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榮
[摘 要] 中職數學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數學課堂要大膽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翻轉數學課堂。
[關 鍵 詞] 撲克牌;分組;翻轉數學課堂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54-02
一提中職數學,學生無語教師無奈。其一是學生對數學毫無興趣,對數學有嚴重的抗拒心理。這種消極心理給學生接受教育造成障礙,對數學課產生厭惡,從而使數學成為學生最不喜歡的一門課。有部分學生,不管講多么簡單的問題,只要提問,得到的回答都是“不會”,學生根本就沒有聽課。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成為數學學習的首要任務。其二教師沒有成就感。學生無心上課,經常玩手機或者睡覺,教師課堂管理往往會花去很多精力,教學活動的開展相當困難。即使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學生也未必能學會。教師沒有任何成就感,喪失了自我提高的內在動力。這樣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就無法提高。所以中職數學教學改革創新已迫在眉睫,數學課堂要大膽創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筆者用一副撲克牌翻轉數學課堂。
一、分組教學,競爭與合作相互促進
要翻轉數學課堂,就要引進分組教學制度,充分體現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精神。一般學生都習慣自己一個人學習,遇到難題沒有及時解決,然后問題越積越多,對學數學就越沒“成就”感,毫無興趣可言,最后只好放棄。要激發學生是學習興趣,首先讓學生覺得不是自己一個人在奮斗。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要引進分組教學制度。先將學生每六人一組,最好是前后排的學生為一組,距離近,方便組員的探討,并選一人當組長。在教學過程中同組的學生榮辱與共,一人獲獎就獎全組,一人受罰就罰整組,從而讓組內的所有成員緊密團結在一起。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學習過程的快樂。從心理學方面來講,學生學習不再是孤軍作戰,而是團隊合作,有歸宿感,上課也有了新的期望——為本組獲得更好的成績而努力。有了競爭意識就能更好地發揮合作精神,課堂面貌也煥然一新,上課的效果不言而喻。
二、獎懲分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要翻轉數學課堂,就要引進獎懲制度,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中職的學生年齡大部分是16、17歲,這個年齡的學生好動,喜歡玩游戲,希望得到關注,渴望獲得個人榮譽。為什么學生那么喜歡玩手機游戲?在游戲中可以滿足個人好奇心,學生又有爭強好斗的特點,要贏得“戰爭”還需要隊友的密切配合。每贏一次都是無上光榮,還有級別的提升都能給人帶來“榮譽”感。所以為何不把游戲搬到課堂上來,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呢?那就要制定游戲規則進行獎罰。可用獎勵抽撲克牌或扣撲克牌的形式進行獎懲,如在做拍手游戲中,哪一組玩得又快又好,可多抽兩張撲克牌。抽到3就是3點,抽到K就是13點,抽到大王或小王就是20點。如果課堂上有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的,將扣除本組一張撲克牌。下課的時候,哪組的學生抽牌累計的點數最高,哪組就是第一名,其他組以此類推,直到最后一名。并讓學生知道,要爭取好的平時成績,必須積極參與。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訂相應游戲規則,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一)上課鈴響時,本組全勤,可獲得抽牌兩張的獎勵
一個經常有學生遲到、曠課的班級是沒有凝聚力的集體,沒有良好的學風、班風是學不好數學的。筆者曾上17級汽修班的數學課,該班全都是男生,學期初學生的紀律散漫,上課只有5、6位學生聽課。又因為在下午上課,有很多學生遲到,更有甚者,干脆曠課了。教師組織課堂,管理學生的難度相當大,簡直是無法上課。自從實行全勤獎勵抽牌制度,遲到、曠課的現象幾乎消失了。因為遲到的學生會受到本組學生的“特別關注”,甚至還受到“譴責”。誰叫你的遲到、曠課拖了我們組的后腿呢?現在我一走進該班上課,學生總是齊刷刷盯著我,大聲喊道:“老師,我們組到齊了,抽牌”。這樣用學生來管理學生,學風扭轉了,學習也就更有勁了。從教育上來說讓學生自主管理,讓學生產生責任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同時實現學生的個人追求。
(二)正確回答教師的提問,可獲得抽牌一張的獎勵
以前課堂上的提問,一問三不知,就算很簡單的問題也沒有學生愿意回答。現在可不同了,不僅豎起耳朵聽,而且舉手很快,因為舉手慢了就給別組學生搶答了。要想準確回答問題,上課當然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而且課后要復習。課前,筆者就準備幾個問題,跟上一節課的內容相關,以提問的方式來復習。如果沒做好筆記,課后又沒復習,肯定沒法既準確又迅速地回答問題。為了避免成績好的學生一個人回答所有問題,就規定了一人只能回答一個問題。這樣學生必會分工合作,比如一人負責快速舉手,一人負責找答案,學生緊密團結在一起,學習的興趣也就提高了。
