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韓瑞生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步伐的不斷深入,中職教育階段也越來越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而核心素養正是學生未來發展的主要基礎之一。從中職機械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實踐,機械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做出了一些探究實踐。
[關 鍵 詞] 機械學科;課堂教學;核心素養;策略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8-0222-01
學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能夠形成適應自身未來發展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必備品格和能力是學生綜合素養的主要內涵。伴隨著教育理念的逐漸革新,核心素養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牢固的專業知識,還讓學生能夠鍛煉自身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
一、中職機械學科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
(一)從學科角度看待核心素養
中職機械學科是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非常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學生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素質培養。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一文件中指出,學科自身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以及學生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素質都成為學生的核心素養之一。教師從學科的角度看待核心素養,就應該結合自身的學科特點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機械學科具有其特殊的理工學科特點,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教學理念,將學科內容和核心素養要求相結合,將機械學科的教育價值在學生身上發揮應有的作用。比如,教師督促學生牢固機械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注重學科興趣的培養,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鍛煉學生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就是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二)從教學方法角度看待核心素養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中職教育階段,教師往往在課堂上扮演的是學生的主宰者,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雖然對一些知識死記硬背卻不加以理解應用,這就是學生自身實踐能力較弱的關鍵因素。核心素養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教師就應該立足于學科自身特點,改善教學方法來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中職機械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項目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全新的教學手段,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立足于機械學科的課堂教學,以此為支點,以學生學習興趣為核心,以學生未來發展為目標,全面促進學生自身核心素養的養成。
二、機械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實踐
(一)立足學科理論知識,牢固學生專業基礎
機械學科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正因為擁有良好的理論基礎,才能在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自身的實踐能力。可以說,理論知識是一門學科的根本,有基礎知識的支撐才能進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在中職機械學科中,力學、數學、工程學等方面的知識運用十分廣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內容來逐漸發展這三門學科的綜合應用,從而讓學生能夠理解數學知識,為自身未來的專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時,會根據學生自身的專業特點,向學生介紹專業前景等,讓學生在對自身的專業產生認同感的同時驅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種引導教學不僅僅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還促進了學生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以實踐為向導,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
在中職機械學科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理論實踐能力的雙管齊下。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對實踐性教學充滿新鮮感,而這種新鮮感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實習中,教師以實踐為向導,逐漸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例如,筆者在進行機械結構的相關教學時,發現學生對一些結構概念分辨不清,因此筆者鼓勵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實際查看機械結構等方法,進行相關結構異同點的對比,通過這樣的對比記憶,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程度更深了。并且進行查找資料的過程也是學生實踐的過程,這個過程學生對機械學科有積極的認識,從而將理論轉化為實踐認知。
(三)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古板地遵循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自身思維發展、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師應該逐漸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筆者在進行課前導入的時候,就會應用問題教學法進行引入,在課上教學時,又會轉變教學方式,通過教學案例來深化學生對知識理解。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和學生進行互動,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但能夠幫助筆者掌握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還能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于學習。
在中職教育階段,教師不應該在課堂上僅僅關注學生自身知識基礎的養成,而應從學生的知識、情感、專業、技能、價值、態度等方面培養學生,引導學生在形成良好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競爭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