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軍壘,劉康蓓
[摘 ? ? ? ? ? 要]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提供了一條多元化、便捷的路徑。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穎的媒介傳播途徑,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影響。利用互聯網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運用網絡資源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網絡化的方式既靈活又能讓學生感到親切,而且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可以讓學生有一種安全感,不受制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會形式化。
[關 ? ?鍵 ? 詞] ?網絡;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7-0259-01
一、網絡環境及網絡環境的發展
網絡環境不僅僅是指網絡資源與網絡工具發生作用的地點,還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者的動機狀態、人際關系、教學策略等非物理形態。網絡環境有設施(如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教室網絡、校園網絡、因特網等)、資源(學習材料和學習對象)、平臺(實現網上教與學活動的軟件系統)、通訊、工具等。
在20世紀90年代末,網絡和計算機就已經開始作為輔助教學手段進入高校。進入21世紀,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大學生網絡使用率幾乎為100%。學生通過手機電腦就可以獲取網絡資訊,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網絡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的研究。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一)網絡環境較復雜,信息種類繁多
網絡是把雙刃劍,信息種類繁多、信息來源渠道多,大學生可以在各種各樣的平臺獲取最新的內容。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首先,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使它可以吸收、接納、傳播來源不明的、形形色色的、數量巨大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真假難辨、意義不同。其次,網絡環境給大學生傳遞不恰當觀念提供了重要渠道,增加了更多的負能量。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方式需要大學生具有更加清晰的理論體系來支撐,這為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的豐富提出了教育要求,須提升大學生對理論體系學習的系統性與整體性的把握能力。
(二)學生思想不成熟,易受環境影響
在網絡環境中,存在著不同的人際交往平臺、娛樂游戲手段、教育服務網站等,這些事物都會分散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注意力,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不良信息的誘導,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做出錯誤的事情。越來越多的社會新聞表明,大學生面對網絡環境中存在的各種誘惑,辨別能力、抵抗能力較弱,再加上缺乏教師正確的引導、家長的配合教導,他們沉迷游戲、網癮增加,網絡不良事件層出不窮。伴隨網絡的日益普及,網絡文化呈現多元化的趨勢,網絡成為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和碰撞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特別是西方政治文化思想、價值觀念等借助網絡大勢地宣傳和入侵,必然會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形態產生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容易導致大學生價值取向的扭曲。網絡中有些宣揚個人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言論直接對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三、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解決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網絡意識,創新教育內容
教師可以進行教育理念上的突破,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意識,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在面對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時,發揮自身的主觀意識,吸取合理的、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知識。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斷地引入網絡教學資源,滲透網絡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興趣背景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十分關鍵。
(二)加強網絡文化建設,構建教育新模式
網絡環境下,要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構建集資源、教學、學習于一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育教學平臺。對此,要以網絡教學視頻、微課、“慕課”、直播等教育形式組建學習平臺,為大學生提供更加自主、個性化的學習場域。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相應地支持教學過程的完成,包括網絡課程開發系統、網絡教學支持系統和網絡教學管理系統等支撐平臺。
也可根據各個高校具體情況,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是大學生和外界溝通的重要方式,通過推送一些關于學習、考研、就業或者是導員對學生的一些期盼的文章,能夠促進大學生端正就業觀和學習態度。輔導員通過微信平臺及時準確地反映和解讀學校下發的通知或信息,可以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讓學生了解有關學校的最新發展動態,進而采取解讀信息、解答疑問的教育方式,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大增強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三)建立網絡監管體系,提供健康環境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社會和學校都要加強網絡環境的監管、控制和引導,為學生提供一個干凈的、健康的、積極的網絡平臺,保障學生可以接收到正確的觀念,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教師要教導學生在網絡化境中學會利用網絡管理機制來保護自己,學會舉報虛假信息和不良信息,學會在虛擬的網絡中運用所學知識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
參考文獻:
[1]楊君俐.網絡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9(6):234-235.
[2]溫浩,黃志達.互聯網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研究[J].德育研究,2018,8(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