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臂之距”原則是西方國家文化管理領域應用較廣的理論,對于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文創園區”)管理具有一定的啟示。本文為切實有效的提出應用“一臂之距”原則對文創園區進行管理的方法措施,首先從“一臂之距”的視角出發,對文創園區現行管理模式進行梳理,重點是對園區管理部門的組織結構、管理方式、運營模式等進行剖析。其次,把握“一臂之距”原則的“分權”理念,對園區管理模式進行了系統設計,構建了多主體合作管理模式,并設計了相應的配套管理制度。
“一臂之距”原則運用于文創園區管理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通過建立中介機構,與政府適度分權制衡的方式,由政府對園區進行間接性的管理。在一些西方國家的傳播和運用中,“一臂之距”原則切實起到了改進園區管理服務水平、激發市場活力等重要作用。我國文創園區管理中引入“一臂之距”原則具有較強的必要性和契合度,但在我國文創園區的管理中不能原封不動的效仿和套用,還需要針對中國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設計出一整套符合中國國情、適用性強、有助于推動我國文創園區發展的園區管理模式。基于以上考慮,為能更清晰準確的對文創園區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嘗試,本文首先對我國文創園區的現行管理模式進行分析,然后對“一臂之距”原則下的園區管理模式進行整體設計,探索借鑒“一臂之距”原則的分權思想,對參與園區管理的多個機構及其職能定位、人員組成進行設計,在明確園區管理機構設置的基礎上,對日常管理的運行機制、配套制度等進行系統性的設計,建立科學高效的制度體系,真正形成一套邏輯嚴密、操作性強、行之有效的園區管理新模式。
一、“一臂之距”原則的核心理念
從概念上來說,所謂“一臂之距”原則,就是政府采取間接管理的方式,通過中介機構去管理文化藝術機構或者藝術企業,這類中介機構可以向政府提供相關的意見或建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類中介機構還可以在政府的委托之下,對被資助文化項目進行財政撥款,并對政府撥款的使用效果進行監督和評估 。這類機構的性質就是非政府的文化組織,其主要是由非政府官員,尤其是各文化領域的專家組合而成,它具有“準自治”的性質。機構中的專家需要由政府來任命,在任職之后,專家才能具有較為獨立的法律地位,同時這些機構也需要在政府資金支持下才可以穩定運行。 “一臂之距”原則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應用到文化領域,其主要的表現形式也是分權,具體來說,就是政府對文化藝術組織的活動進行分權管理,其核心理念有以下兩點:① 適度分權原則。實際上是下放權力,在文化管理的實際操作過程中,政府從原先小范圍管理漸漸的擴大管理范疇,只管文化不辦文化的做法,實際上就是起到制定與監督政策的作用,在文化事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調控效用,不會直接干預藝術團隊與文化機構的行政事宜。② “專”“寬”兼備原則。所謂的專,實際上就是由專門的主管部門(中介機構)進行單獨管理。所謂的“寬”,實際上就是與文化事務有關的內容都交給主管部門負責。
二、文創園區現行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全國各地文創園區層出不窮,真正靠自身特色吸引眼球的還相對較少,其中自身特色比較鮮明的主要有以下幾個:①上海田子坊文創園。該園區是全國范圍內發展建設較早的文創園區,主要帶有上海本地的里弄文化氣息,里弄自身的產權所有者在經營管理中占據重要地位。根據政府制定的發展策略,園區融合了現代化的“小資”文化資源,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發展定位,主要以旅游業作為園區的核心產業 。②深圳華僑城文創園區。其產業優勢較為明顯,依托于華僑城集團進行經營管理,每年投入資金舉辦大量的文化藝術活動,著力發展“創意、藝術、設計”等核心產業。③杭州西溪文創園區。該園區的成功得益于生態與文化創意的結合,以其優美的環境來吸引文藝創作者和游客。同時園區管理部門還注重采取名人戰略,多位文藝界的知名人士對園區做過宣傳,為園區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④武漢光谷文創園區。光谷文創園區主打科技品牌,強調文化創意與科技之間的融合。在經營模式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復制”,目前在政府與光谷集團的合作下,“武漢·中國光谷”已經在全國各地建設起了數十個“園外園” 。
