力,屬于設計執行力的層面。學生通過思維展現和設計執行,能夠強化對項目主題的認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設計過程——既注重個體個性發揮,又注重小組團隊合作
(1)學生通過自學完成基礎的學習任務,通過抽查的方式,完成課程項目基礎知識的展示;(2)學生小組內部討論,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提煉;(3)小組展示及小組間互相評價,豐富和完善小組意見;(4)教師講評,幫助學生理順設計主題,完善設計方案。
學生個性化學習與小組的團隊合作結合,一方面增強了學習的累加效果,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協作能力。
(四)成果展示——既注重內向教育,又注重對外的宣傳
在每年舉行一次的創意設計節上,對《海報設計》課程的優秀案例作品集中展示與展覽。學生通過海報展覽的主題策劃、設計執行、現場布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海報設計》課程成果展示,提升了學生的專業自信,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自我認知,提升了學生的思想素質。
《海報設計》課程項目展以現場展示的方式在校園舉行,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學生都可以免費參觀。展覽一般設置在人流比較密集的場所,接觸范圍基本覆蓋全校師生,在校園形成良好的宣傳效果。用藝術的方式展現思想教育的內涵,潛移默化地影響全校師生,讓他們也覺得思想教育內容能以很酷的方式展現,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三、成效與反響
(一)社會責任感增強,行為改變迅速
通過環境保護主題海報設計和人文關懷主題海報設計,學生知道了大自然正在經歷的危機,了解了社會上還有許多需要幫助的人們。通過這種探索式發現,學生更容易認同相關主題傳達的理念。例如,當他們了解到海洋上漂浮著大面積的塑料垃圾,并且其中有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后,電話叫外賣的同學少了,大部分學生都會主動到食堂用餐。這種從事實到理念、從理念到設計、再從設計到行為方式的迅速改變,恰恰是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教學的優勢。
(二)文化自信增強,家庭觀念提升
通過中華傳統文化主題海報設計項目,學生了解到傳統節日背后的中國故事。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節日不但體現了中國人勞作的節律,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活哲學。天時、地利、人和;四時、五谷、六畜;社稷、族群和家庭,無不體現在傳統節日當中。通過傳統節日主題海報設計,學生重返精神家園,理解國家和家庭在生命中的重要意義,有效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本項目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去回顧自我、家庭和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有益于提升文化自信和家庭觀念。
(三)團隊意識增強,協作精神提升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小組成員互助共進,一方面能夠強化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學生小組成員之間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對知識、問題的理解具有相對穩定的立場,便于發揮優秀組員在小組的影響力。同齡人之間的相互學習效果也好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小組之間的互相評價和激勵機制也增強了組員之間的情感歸屬,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
(四)專業技術提升快,創意方法嫻熟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化媒體宣傳工具的成熟,產品宣傳的觸角覆蓋面越來越廣。信息傳播的快速化與泛娛樂化,要求品牌海報設計要貼近受眾,抓住熱點,設計快速,傳播及時。《海報設計》課程密集化的主題項目設計更好地呼應了社會化媒體時代移動終端傳播對海報設計項目快速執行的需求。密集的訓練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創意圖像合成能力和創意方法的掌握與運用能力。軟件技術提升是創意執行的基礎,良好的執行力又是展現創意方法的必然路徑。
總之,《海報設計》課程在主題的選擇上比較自由,課程設計項目設置和思想教育內容比較好融合,課程任務可執行性比較強,展示的效果也比較好。其他專業課程怎么融入思想教育,使專業學習和思想教育結合得更加緊密,需要繼續探索實踐。現階段,單一專業課程的結合,不能夠使課程之間產生協同效應,導致教育教學活動屬于階段性工作。課程體系中的不同專業課程之間怎樣呼應,不同年級、階段使用不同的設計工具和設計展示形式完成相關的設計,如何在課程體系中體現出來,是后續課程改革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黃旭.高校黨建促進學風建設的現實思考及對策[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2,26(8):65-67.
[2]孫寶民,張軍.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黨建工作載體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