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花
[摘 要] 高校體育課是高校教育的一門必修課程,健美操是在高校中開展較廣的一項課程,但在常年的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缺乏新意。為了更好地開展健美操教學,活躍學生體育課堂,意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融合舞蹈啦啦操元素,突出創新性、觀賞性、實踐性的創新教學,達到運動健身、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的教學目的,主要在形體訓練、音樂融合、動作創編、教學評價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在保持健美操和舞蹈啦啦操項目特點的基礎上,借鑒舞蹈啦啦操的一些創意部分,可以使健美操教學更富趣味性和創造性,能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鍛煉學生的表現能力,在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中是切實可行的。
[關 鍵 詞] 公共體育;健美操;啦啦操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64-02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項目內容有很多,學生可以充分自主選擇,在符合選課要求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項目,在開設的各類項目中,健美操項目是學生選擇較多的一門課程,特別是對女生群體,選擇其的人數往往超過其他球類項目,成為最熱門的公共課程在于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而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讓課堂缺乏新意,時下的健美操課程融入了很多的創新內容、創新方法,與其他舞種的區別和融合是迫在眉睫的。舞蹈啦啦操是一項新興的年輕人非常喜愛的體育項目,在我國開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得到很多的學生喜愛和欣賞,啦啦操項目時尚新穎,各舞種風格流行,容易學習和掌握,將其融入健美操課程教學,旨在豐富高校體育課堂,培養學生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意識,提高健美操課程教學質量。
一、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開展現狀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師主導學生進行學習,通過合理科學的身體練習來幫助學生達到增強體質、掌握技能的目標,目前高校公共體育課主要是公共必修和選修課程這兩種開課現狀。在各高校,為了滿足對學生的教學需要,通常都會開設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健美操等課程,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學習,各學校根據實際的師資情況,開設的課程項目也不全相同,但健美操項目是各高校均會開設的一門體育課程,由于其項目特點,非常適宜大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選擇需要,在高校非常流行,特別是女生群體。[1]整個山西省健美操項目的開展局勢一片大好,受眾廣,同時也影響著更多的愛好者參加健美操專業訓練,在各級別的健美操大賽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我國有相關明文規定,公共體育課作為高校的必修課程,上課時間為2年四個學期,且課時數不少于144學時,每一學時不少于45分鐘,對這一規定各學校都得嚴格遵從和執行。而健美操課程內容主要是實踐部分,理論課的形式比較少,一般穿插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具體到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則是側重健美操基本手法和步伐的組合教學,通常是一些基本套路的教學和等級套路或者創編套路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也凸顯一些問題,學生對教學內容容易上手,但教學內容元素較單一,教學方法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其他項目的聯系性不夠,這點也是一直需要從事健美操教學工作的老師不斷去改進和創新的。
二、健美操和舞蹈啦啦操項目特點
(一)健美操項目教學特點
健美操分為競技健美操和大眾健美操,一般我們公共體育課堂教授的內容偏大眾一些,以有氧練習為主,重在塑造健康、優美的身體形態,改善學生的身體機能,特別體現在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通常也稱健美操是體操、舞蹈、音樂的融合體,改善和端正自身姿態之外,能給別人帶去美的欣賞和感受。健美操運動給人展現的是一種積極有力量的運動,通過參加健美操運動,能夠幫助改善一些不良的身體姿態,例如塌腰、聳肩等,也可以提高肢體各關節的靈活性,改善肌肉線條的凸顯美感,增強肌肉力量,柔韌素質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2]健美操中的動作要求和身體姿態練習可以改善一些學生的身體姿態,培養學生的形體自信。
(二)舞蹈啦啦操項目特點
啦啦操運動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為它起源于美國,個人主義和張揚的個性特征非常突出,從一開始,主要是以口號和吶喊助威的形式,慢慢地發展成為結合身體動作,用肢體來表達情緒,再逐漸增加了體育舞蹈、藝術體操、技能動作等結構,后來又結合隊列隊形的連續變化、街舞等一系列動作。[3]舞蹈啦啦操包括花球、爵士、街舞以及自由舞蹈啦啦操。而在高校中,大家對舞蹈啦啦操的概念可能僅僅停留在籃球比賽時的啦啦操表演,而實際上舞蹈啦啦操存在的形式很多,在音樂的伴奏下,運用多種不同風格舞蹈元素的動作拆分和組合,結合轉體、跳步、平衡與柔韌這些技能要求,將一連串基礎動作組合在一起,以變換空間和隊形展示成套動作,主要是以團體協作的方式,是一項集體舞蹈項目。作為集體項目,培養團隊精神則是一個核心的意識體現,整齊的動作、流暢的配合,將個人的表現完全聯系于整體的呈現效果,實現團隊目標,增強信任、激發斗志、提升集體之間的凝聚力,這正是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目標之一。
三、健美操教學創新性融入舞蹈啦啦操元素
健美操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根據教學計劃規定教學,固定的幾項需要完成的教學套路任務,整個課堂傳統模式沒有太多的形式變化,主要先是形體的教學,然后兩到三個套路的教學,再是教學的展示即考核。整個過程由教師主導,學生能夠發揮自己創新想法的地方比較少,大多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缺乏真正的興趣。舞蹈啦啦操是一種新興的年輕人喜愛的運動項目,將健美操課程創新地融合一些舞蹈啦啦操中的爵士、街舞、舞蹈等個性元素,結合快節奏、動感、熱情和激情的音樂,使健美操課堂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學生也通過這種方式來展現和釋放青春,體現大學生該有的激情和活力,表達年輕向上的積極精神,享受新穎的大學體育課堂。
