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摘 要]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機械的應用,需要大量的高質量人才。因此,在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對機械課堂的教學要給予高度的重視,更新傳統的授課形式,制定創新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針對中職機械教學的創新策略作出了進一步探究,對中職機械類課程教學的現狀、中職機械教學的創新策略給出了詳細的分析,有益于高效機械課堂的構建。
[關 鍵 詞] 中職機械;教學;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2-0112-01
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與時代的發展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緊隨時代的腳步進行發展和創新。其中,在中職機械日常授課過程中,不但融合了全新的教學方式,更應用了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了學習的效果。
一、中職機械類課程教學的現狀
在中職院校機械教學的過程中,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內容,有益于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但是在當前的教育教學背景下,對機械類教學課程的重視度非常高,希望中職院校能夠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機械人才。但是,在傳統的授課授課過程中,機械教學的課堂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模式比較傳統、方式比較單一等,這些會對學生的綜合發展起到阻礙作用,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會忽視自己的主體地位,學習過程會變得非常呆板。此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學生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學生地位有了極大的轉變,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所以要創新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學,融合多項教學手段提升授課質量。
二、中職機械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重要的學習基礎,更是不可忽視的一項教學任務。對理論概念的教學,雖然是基礎性教學,但也是教學的難點,如果學生沒有及時掌握其中的理論知識,會影響之后的學習和實踐聯系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并鞏固對知識的學習,將文字、聲音和圖片等進行結合,更新傳統的授課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對知識和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鉸鏈四桿機構》的學習中,需要學生掌握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類型以及平面四桿機構曲柄存在的條件。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四桿機構的組成分解動畫,如圖所示,學生會清楚地了解鉸鏈四桿機構是由轉動副聯結起來的封閉系統。其中被固定的桿4被稱為機架,不直接與機架相連的桿2稱之為連桿,與機架相連的桿1和桿3稱之為連架,凡是能作整周回轉的連架桿稱之為曲柄,只能在小于360°的范圍內做往復擺動的連架桿稱之為搖桿。之后,再利用圖片和視頻幫助學生了解鏈四桿機構的類型,了解曲柄存在的條件等,進行系統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提升對概念的鞏固程度,提升學習效果。
(二)組織教學游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授課過程中,利用游戲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并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經過實踐證明,學生非常喜歡在這樣的形式中學習。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競賽等形式,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對CAD機械制圖的知識完成之后,教學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發揮小組成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一款實用并且新穎的產品,可以為對現在機械產生的創新改良,也可以是完全自己設計。此外,為了讓學生能夠對以往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還可以運用知識競賽的形式,如搶答凸輪機構的組成、運動規律、特點、分類等,有益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三)提升學生的實踐機會
在中職院校,對學生進行培養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成為綜合型人才,其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此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可加深學生對企業運作流程的了解,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與理論進行結合。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合作企業的需求,讓學生設計相關的產品,并帶領學生到企業內部親自參觀學習,了解生產的工作過程等,并讓學生親自練習操作,以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加深對機械知識的理解,提升動手操作的能力,滿足學習需求。
總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良好專業能力一直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因此,在機械課程的學習中,要更新傳統的授課觀念,應用全新的理念和現代化科學技術,制定科學教學方案,從各個方面培養學生,讓學生具備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具備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更好地達成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彭季林.中職數控專業教學創新策略[J].好家長,2017(47):167.
[2]李遠鋒.淺談中職機械教學的創新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17(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