我國各地文創園區的經營特點各不相同,但基本的管理模式具有相似之處,且在管理中均涉及到政府、園區管理機構、企業以及產權所有者等不同類型的管理主體。本文將以上背景作為引入“一臂之距”原則的基礎,在文創園區管理的管理模式和配套制度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
三、文創園區管理多主體合作模式設計
基于“一臂之距”視角下的文創園區管理模式設計,是指對“政府類”部門和“非政府類”部門等管理結構進行進一步梳理。當前在園區發展建設中存在著行政管理機構、企業參與主體、地產所有權主體等多項主體類型,從提升園區管理水平的角度出發,還需要引入行業組織、金融部門、公共服務部門等更多的主體參與到園區管理中。因此,為了便于各個主體之間關系的協調和力量的整合,形成統一綜合的管理與發展思路,建議在園區管理中建立多主體合作模式,將其作為推動園區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1.多主體合作模式規劃。要建立多主體合作模式,一方面要明確應該為哪些主體進行“分權”,使其參與到園區管理中來。目前,與園區發展建設和日常管理關系較為密切的有以下多種類型的主體:一是政府主體,在園區發展建設中長期發揮著主導性作用,目前承擔著園區管理各方面的重要職能。多主體合作模式下政府主管部門雖然并不直接參與到園區的日常管理事務當中,但仍然負責園區總體規劃編制、扶持政策制定、扶持資金劃撥等方面的重要職能。二是準政府的園區管理主體,建議成立園區管理中心,全面負責園區建設、招商引資、行政審批、資金配置、公共服務、后勤保障等日常管理工作,可以說是與園區管理關系最為密切的一類主體。三是企業主體,企業是構成文創園區的基本單位,每個企業發展的狀況都與園區發展建設的整體水平直接相關。因此,在園區管理中也必須考慮將企業作為一類主體參與到多主體合作模式中來。但園區內的企業數量較多,不可能每個企業都直接參與園區管理,所以必須發揮行業組織或企業聯合組織的作用,特別是由企業聯合組織一定程度上參與到園區重大事項的決策中來。四是產權類主體,這類主體擁有園區內土地、房屋等不動產的所有權,直接關系到園區招商引資、規劃建設、公共服務等具體問題,在園區管理中也應該具備相當分量的話語權。五是其他服務類主體,包括金融服務主體、民生服務主體等等,他們可能會參與到園區的投融資體系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部分管理事務中,雖然不需要全程參與園區管理,但是也應在多主體合作模式下為這類主體的參與預留出空間。綜上所述,園區管理的多主體合作模式,由上述五類主體共同參與,在各司其職、共享權力的基礎上形成合力。
文創園區管理多主體合作模式如下圖所示:
基于水平分權的文創園區管理多主體合作模式
2.多主體之間的職責分配。
① 政府實行宏觀指導。在園區的多主體管理模式架構中,政府應繼續在宏觀層面為園區的管理提供指導。政府在制定宏觀的指導策略方面注重突出長遠的經濟效應。從社會角度出發,能夠秉持可持續經濟發展的目的,著手于文創園區發展,同時實現資源與建設的有機結合。通過政府的宏觀參與,能夠積極促進資源的集中開發,通過政府提供宏觀的規劃方案,由管理中心及基層組織逐步完善與核實,能夠實現與投資企業及配置資源各方的有效協作,可以充分的調動上層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同時能夠得到較多的上層政策的支持。
②準政府的園區管理中心的直接管理。直接負責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行政審批、資金配置等園區管理的具體事務。在實踐中,園區管理中心需要注意避免政府干涉過高,影響園區的自主發展,園區的發展需要依靠自身逐漸形成自主發展規律,文創園區的健康發展更多的是依托管理中心的管理。同時嘗試由管理中心在政府和園區企業等各主體間搭建橋梁,增加政府管理者與企業的對話,推動園區自發產生多維管理模式,既要促進行業自律組織的構建,又要重視市場的調節作用,加強與專業學術機構的合作,促使園區的管理模式朝著專業高效的方向發展。同時,注意促進產業結構的穩定合理發展,健全產業鏈條,增加園區人員福利,理順園區各項補貼政策,推進園區綜合多元的管理模式逐步實現。