(一)形體訓練
健美操課程的最基礎部分就是形體訓練、基本手位和步法的練習。傳統的健美操課程對形體練習主要放在準備活動部分,固定節拍的重復練習、身體操以及柔韌性練習。而舞蹈啦啦操中的街舞、爵士等舞種對基本手位和步法的變化要求更高,變換更多樣,啦啦操一般所熟悉的是32個基本手位,步法變換多樣,步法簡單變換快,體現在腳下動作速度要快,頻率要高,對下肢力量要求較高。從健美操固定的踏步、開合跳、弓步跳、吸腿跳、彈踢腿跳、后踢腿跑、踢腿跳這7種步法,融合舞蹈啦啦操的各種舞種風格,在編排成套的動作時,將步法重新搭配、拆分、變化形成新的步法組合。提高健美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多變性,例如,將身體操變換成爵士風格的各關節的活動,在音樂的變化下,根據不同音樂風格發散思維,尋找其中的樂趣,更好地進行形體的訓練,為教學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創編創新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通常在教學過程中會給學生留下更多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和創新編排的時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去設計,在完成規定教學內容的情況下,把教學內容編排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多元化,學生可以任意發揮自己的創新想法,思想的拓展,肢體的配合,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團隊協作,配合合適的音樂,集思廣益為每一節課更好地展現而開動腦筋展現肢體美。而這一方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想法,只是簡單地重復基礎動作,不能夠很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融合舞蹈啦啦操各種風格元素,可以增添創編的多樣性和創造性,例如,可以借用啦啦操的元素,在編排健美操動作時借用花球、彩帶、拳擊手套或者面具等;借鑒啦啦操服裝風格的變換,街舞風格的服裝呈現的是隨性、嘻哈,在編排健美操套路動作時,根據最終想要傳達的表達效果,服裝的創新也能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激發創作靈感。
(三)音樂融合
音樂的選擇是健美操運動的關鍵,對組合動作的創編和設計有著關鍵的融合作用,不同風格的音樂適合搭配的動作有快有慢,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學生的樂感,也可激發學生的運動信心,促使積極地參與身體鍛煉。所以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大家比較熟悉,而且節奏明顯、鼓點強勁的歡快音樂來練習大家的節奏感,讓學生自己找尋節拍,使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把握能力加強,可以添加多種風格的音樂,例如,感受街舞風格、爵士風格等不同類型的舞蹈啦啦操音樂節奏。[4]在創編動作的過程中,好的音樂靈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反過來可以將節奏感強、大家熟悉且流行的一些音樂題材剪輯到一塊,拼湊成一首獨特、完整的音樂,在熟悉音樂的過程中學生對動作的把控也會得到提高,如此也能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氛圍,從音樂融合的角度去加強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自信心。
(四)評價創新
所有的運動都是通過身體練習來實現的,健美操也是如此,對這個項目的評價主要就是看身體練習的整齊度和優美度,當然,評價綜合考慮技術動作的難易程度、動作與音樂的協調融合程度以及在練習和合作過程中大家的協同能力的展現。依照健美操運動項目的自身特點和健美操課程的最終教學目標,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主要目標是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整體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在結果導向下評價應該是過程性評價主導,終結性評價作為參考,重在激勵和引導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學習中去。健美操課程通常考核的是學生對動作的掌握程度,而啦啦操項目更側重的是學生對項目的靈活運用,將運動的氛圍和情緒傳達給觀賞者,培養的是學生一種由內而外的對運動的喜愛和表達。高校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體育競賽,班級之間、院系之間、學校之間,比如最常見的一些項目,籃球、足球、排球等集體項目的比賽,這都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而啦啦操不僅可以為比賽加油助威或為表演助興,還可以活躍現場氣氛、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特別是為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助添新的力量。[5]因此,設計評價標準,對學生的積極參與與表演,在自身創新編排的內容上展現的團隊合作想法,對音樂的選擇和剪輯組合,對其他舞種的借鑒和融合程度都應該納入作為健美操課程考核評價的標準,這樣更多展現的是新時代大背景下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不是單純地完成一項任務,而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一個運動愛好。
四、結論
高校的健美操公共體育課程融合舞蹈啦啦操元素,對教學改革是非常可行的,能夠幫助學生身心更好地發展,通過融合舞蹈啦啦操的形體訓練、創新編排、音樂的引薦以及課程教學評價的創新,能夠更加展現高校健美操課堂的多樣性和創新性,也正是一個釋放大學生青春活力的非常合適的載體,讓學生真正領會課堂的有趣和健美操項目的魅力,豐富學生的大學生活,營造更好的大學體育文化氛圍,從而豐富高校體育課堂,提高健美操課程教學效果,培養學生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任聰.我國啦啦操與健美操的差異性比較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1):34-35.
[2]李淑梅.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改革的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1(2):172-174.
[3]任秀琪.藝術體操、健美操和啦啦操運動項目的比較[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7,4(4):23-24.
[4]胡湘.高校啦啦操運動的現狀調查與發展思路[J].體育世界,2010,16(7):48-50.
[5]周建設,方奇.高校體育專業健美操教學內容體系“超市化”構建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