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萍
[摘 要] 語文是人們在生活、工作交流中的一種語言工具,其在教育領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習語文不僅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字、文句,進而在其他學科學習時可以為有效地分析和掌握學科文字的含義奠定堅實的基礎。語文閱讀能力是考察和評價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標準,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不斷地完善教學方法,進而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主要闡述了開展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作用,分析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策略。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語文閱讀教學;自主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33-01
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是深入落實素質教育的體現,同時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開展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足的選擇時間、空間進行獨立自主的閱讀。這樣才能夠有效地實現現階段新課標改革的價值觀、教育觀。
一、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發揮學生自主性的途徑
(一)課前問題導入,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
問題是促進學習的推動力,當學生進行問題的分析和學習時,才能夠促使學生變得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目標就更加明晰。因此,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課前問題導入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強化。
(二)課中民主教學,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與小學生、初中生相比,中職生的性格特點有很大的不同,中職階段很多學生在青春叛逆時期,該階段的學生在學習、分析事物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因此,結合中職階段學生的年齡心理狀態,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民主教學方法,有效地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位置。只有凸顯出學生的主體位置,才可以激發學生在參與中職語文閱讀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課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有效地進行課后討論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進而提升了課堂的學習成效。因此,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采取課后分組討論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四)做好教師評價,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學生是經歷過深思熟慮之后對閱讀產生了認識。因此,經歷閱讀的結果通常是表現在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上,同時也渴望得到教師的贊揚和指引,從而學到更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因此,語文教師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評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閱讀的自信心。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就會導致學生對閱讀產生排斥感,制約了學生閱讀水平的充分提高。因此,要增強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就需要重視學生的閱讀結果,采用平等的方式對待每一個學生,要用贊美的語言評價學生的閱讀體會,采用積極、正面的評價語,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有效地培養和提升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
(五)豐富語文閱讀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不但是最好的老師,同時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原動力。這是由于處于被動狀態下,學生在閱讀時不是出于自身意愿進行閱讀學習的,因此,取得的語文閱讀教學成效并不理想。在開展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深入地豐富閱讀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閱讀任務,學生自主地分析和解決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歸納和總結課文主要內容。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同時還提升了自身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調動了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進而提升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
二、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在中職語文閱讀實踐教學過程中,要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而有效地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語文閱讀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一個重要基礎,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的意識,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性。
參考文獻:
[1]王芳.在閱讀中釋放學生天性:談中職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24):152.
[2]陳茜.中職語文閱讀教學的自主性[J].新教育,2012(11):47.
[3]潘波.自主學習下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6):36.
[4]羅美.中職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