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
[摘 要] 教學工作是中等職業學校的核心工作,事關人才培養質量和職業教育的吸引力。教學工作診改無疑對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質量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電氣安裝與調試課程是機電設備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起主要支撐作用。因此要重視對電器安裝人員技能需求教學診斷,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關 鍵 詞] 電氣安裝;技能需求;教學診斷;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48-01
在中職電氣安裝中,課程以“機電裝備制造行業人才培養標準”為基礎,內容涵蓋三相異步電動機和控制變壓器基本理論的學習、典型電機控制電路的裝接與調試、典型機床控制線路的故障排除訓練等。因此我們的教學就要善于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會干活的職業人,服務地方經濟是中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也是本課程教學的目的所在。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這也使加強專業課程教學診斷與改進成了推動本專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結合實踐工作,反思教學內容
在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理念下,中職電氣安裝工作人員的技能需求增多,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推動學生快速成長發展。中職學校學生以學習專業技術為主,對理論知識的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因此不管在理論課還是在實訓課中,都應該強調理論的重要性,使學生能有清醒的認識,只有學生從思想上意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更加努力。根據教學診斷與改進理念和當前職業學校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實踐要求,電氣安裝與調試課程進行了資源建設、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實踐探索,不斷細化課程標準、研究質量標準、立足校本形成課程建設案例,同時探索課程建設、多元化教學工作質量觀形成,促進專業建設不斷改進,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二、合理選取教材,注重學以致用
在市場上發行的電氣安裝技能專業教材種類非常多,教師要根據學生特點,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材。這種結合對學生的負責更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要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企業發展的需要,選取合適的教材,推動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充分理解教材,掌握多種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實踐的能力,同時對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以及學校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應更加貼近當前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專業知識,使用一些實用性強的理論內容,并且注重實踐訓練,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以致用,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實效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課程特點,由于課程內容的枯燥性,再加上學生不愿意參與學習,教學效率低,應診斷這一問題,改革現有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當然,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通過實物模型教學突出所教內容的直觀性;或者通過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視頻等更能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所學知識,還能通過加強校企合作,鼓勵學生多多參與實踐,充分運用企業課堂,通過相互比較課堂與企業的知識,建立起兩者之間的聯系,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這種教學診斷的方式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自信心,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相互融合,鞏固學生的知識理論體系,更有助于機械基礎學科的學習。
四、注重教學評估,提供理論支撐
專業課程教學診斷與改進機制的建立可以不通過外部的評估,通過學校自己把本課程的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學校應當探索適合中等職業教育中電氣安裝與調試專業課程教學的教診改程式、思路,通過教診改實踐研究,進一步豐富完善我校教學工作質量保障體系理論建設、推進,在教診改工作操作層面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讓學生的知識不局限在某一層面,而是讓理論知識相互聯系,讓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學習相互連接,如果離開了理論知識的支撐,最基礎的看懂機械圖紙都是很困難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機械專業各專業課的內在聯系,使學生能學以致用。
在技能需求教學診斷中,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以及課題組要結合本校以及學生的實際,及時反思,學會教學診斷與改進,提升中職教學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李浩雄.基于電氣設備安裝工藝技能訓練課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設計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107.
[2]原琳,蔡敏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