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作為我國實現科教興國戰略,迎接技術革命的重要陣地,高等院校對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人才有著重要意義。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關鍵在于教師,如何提升高校教師隊伍的教學技能,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文章在分析了現階段我國高校師資管理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供參考。
一、我國高校師資管理的現狀
高校師資管理,從字面含以上來講就是各個高校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一系列活動,實現高校教師祖師人力資源最優化的過程。最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在師資管理方面也逐漸的建立起了相對健全的管理機制。這些相關的政策法規為改善高校師資管理現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改革,現有的一些師資管理已經與現代社會高校的發展有些不適應了,高校師資管理的一些缺陷也逐漸顯現出來:
首先:雖然現階段我國的的大部分高校已經開始重視自身師資隊伍建設,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個高校對教師的管理工作還是相對較低的,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其次,管理的理念相對滯后,縱觀我國的經濟發展史,我國經歷了由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時代的轉變,但是高校師資力量的的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則相對比較慢;再次就是管理方式存在的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部分高校的管理體制還是沿用的計劃經濟時代的那種管理體制,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管理體制已經無法滿足射虎發展的需要,體制內的教師很容易會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所謂的“鐵飯碗”,這對激活教師的競爭壓力、發揮學校淘汰機制的作用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最后,就是部分高校的師資力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新時期高校師資管理改革的思考
(一)重視教師之間的交流。搭建實現雙方交流的工作會議平臺。根據實際的經驗來看,定期的舉行關于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與思想政治教師的交流會是非常有必要的。雙方可以根據現階段以及近期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深度的交流和探討,雙方也可以根據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進一步探求現階段大學生思想的變化和波動的原因,進而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
(二)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創新教學是指遵循創新規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為目標的教學。創新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可以說,是教師主動應對時代的呼喚與挑戰的理性選擇,同時也是學校教學改革的方向。要實現教學的創新教學。首先要為學生開拓思維的空間,同時也要為其創設思維活動的氛圍。然而,這僅僅是是個起步階段,任課教師還應該根據課程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原則,創新教學手段,合理的設置課堂的結構,創設生動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互相啟發和互相交流交流的狀態,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發揮創新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實現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對整個課堂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所以說,教師的教育水平和整體素質對課堂管理有著指導性的意義。社會實踐課更是如此,看似是課外教學,但是這往往要求教師有更好的組織和協調能力,能夠及時的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所以說,學校教師應該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也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更可以提高教師課堂的掌控能力。例如,可以學習西方國家較為開放性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問題,這樣比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會好很多。
(三)學校管理方式的改革。縱觀目前的高校師資管理辦法,隨著社會的發扎其已經有著很多的缺陷暴露出來了,這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在這方面,學校有必要師資管理方式進行改革。在這方面,首先應該對高校的師資隊伍進行優化;其次還應該建立必要的考核機制,對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整體素質進行考核,激活學校內部的活力,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教師的薪資待遇水平,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校的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當中去。
可以說,教師隊伍已經多元化,這意味著教師評價也要多樣化。需要建立有序和操作性強的教師評價體系,對于不同崗位的教師提供不同職業發展平臺和晉升渠道,實行不同的考核評價方式,不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師。所以,我們不能教條地用高校三大職能來要求和考核每一所學校和每一位教師。教學型高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不可盲目向研究型大學看齊,對教師的考核與晉升當以教學為主要指標,切不可以教師發表論文或承擔課題為主要標準。研究型大學相比教學型高校,除教學之外,亦重視研究與服務,重視以研究推動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應更加多元。只有這樣,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教學的質量也才能得到提升,我國的教育事業才能有可能實現進一步的發展。(作者單位為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