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在2013年7月1日正式施行了新勞動合同法,對勞動派遣制度進行了一定的完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勞動派遣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被派遣勞動者的一些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無法真正做到同工同酬,也得不到和正規員工一樣的待遇,需要加強研究和完善我國的勞務派遣制度。本文主要介紹勞務派遣制度的內涵和意義,并提出研究和完善勞動派遣制度的一些措施。
在我國勞動派遣的歷史也比較短,屬于新興產業,但發展比較迅速。近幾年,我國的勞務派遣業務范圍逐漸擴大,不斷增加被派遣勞動者的人數。總體而言,我國的勞動派遣尚且存在一些不足,無法有效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研究和完善勞務派遣制度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勞務派遣制度的內涵和意義
勞動派遣也可以稱作是人才派遣和勞動力派遣,主要指設立專門單位對勞動者進行招聘,之后將勞動者派遣到其他單位工作。勞動者和其他單位建立工作關系,而其社會保險和工資是招聘單位繳納和支付。其中招聘單位就屬于勞務派遣單位,其目的是盈利;其他單位是勞動者實際工作的單位。勞務派遣機構與被派遣的勞動者會簽訂勞動合同,對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勞動條件等進行約定。被派遣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沒有直接勞動關系,主要依據勞動派遣機構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派遣協議來規范。
勞務派遣的優勢主要是:1.有效促進就業。我國被派遣的勞動者大部分是農村務工人員和下崗員工,勞務派遣機構一方面能提供勞動者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能培訓其專業及技能,促進這些勞動者的再就業。同時,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也在勞務派遣機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2.能夠滿足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勞務派遣機構能一邊有效考察勞動者的能力,一邊搜集整理企業對勞動力的能力要求,從而按需分配,實現企業、勞動者和勞務派遣機構的共贏。
二、我國勞務派遣制度的完善和研究
盡管我國在2013年施行了新的勞動合同法,并對勞務派遣的有關條例進行了完善,但仍然無法有效解決勞務派遣濫用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
(一)對監督和管理勞務派遣的機制加以完善
要想勞務派遣的有關機構能夠正常運作,必須要建立和健全監督和管理勞務派遣的有效機制,發揮勞務派遣機構在激發勞動力市場活力,輸出靈活勞動力方面的作用。在研究對勞務派遣制度的規制中,有效管理和監督勞務派遣是重點內容。對監督和管理勞務派遣進行完善,建議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做:1.勞務派遣的有關機構要建立和執行年審制度。執行年審制度主要是,對勞務派遣機構有沒有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和勞動者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有沒有按時繳納勞動者的社會保險、有沒有按時支付工資等情況進行審查。2.執行日常報備體系。定期報告和備案勞務派遣機構出現和勞動爭議和基本情況,方便開展實時監管工作。3.建立和完善不定期檢查各部門的制度。人力資源也和安監、稅務、工商等部門有效聯合,不定期檢查勞動派遣的有關機構,及時通報并行政處罰勞務派遣機構的違法情況。
(二)加強規制勞動派遣的有關機構
盡管新勞動合同法提高了勞務派遣經營業務的門檻,但對勞務派遣機構的規制不能僅僅依靠這類做法,還要構建備用金制度,也就是勞務派遣的有關機構要為勞務派遣的勞動者繳納備用金,以滿足特殊情況下的需要。勞務派遣的有關機構要直接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并繳納勞動者的保險金,是聚集人員的高風險機構,假如勞務派遣機構出現資金鏈的斷裂,會嚴重損害到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被派遣勞動者的同工同酬權利應該得到保障
在勞務派遣中,勞動者被派遣到用工單位付出勞動,并獲取相應報酬,不過在這一過程中出現被派遣勞動者的同工同酬權利被侵害、勞務派遣制度被濫用的情況。雖然新勞動合同法中明確規定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但還要對認定標準進行細化,從而提高其可操作性。假如用工單位一方面使用被派遣的勞動者,另一方面又制定有利于自身的同工同酬制度,可能會扭曲同工同酬的有關規定,變成用工單位侵害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一個工具。除此之外,為了對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權利進行有效保障,不但要對認定同工同酬的標準進行細化,還應該規定用工單位不能應因為被派遣勞動者的身份而區別對待,應該要一視同仁。
三、結語
我國的勞務派遣制度尚且不夠完善,有關法律法規較少,一些規定也比較概括化、模糊化,在具體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足。盡管我國已經實行了新勞動合同法,但勞動派遣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從而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利。(作者單位為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