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香 劉慶征
一、第四屆互聯網大會與問題的提出
第四屆互聯網大會于2017年12月4日在烏鎮舉辦,共享紅利:互聯網的方式精準扶貧成為今年的議題之一。12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杭州宣布,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成立,未來5年,將投入100億元到脫貧工作中,具體工作將由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承擔。“脫貧工作已經成為阿里的戰略性業務,”馬云稱。11月24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發布的一則微博顯示,他已正式成為河北省阜平縣平石頭村名譽村長。他表示定個小目標:“五年內全村家庭平均收入提高十倍!全村村民全部脫貧!”劉強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這個目標。最后他呼吁全體企業家能夠希望不分大小,不分高低貴賤,盡己所能,齊心協力,助力2020年前實現全體脫貧。
二、山東省電商精準扶貧模式現狀分析
(一)山東省貧困人口現狀
近四年來,山東每年減貧100萬人以上,但目前仍有242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按照計劃,山東將在2018年完成脫貧任務,比全國提前兩年。
據介紹,與我國西部的一些省份連片貧困不同,山東沒有貧困縣,不存在區域性貧困。“目前山東貧困人口呈‘插花式分布,73%的行政村有貧困人口。”如今只剩下最難脫貧的人口,精準扶貧的條件成熟了。數據顯示,實施電商扶貧的村667個,發展電商的貧困戶10919戶。
(二)山東省電子商務現狀分析
2017年,山東省全省電子商務保持快速發展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3.49萬億元,同比增長32.02%;網絡零售額4193.15億元,增長39.43%。從區域分布看,青島、濟南兩市依靠產業優勢,在B2B及網絡零售方面均保持快速增長,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達到7702億元和6495億元,位居全省前兩位。從行業發展看,在工農互促、協同發展的格局影響下,3C數碼、服裝鞋包、食品保健等領域電商發展迅速,在實物型網絡零售額中占比分別為32.02%、12.57%和11.11%;線上服務對各行業中的滲透力進一步增強,供需同步擴大,其中在線餐飲342.46億元,對服務型網絡零售增長的貢獻率達33.58%,生活服務、在線旅游分別實現網絡零售額281.51億元、180億元。農村電商發展潛力逐漸釋放,2017年全省共實現農村網絡零售額541.9億元,增長43.39%,農村網絡零售在全省占比為12.92%,較去年提升了0.36個百分點。電子商務已成為促成城鄉發展一體化,區域協調發展和實現精準扶貧的主要動力。
(三)山東省電商扶貧現狀分析
山東省以菏澤、臨沂等9市的36個縣(市、區)為電商扶貧重點縣,將實現36個扶貧重點縣“一村一點”或“多村一點”服務站覆蓋70%以上的貧困。
山東省推動電商扶貧模式創新,大力推進電商“扶貧車間”、扶貧基地、扶貧網店等扶貧渠道建設,建立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機制,增強扶貧效果。推進農產品上行,加強貧困地區網絡銷售產品體系和電商標準化建設,積極對接阿里、京東、蘇寧等第三方平臺,開展農商互聯,打造以電子商務企業為主體,上聯生產、下聯消費的新型農產品供應鏈體系。
以菏澤市曹縣下屬淘寶村為例,主要是在服裝行業和攝影行業的電子商務,其中又以服裝行業中的演出服、軍訓服為主要經營對象。曹縣自2010年起,有個別村民嘗試通過淘寶網開設淘寶店,銷售演出服飾、攝影服和道具等且訂單很多,這個商機被當地農民抓住,吸引更多農民加入,并形成了演出服飾、木制品加工、農產品銷售等多種電商業態,并在2015年底,形成34個淘寶村,4個淘寶鎮的好成績。此間,曹縣各級政府積極推進扶貧政策、引導社會主體參與、培養貧困人口的學習技能,截止到目前,全縣已發展農村電商大型加工戶近千家,開辦網店2萬余個,直接帶動4000多名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走出一條“在家門口脫貧致富”的新道路。
三、山東省貧困人口致貧的原因分析
(一)經濟信息不順暢。流通不暢、缺少市場信息、與市場需求不對稱是造成貧困的重要原因,特別是貧困地區的一些農產品賣不上好價格,影響了扶貧效果。在互聯網時代,通過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能夠克服貧困地區區位瓶頸制約,把貧困地區綠色、天然、無污染的特色農產品通過網絡直接銷售到市場,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二)物流問題。首先因為貧困導致物流去不了偏遠的地區,消費者付出的物流價格比北京上海貴30%以上。第二,農產品因為物流成本高,優質的農產品出不了村,到了北京上海價格也非常高。
(三)教育問題。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力量。30多年來,中國改革開放最大的紅利之一就是教育。不可否認,中國的教育面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仍有必要繼續加大在農村貧困地區教育方面的投入。要解決貧困人群的收入問題,必須解決貧困人群的教育問題。不再讓貧窮限制了下一代的想象力!
