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
[摘 要] 實訓教學作為提高學生警務實戰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抓手,在公安專業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公安群眾工作》作為公安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教學內容應突出其實踐性需求。圍繞《公安群眾工作》實訓教學體系的構建,首先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需緊緊圍繞公安工作的現實需求;在具體展開實訓項目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探索雙師教學、任務驅動下的團隊合作以及手機移動教學助手等教學手段的使用;同時,努力構建該門課程的綜合評價體系。
[關 鍵 詞] 警務實戰;實訓教學;公安群眾工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46-02
公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培養專業性、應用性和特殊性的專門人才,為公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公安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在《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意見》(2016年)中,對公安高職教育的定位是:“培養實戰型警務人才”。實訓教學無疑是提高學生警務實戰能力的重要途徑與抓手,在《公安群眾工作》課程的實訓教學中,我們教學團隊圍繞這一定位,在教學過程中借力于教學手段的創新,努力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下鍛煉學生的警務實戰技能。
一、緊緊圍繞公安工作現實需求設計實訓教學內容體系
《公安群眾工作》是陜西警官職業學院公安類專業的必修課,開設于第三學期,共36學時,計2學分,其中理論教學16學時,實訓教學18學時,機動2學時。按照實訓目的的不同,共設計有七個實訓項目:《警務室印象記》《警民關系“三水”說之我見》《案件偵破vs公安群眾工作》以及《預防電信詐騙,我們在行動》《文明過馬路,請與我同行》《話有三說,巧者為妙》《你會敲門嗎》。
上述實訓內容的設計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原則具體展開:
(一)緊緊圍繞“在具體公安工作中要堅持群眾路線”這一理念進行
早在2008年9月,公安部黨委就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做出了深入推進“三項建設”的重大部署,并將構建和諧警民關系作為“三項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確提出各級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要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積極探索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新思路、新辦法,積累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構建和諧、密切的警民關系。如何將上述精神浸入民警的腦海、化作民警的行動,我們認為理念的轉變攸關利害,這對作為公安后備人才的公安專業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為此,在整個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課程團隊一方面讓學生親自參與調查問卷的設計、收集、整理及分析總結,透過警務室這扇窗戶,去觀察、發現公安機關及人民警察在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邀請實踐經驗豐富的一線民警共同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直面基層執法的現實與困境,解答學生的疑惑,分享其基于群眾工作所結出的豐碩成果,幫助這些預備役的警官們牢固地樹立起群眾工作是整個公安工作重中之重的理念,并在之后的理論及實訓教學中反復強化,使這一理念逐步內化于他們自覺的行動之中。
(二)具體實訓項目的選擇要能滿足“公安任務導向、基于工作過程、突出核心能力”的要求
基層民警會不會做群眾工作,關鍵是能不能做到“三懂四會”,即懂群眾心理、懂群眾語言、懂溝通技巧、會化解矛盾、會調處糾紛、會主動服務、會宣傳發動。因而,在這部分實訓項目的設計中,課程團隊堅持圍繞基層派出所民警及交警的日常真實工作內容及工作過程,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體驗設計實訓項目,將“三懂四會”作為《公安群眾工作》課程實訓教學的核心所在。通過精密策劃,精心組織,使學生在努力完成各項實訓任務的過程中,體驗順暢溝通、恰當言語、善解人意等的重要性,從而有意識地注意觀察、傾聽、分析、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逐步領會并逐漸掌握“三懂四會”的各項技能。此外,在這部分的實訓教學中,教師向學生突出傳遞執法、態度、知識、技能、思維“四位一體”的理念,以此促進學生學習本課程理論及其他各類知識的興趣與動力。
(三)實訓項目緊密結合真實案例與具體公安工作的情境與任務展開
職業教育要“按照真實環境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的要求開展教學活動……通過真實案例、真實項目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探究興趣和職業興趣。”這也是我們課程團隊開展實訓教學所一貫遵循的一個原則。我們選取的案例均來自于一線民警所遇到的真實案件,我們設計的任務是一線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時常面對的事項。在專業課教師及民警的指導與協助之下,學生通過解析、討論和重現這些案例以及一步步地親自去參與并努力完成這些實訓任務,逐步總結出在這些方面開展公安群眾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提煉出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應對技巧,歸納出應當特別注意的一系列問題,為其日后從事公安群眾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縱觀《公安群眾工作》的所有實訓項目,無一不是“教學練戰”一體化模式的真實體現:做中教,將實戰情境引入課堂教學;做中練,將實訓融入現實生活。做中考,將實戰要求作為評價標準,實行“實地、實景、實警”考核,使實戰主線貫穿整個“教學練戰”的全過程。
二、創新《公安群眾工作》實訓項目的開展
(一)引入“雙師”教學模式,拉近實訓與實戰間的距離
《公安群眾工作》“雙師”教學的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課程團隊中的2~3位教師共同協作,一起完成一堂課程的教學。另外一種則是在實訓教學中,由專業課教師與一線民警借助各自知識結構,依照專業課教師所制定的教學方案及實施步驟,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各項實訓任務的活動。
“雙師”教學模式的引入改變了傳統《公安群眾工作》“閉門造車”“單兵作戰”的教學方式。由于一線民警的加入,課程團隊從最初設計實訓項目起,到實訓方式的選擇、過程的控制以及事后的點評均可獲得來自警務實戰部門的業務指導,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實訓活動教學目標的實現。民警對實訓中問題的點評更貼近執法實踐,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更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實訓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同時,課程團隊成員“會講”式的“雙師”教學方式,對團隊中的年輕教師而言,在協助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還傳承了老教師珍貴的教學經驗,使年輕教師的成長更為迅速且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