3.企業聯合組織參與管理。
① 企業聯合組織參與管理,促進市場導向作用形成。多主體合作模式的實現,需要企業在政府提供宏觀指導的基礎上,建立企業聯席會、商會等聯合組織,注重形成企業組織的自發管理,從而形成基于企業發展的市場驅動模式。通過在基層組織中,允許企業組織參與管理,能夠體現出管理模式的便捷與靈活性,且節省了人力資源及物力資源的投入,專業性強、效率高,具有較好的市場調節作用,同時還能夠牽引形成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在企業組織通過形成聯合管理組織參與園區管理的實踐落實上,應當注重避免企業自發管理過度追求市場經濟效益,從而忽略了創新及長遠發展的問題。比如過度注重市場效益,忽略園區文化屬性、創意屬性的發展,容易與文化發展的核心理念產生沖突。因此,園區企業通過形成聯合組織自發參與園區的內部管理,應當注重考量行業的整體發展方向,更多的配合政府的宏觀指導策略,推動文創園區管理的良性運轉。
② 促進以企業為中心的項目推動機制。加強以企業為核心的聯合組織的構建,推動企業聯合組織參與園區管理,能夠促進園區各項文化創意項目的推動。對于文創園區來說,既屬于文化創意行業、又屬于高新技術行業的文化創意,更能夠創造出高附加值產品,因此應將高新技術類的文化創意企業作為園區重點吸引和扶持的企業類型。通過以企業為核心的聯合組織參與管理,園區能夠實現以企業為核心的項目帶動機制。
4.園區產權所有者自發管理。在園區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招商引資及文創地產等政策的存在,使得一些園區部分項目中存在產權所有者主導管理的模式。因此,在園區基于“一臂之距”原則下進行管理模式改革的進程中,對于原有的以產權所有者為核心的管理模式,應當繼續尊重產權所有者作為其中一類管理主體參與園區基層管理事務的基本權利,將其納入多主體合作模式當中。允許產權所有者作為多主體合作模式中的一類參與管理,充分注重對產權所有者的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高度自然的管理理念。這種管理方式以產權主體為中心,步步銜接,按需進行,具有較大的包容性。在產權所有者參與園區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與政府及其他主體加強配合,實現與整體發展的結合,注重長遠經濟效益,加強各項項目合作程度,促進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在產權所有者參與園區管理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園區對于企業吸納與轉移的發展需求,推動園區內的產權所有者繼續向各大企業提供辦公及發展空間。通過產權所有者直接進行園區空間的租售管理,能夠實現操作方便、節省人力物力、效率高等方面的便利。同時,在產權所有者進行園區空間租售的自發管理中,應當注重政府及管理中心的指導及監督,避免產權所有者由于追求短期利益,而過度依賴地產開發,收租等方式進行盈利,削弱園區的文化創意元素。因此,園區產權所有者的自發管理,應當與園區企業聯合組織的行業管理及項目管理充分結合,注重協調多主體的利益,在政府及管理中心的宏觀指導下,進行對內部運行的詳細規劃,增加園區管理模式的人性化及可持續性。
5.其他服務類主體.的有效補充。比如金融服務主體、民生服務主體等相關主體,亦可能會參與到園區的部分管理事務中,多主體合作模式下,這類主體雖然不需要全程參與園區管理,但也是多主體共商共治提高服務水平的有效補充。
作者簡介:張潔,女,漢族,山西運城人,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從事政府管理與公共政策、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等研究,現工作單位北京市朝陽區委組織部,中級政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