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錦麗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持續提高,對身體健康情況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所以對醫療衛生行業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婦產科護理工作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育安全,關系到廣大女性的身體健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和傳宗接代工作,因此更要提起足夠的重視。作為培養專業化婦產科護理專業人員的基地,中等職業學校的婦產科護理專業也必須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提高中職婦產科護理教學效果。在此對中職婦產科護理教學方法進行簡要探究。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婦產科護理;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20-01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中等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但是因為中職學校招收的學生一般都是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已經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能力不高,學習基礎薄弱,嚴重制約了中職學校教學的高效開展。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采用多種形式、多種途徑開展教學活動,切實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中職婦產科護理專業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適應崗位要求與發展提供更加充沛的動力。
一、實際案例教學法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培養的是婦產科的護理人員,學生畢業之后便需要走上工作崗位,直接面對患者,面對各種病情,面對各種突發情況,面對各種性格的患者家屬,需要具備高超的業務技能,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需要具備良好的護理專業綜合實踐能力。但是實際教學中是不可能組織學生真正大面積地走上工作崗位,不可能真正時刻跟隨醫生學習處理各種病情,因為那樣一是不實際,二是會影響患者情緒,影響醫院的日常工作,并且也不會有大量特殊情況的患者來作為范本供學生學習。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大量的實際特殊案例呈獻給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護理能力。例如,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胎兒窘迫導致胎兒缺氧窒息的特殊案例,對其發生的時間、主要癥狀、發病原因、診斷依據進行了深入的講解,讓學生掌握慢性胎兒窘迫發生可以讓孕婦多取側臥位休息或剖宮產,急性胎兒窘迫可以盡快助產經陰道娩出胎兒,通過提高母體血氧含量以改善胎兒血氧供應和剖宮產等護理和治療措施,并讓學生掌握孕婦需進行產前定期檢查,注意自我保健,增加營養,勞逸結合,避免不良生活習慣等預防胎兒窘迫癥發生的有效策略,提升中職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的效果。
二、角色情境教學法
正因為中職學校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實訓活動的機會較少,而婦產科護理又是一項專業性、實踐性極強的工作,對護理人員的實踐能力具有極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面對病人數量極少的情況下提升學生的護理實踐能力,成為廣大教師廣泛關注的一個課題。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別以婦產科護理人員和婦產科病人的身份出現,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實際操作能力。例如,在進行異位妊娠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扮演因為輸卵管妊娠導致輸卵管破裂的患者,并把既往病史和臨床出現的癥狀提前告訴了“患者”,讓她按照教師的預設情境進行表演。扮演護理人員的學生在對“患者”進行病情詢問、相關病史了解以及護理處理的過程中,就已經實現了對異位妊娠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和護理方法的有效掌握,促進了學生實踐技能的有效培養,促進了中職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效果的更大提升。
三、信息化教學法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與應用,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事業都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動力,信息化教學方法以其直觀形象的展示、豐富多彩的內容、靈活生動的形式,極大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了教學效果的更大提升。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中,學生真正走進醫院進行觀摩的機會較少,因此采用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改善這一情況。例如,在講解異常分娩產婦的護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采用了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醫院中對一名異常分娩產婦進行護理的實況錄像,讓學生對產力異常、產道異常、胎兒異常、分娩焦慮及恐懼等實際異常情況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對于實際的護理策略也通過直觀地學習有了更加準確地掌握,實現了中職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
總而言之,在中職婦產科護理專業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充分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利用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強化對學生的公共學科教學、專業理論教學,組織開展專業實訓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綜合素質能力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胡玲芝.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方法芻議[J].衛生職業教育,2003,21(12):93-94.
[2]曹林.婦產科護理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思考[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