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 毛蓓蓓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征信市場已初具規模,征信業對于我國經濟的推動作用日漸突出。但對于處于初級階段的征信業,我國仍存在立法不完善,監管部門缺失,個人征信意識不強等問題,本文基于我國征信體系存在的現狀及問題,對我國征信體系進一步建設做出思考。征信業務最早起源于英國,本質上屬于信用信息服務,用于對機構的資產信用進行評級。我國最早的征信機構--中華征信所創辦于1932年6月6日,是經濟逐步發展的重要表現。我國征信系統仍存在著立法不完善,監管部門缺失,個人缺乏征信意識等問題。本文基于以上問題對我國征信體系進行相關思考。
一、我國征西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征信行業的立法尚不完善
1.征信業專門立法缺失
我國征信體系相對于西方國家起步較晚,相關配套的法律系統建設仍相對滯后。對于規范征信業的直接性法律法規仍處于空白階段。
2.征信業法律效力低
在我國,由于征信業相關立法大部分分散于中央或地方級相關法律中,,其法律效力及對于法律的執行能力都相對較低。
1.1.3征信業法律規范范圍不全面
我國的征信業立法中,對于其規范的內容,出發點大部分基于現狀的某一側面,缺少對于問題的全面客觀理性的分析。
(二)征信行業相關監管部門缺失
我國征信體系模式以政府主導型征信體系模式為主,同時民營征信體系同步發展。政府處于主導及監管地位,但由于我國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頻繁更改征信政策,使政府的公信力出現缺失,造成了市場監管力度的缺乏。我國對于征信業仍缺乏相對應的直接監管部門,這也加劇了我國征信業的混亂局面,不利于我國征信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個人征信意識缺乏
由于我國的征信業起步較晚,相關立法的缺失等原因,導致民眾對于征信業的存在及發展缺少必要的認識。民眾的信用意識普遍缺失,失信行為也屢見不鮮。人民群眾是征信業發展的重要的參與者,推動者和繼承者,民眾的征信意識缺乏,對于我國征信業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二、對于我國征信業存在的問題提出的相關意見
(一)征信業立法方面
1.填補立法空白
基于我國征信業立法不完善,直接性立法處于空白的現狀,應積極推進相關立法工作的實施,使征信業的發展真正做到有法可尋,有法可依。
2.提高法律效力
將分散于各中央及地方部門的相關條文集中起來,進行相應整理,加大法律的集中力及相關各部門對于法律的執行能力,從而加快征信業的發展。
3.拓寬法律規范范圍
在進行征信業法律法規確立時,應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全面多角度的思考問題,不片面的對相關問題進行回答,使征信業的相關法律法規真正做到全面,客觀。
(二)征信業監管方面
基于我國征信業市場混亂無序的狀態,應完善相關監管部門的設立。對于征信市場的廣大參與者來說,監管部門的出現,可以對征信市場實施有力監管,使市場行為更為規范;對于政府而言,監管部門的出現,有利于政府加強對自身的管理,有利于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加強各主體對政府的信任。
(三)個人征信意識缺乏方面
對于我國個人征信意識缺乏的現狀,應加強征信信息的宣傳,提高民眾的個人信用意識,使人民群眾的相關意識得到提高,從而推動我國征信業的發展。
三、結論
我國征信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仍存在許多問題,積極解決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有利于推動我國征信業的發展,使我國的市場經濟更為完善。(作者單位為遼寧科技大學)
作者簡介:于澤(1996.12),女,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