(四)醫療問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在現實生活中不時上演。由于人口老齡化、醫療技術和設備的進步更新等多方面的原因,居民所承擔的醫療費用正在逐年上升,基本醫保難以解決群眾因大病承擔的重負。
四、解決山東省扶貧問題的策略----電商企業融入精準扶貧模式
(一)建立農產品信息高速公路。通過農村電商,在供需之間修通高速路,讓產品更好匹配市場。銷路不愁,農民增收。農民通過電子商務可以及時了解市場需求,改變過去種植的隨意性,轉變為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由種什么賣什么,轉變為賣什么種什么。另外,電商還能帶來就業崗位,增加農民的工資收入。
更為重要的是,電子商務還培育了農民的市場意識,擴大了市場銷售的范圍,提升了整個貧困地區的發展理念,必將對貧困地區內源性發展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二)將最新的技術運用到農村物流中來。京東全國有500個物流中心,中國有60萬個新農村,每個村有快遞成員,實現了金融物流對整個全中國的覆蓋。同時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發最新的物流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無人機。無人機是用來干什么的?不是為終端消費者送貨,無人機主要是解決農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問題,雖然京東物流覆蓋了全中國,但是農村物流高的問題沒有解決,未來只能靠無人機解決。京東已經在陜西、四川兩省建立了龐大的無人機網絡,在四川要建185個無人機的機場,只要40到60萬人民幣就可以建起來,如果京東把185人無人機機場物流建立起來之后,可以在24小時之內把山溝里的優質產品送到全中國。最后把農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降低50%到70%,所以無人機的技術特別是電池可重復充電的技術瓶頸解決之后,整個中國的農村物流實現質的飛躍,我堅信那時候物流網絡可以為農民特別是農村人口帶來巨大價值。山東省同樣可以將這一技術盡快引入物流系統中。
(三)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模式,合理配置資源。扶貧是要扶人,而扶人先要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通過應用互聯網平臺,整合和重新配置教育資源,推進互聯網與教育有機融合,能有效放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和價值,促進教育公平,讓山溝里的孩子能接受到優質教育,同時也能讓貧困地區的農民接受先進技能教育。這樣,信息對稱,思維開化,脫貧有想法,那些因貧困喪失的想象力,就可以被各種想象力拯救。現在不少地方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推進互聯網進校園,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流動,縮小城鄉教育鴻溝。城里的老師站在攝像頭前,就能全程用英語與鄉村小學的孩子們交流互動。
(四)發展“互聯網+”醫療模式。提供非常高效、低價、方便的農村醫療服務,本身就是一種扶貧。所以我們今天參與的大數據、今天所做的技術,所謂健康未來的發展,就是能夠解決點點滴滴的,讓更多人能夠參與起來。所以扶貧未必一定直奔主題,把邊上的教育做起來,把邊上的醫療教育做起來,這是近期的作戰體系,所以做任何事情,長遠作戰,近期三年的規劃,五年的規劃、十年的規劃分布進行,解決貧困并不是多難,脫貧并不是遙不可及,通過建設運營互聯網醫院,建立多級診療體系,把省級醫院專家的醫療服務,送進縣醫院、鄉鎮衛生院,甚至村里的衛生室,讓山區群眾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五、建立本土電商自主品牌。
據了解,2017 年,山東省食品保健類產品網絡零售額 364 億元,居全國第 2 位。阿膠網絡零售額達 28.5 億元,全國占比 76.5%。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 179.4 億元,沾化冬棗、煙臺蘋果、大櫻桃、萊陽梨、日照綠茶等地理標志性產品熱銷態勢不減。此外,黃河口大閘蟹、章丘大蔥、肥桃、蜂蜜等特色產品依托 " 魯產名品館 ",品牌知名度與銷量都有較大提升。與此同時,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與安全的關注,推動了全省特色農產品產銷體系的完善,通過建立產品回溯體系,增強民眾消費信賴度以及消費黏性,帶動了區域農副產品尤其是生鮮產品的上行發展。
六、總結
“中國7000萬人的貧困就是7000萬個機會”,企業家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學家,因此在中國的扶貧攻堅戰中,企業家所擔之責和應盡之義務非常之大。電商企業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7000萬人脫貧也為企業帶來了7000萬個機會,電商精準扶貧模式按以上方式開展將會實現雙贏!(作者單位為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