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 要] 進入21世紀,甘肅省臨夏地區不斷探索和發展中職教育,不斷提升中職教育綜合實力和能力,豐富中職教育的內涵,打造中職教育品牌效應,并取得了長足發展。雖然臨夏地區的中職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和進步,但與社會需求和發展相比,臨夏的中職教育遠沒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依然存在制約中職教育發展的短板和瓶頸等諸多影響因素。通過對臨夏地區的中職教育進行研究,分析本地中職教育現狀,重點對學生就業現狀和就業觀進行剖析,提出解決就業觀的對策。
[關 鍵 詞] 臨夏;中職教育;就業;探索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010-01
改革開放后的30多年,國家高度重視中職教育,連續加大中職教育發展投入力度,全國的中職教育經歷了高速和健康的發展,其前景十分廣闊。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加快推進全國職業教育步伐,并提出到2020年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近年來,臨夏州的中等職業教育同樣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和良好的前景。但是,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轉型和學生就業形勢變得嚴峻,對中職教育的就業方面帶來很大的沖擊,再加上中職生不切合實際的就業觀,對中職教育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和影響。
一、臨夏地區現有的中職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教育總體上缺乏特色和亮點,學生就業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來,臨夏中等職業教育形成了自己的發展規模,主要以學校招生、開展社會所需的實用技能培訓和實踐教育、就業輸出為主要形式。如臨夏市職教中心在24年的辦學歷程中,由最初的探索性辦學教育、教學功能布局單一和綜合實力弱成長為現在的集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臨夏州重點職業技術學校。盡管臨夏地區的中職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與目前社會的發展需求相比,學校教育不能綜合施策,缺乏特色和亮點,遠達不到令人滿意的結果,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就業觀念陳舊,思想解放程度不夠,再加上學校、學生、社會和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緊密度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轉型發展需要。
(二)專業設置存在重復性和盲目性,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很多學校和教育機構對社會和市場就業調研做得不充分,僅僅從當年社會招聘人才企事業獲得的信息,盲目重復開設專業,造成該類需求人才過剩,在第二年的就業輸出時,有好多學生找不到工作,給下一年度招生帶來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三)學生就業率高,但就業質量差
目前中職教育中普遍存在就業率高,但實際就業質量比較差的問題。在學生畢業的年度,學校會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和幫助,促使學生和用人單位達成就業意向并就業。學生就業之后,學校很少進行就業跟蹤和提供后續的服務及幫助,有部分學生邁出學校進入社會,一旦適應能力不強,不能適應就業崗位,只好主動辭職或被辭退;而另一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原因,如不能適應當地生活或水土不服,在辭職以后,再找工作困難加大。
二、針對中職教育中存在的就業不足,提出以下改進對策
(一)政府部門對中職教育重視程度不斷增加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對職業教育的力度不斷加大,國家出臺多項現代職業教育的文件和規劃,如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都提到要加強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不斷擴大優化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資源。可見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增強,各級地方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投入比例也在不斷傾斜。
(二)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力量的建設和培養
1.完善教師資格制度
上崗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學歷文憑規定要求,同時還要逐步增加實踐經驗的工作經歷要求。學校要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師聘用制度,要按專業需求設立崗位。要從根本上解決教師隊伍固化、發展滯后的問題;要完善教師職務制度,設立專門的職務系列,制定專項的實施辦法,充分體現職業學校教師管理的特點。
2.改善中職教師的待遇和工作環境
在臨夏地區,職業教育的地位和國家提出的規劃還不相匹配,現代職業教育還沒有得到規范化的管理,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教師的地位待遇也沒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由于發展空間不理想,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造成了部分中職教育師資隊伍人才的流失。所以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待遇,穩定師資隊伍建設,建立相應的中職教師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優質師資資源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顯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