(三)上講臺做習題,寫下正確答案,可獲得抽牌兩張的獎勵
俗話說,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學生心中的一團火。有競爭的獎勵就是為了點燃學生心中的一團火。在黑板上布置練習,看哪一組完成的又快又正確,如果做錯了,就不能抽牌,抽牌機會讓給修改正確的學生。為了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做錯的學生也不扣牌。以往上課就幾個學生認真聽課,到上講臺做練習環節,也就這幾位學生會做,因為沒有獎勵措施,愿意上來做題的就兩三位學生,更不用提活躍課堂氣氛了。制定獎懲機制后,一到上講臺做習題的環節,就成了學生的“歡樂時光”。學生舉手,吶喊著爭先恐后地要上來做練習,原來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熱情高漲。如果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學生既想快點上來完成習題,但是又擔心做錯了失去抽牌機會,所以做完習題后必與其他學生核對答案,如果答案不同,又會討論分析,重新探索解題方法,自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特別是習題較少,不夠每組一題的情況下,學生更是沒經教師同意就搶先上來做題。這種情況之下,為公平起見,筆者一般用抽牌的方式來決定由哪一組上來做習題。抽到的,該組學生興高采烈,沒抽到的,該組學生會唉聲嘆氣。學生上來做習題的時候,氣氛還是比較緊張,因為下面有幾十雙眼睛盯著他,只要他寫的答案有一丁點兒問題,或者跟別組的答案不一樣,當他轉身離開講臺的時候,總會有好幾位學生搶著上來修改。所以整節數學課學生都在既輕松又緊張的氣氛中度過,團隊競爭意識表現得淋漓盡致,合作競爭相互促進,學生情緒高漲,教師上課自然有成就感。這個環節就像磁鐵一樣把學生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課堂上。那是因為學生心中的那團火已經被點燃了,同時也點燃了教師心中一團火。
(四)一人違紀,整組受罰,所在組被扣牌
跟有學生遲到曠課一樣,只要有一個人上課睡覺或玩手機,必有同組的學生(一般是同桌)提醒他,如果沒人提醒,讓教師發現,該組就會被扣掉兩張抽牌的機會。這樣教師就可大幅減少花在課堂管理的精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比以前更好。其實就是讓學生管理學生,通過別人的提醒,慢慢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同時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三、拍攝照片,回放教學活動
要翻轉數學課堂,就要讓學生能回首昨天,把握今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不再虛度光陰。筆者曾利用上課的“空閑”時間,把學生抽牌、討論、上講臺做習題等教學活動用手機拍下來,特別是抽牌時,學生情緒高昂,有時為本組抽到“A”而唉聲嘆氣,有時為本組抽到“王”而激動不已,掌聲連連。照片和視頻重現學生快樂學習的過程,課堂中的一顰一笑,每一個舉動,都是學生成長的印記,學生看到自己的課堂表現,連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是我在上數學課嗎”?同時也提醒了個別違紀的學生,上課要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更積極的狀態投入學習中。學生一旦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必然會很期盼上數學課。《禮記·祭義》云“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教師以“婉容”面對學生,學生就更愿意參與教學活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必會以“微笑”回報。每當教師邁著輕松的腳步,心情愉快地走上講臺時,學生總是笑容滿面地迎接,充滿激情地上課,心滿意足地歡送,總是覺得上課是很愉快的事情。
筆者用該教學方法在16級和17級的班級上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不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扭轉了班級學風,而且成績也明顯提高了。如表一表二所示。
總之,教師要敢于承擔責任,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遵循教學大綱,以學生為本,進行教學改革創新,然后不斷總結經驗,改良教學方法,為中職教育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武燕玲.中職學校數學課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J].小作家選刊,2014(11).
[2]閆磊,丁倩.淺談中職數學教學改革[J].東方教育,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