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磊
[摘 要] 隨著中職語文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作業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此,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后嘗試在課內外設計影像式作業、銜接專業式作業、個性展現式作業,從而轉變作業布置方式,拓寬作業設計渠道。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063-01
一、中職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
傳統的中職語文作業設計集中在課后練習和生字詞抄寫上。中職學生對此不感興趣,這和他們過往的學習經歷、學習習慣密切相關,當然教師的作業設計方式也是原因之一。
(一)學生方面
中職學生往往因成績處于下風,對作業不感興趣,只是攝于老師的權威,機械地完成任務,為做作業而做作業,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原動力,導致個人成績越來越不理想。進入中職學校后,他們的精力集中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對原本就不感興趣的語文更提不起興趣。
(二)教師方面
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大多是教學經驗豐富、知識深廣淵博的人,多年的教學經驗讓他們形成了一套嚴密的授課體系,這有利于教師按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整個過程教師表現完美,但從學生方面來看,他們的參與度不高,學習效率大大打折,尤其是學生的自我探知能力淹沒在習題之中,學習的主動性降低。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從而提高語文教學各個環節的效率,這其中就包括對作業內容的優化設計。
二、中職語文作業設計優化策略
(一)與多媒體結合,設計影像式作業
時下多媒體進校園,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普遍較高,這為影像式作業的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快速發展的社會對中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感于此,筆者在課上、課下設置以下兩種作業。
1.配音解說作業
在講授戲劇單元時,筆者避開了傳統的影視資料觀看的模式,嘗試播放默片,讓學生分小組進行配音解說,學生根據影像資料和劇本內容展開聯想,道出了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佳句,也讓筆者有一次與他們思想交流碰撞的機會,整堂課下來,氣氛活躍,學生的參與度較高,大大改善了教學的效果。
2.朗讀錄音作業
詩歌是語文學習的重難點之一。為了便于學生把握詩歌情感,筆者設置了一次朗讀錄音作業。從篇目選擇、錄音時間、道具場景、小組長推薦,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學生的心血。針對錄音文件,教師和組長課下制定評價標準,課上進行展示評比。教師在學生音視頻文件播放完畢后,抽出五分鐘進行評價總結:指出優點,肯定他們的創意;說出不足,提出改進意見,讓學生在理性分析中體會詩歌朗誦的樂趣。
(二)與學科結合,銜接專業式作業
1.寫生感悟
我校建筑裝飾專業每個學期都會安排學生外出寫生,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設計了主題為“那年冬天我們一起去寫生”的作文練習,學生有感而發,寫出了他們的心得體會,加深了他們對此次寫生的印象,通過分析總結了專業學習的得與失,通過寫生過程的趣事描寫,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2.畫出經典
文本中的經典形象總能帶給人深刻的啟發。例如,在《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授課結束后,筆者讓學生畫出豬的樣子并進行評比,最符合文本含義的“豬”將獲得公開展示的機會,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與興趣結合,個性展現式作業
1.角色扮演,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授《雷雨》后,為加深學生對周樸園和魯侍萍兩個主要人物的印象,筆者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品讀戲劇語言,深入文本之中,從而加深學生對人物性格和劇本主題的理解。
2.社會調查,拓寬知識儲備領域
趁著寒暑假,號召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仔細觀察自己生活的家鄉,為親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觀察他們的反應,記錄自己的感受體驗,從而加深對家鄉文化的了解,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厚個人的知識儲備。
三、實踐后的總結與反思
實踐證明,在中職語文作業優化設計的過程當中,采用豐富多彩的設計方式,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了他們的參與積極性,進而加深了他們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一)收獲感動,積累經驗
(1)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有計劃地分個人設計、集體謀劃、最終拍板。整個過程和諧融洽,互相學習,共同成長。(2)學生創新意識覺醒。在朗誦《鳥兒死去的時候》,學生在校園林蔭道上圍成一圈,隨著鏡頭慢慢拉近,學生手中的自制小鳥模型出現,隨后鏡頭對準學生悲傷的神情,此情此景將詩歌、人物、道具融為一體,堪稱完美。
(二)發現不足,分析研究
(1)教師應多進行文本背景知識的傳授。以朗讀錄音作業為例,在收到的音視頻文件中,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存在唱讀、錯讀、漏讀的現象,有一個小組的學生因伴奏聲音太大掩蓋了朗讀的聲音,只聽其樂,不聞其聲。如果教師提前予以指導,將會成功避開這些問題。(2)學生對待作業態度不夠認真,有應付了事、胡亂念念的現象。這表現在作業上交時拖拖拉拉,上交后一看就知毫無準備、匆匆而為,沒有靜下心來思考。筆者通過優秀作品展示的方式,讓他們自我反思,找出差距,積累經驗。
總之,教師通過對作業優化設計的嘗試,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鍛煉了他們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也讓筆者看到了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找到了激發學生學習內在驅動力的方法,這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欒麗.中職語文有效性布置課后作業的初步研究[J].高中生學習,2014(5):86.
[2]董麗華.中職語文作業布置的癥候及其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