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
[摘 要]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全面實施與推進素質教育已刻不容緩。教學實踐發現,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興趣。基于此,為了培養中職生的職業能力,強化與提升其語文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需要引入趣味性教學,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語文為生活、為生產服務。
[關 鍵 詞] 趣味課堂;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29-01
近年來,在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前提下,中職院校招生規模也不斷擴大,也隨之帶來職業院校學生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語文作為中職院校必修課程,有助于凈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而教好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構建趣味課堂、尊重學生參與性,唯有此才能將語文學科的最大效用發揮出來。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促進師生心理相容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想要構建趣味性課堂,關鍵在于教生之間的密切配合。但由于中職階段的學生年紀尚小,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把學生當做朋友,形成師生之間心理相容,而這正是構建趣味性課堂的前提與基礎。
目前,部分中職教師的教學思想存在一定誤區,單純將學生當做“學困生”看待,認為就讀中職院校是學生能力、成績差的表現,這種心態在課堂教學中會在教學行為中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來,學生也會感受到教師的這種情緒變化,從而使學生反感語文,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對此,語文教師需要從自身尋找原因,分析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與教學氛圍的沉悶的原因。教學實踐證明,唯有教師充分信任、尊重、愛護學生,他們才會感受到被愛、被需要,從而消除對教師的畏懼心理,真正形成師生心理相容。此外,教師自身也需要對語文這門學科充滿激情,用自己飽滿的情感感染學生,唯有此才能真正引導學生一起遨游在語文世界中。
二、導入趣味生活元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生活是為我們所學知識和技術服務的,可以說生活是源源不斷的教學素材。中職院校想要培養一大批基層工作人員,這就要在具體要求中務必與生活實際相貼近,以此促進教學同學生職業規劃與職業能力的緊密結合。因此,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想要構建趣味性課堂,就務必需要導入生活化教學元素,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提升。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加入生活化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并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創作,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以此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素養的目的。例如,在教學《胡同文化》一課時,由于這是一篇有關老北京文化特色的文章,呈現了圓明園興衰。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家鄉的本土特色,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家鄉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或事跡,并借助生活元素實施趣味創作。
三、加入趣味競賽活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競爭是現今經濟全球化下的一大主題,同時也是挖掘人才潛力的關鍵,競爭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中職院校教學中,結合語文學科特點以及具體的培養目標,適時地加入趣味性競賽活動,用趣味競賽活動營造快樂、競爭的語文課堂,引導與鼓勵其相互合作,促進探究能力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如,在教學以“職業規劃”為主題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趣味競賽活動,以科學性、系統性、可行性以及全面性為評核標準,并結合應用文寫作技巧,指導學生進行文章的起草、修改和完善,最后對表現優異的學習小組給予表揚與肯定,讓其再接再厲。又如,在教學古詩文賞析時,教師可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開展競賽活動,讓學生以成語接龍的形式進行比賽,以此喚醒學生的民族精神,引導學生弘揚傳統文化,并在這種參與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與魅力,從而主動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傳播過程中,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全面落實職業院校教育目標,構建趣味性課堂教學,教師應當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科特點,引入趣味性教學策略,探尋語文教學的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基層工作人員。構建趣味課堂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合作與探究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香.中職語文趣味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現代職業教育,2017(11).
[2]張立群.構建趣味課堂,提升教學實效:談中職語文趣味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考試周刊,2015(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