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朋輝
在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迎來了更多的機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該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革發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我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將圍繞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現狀,結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趨勢,針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存在的問題及挑戰,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促進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改革進程,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及群眾保障體系建設。
一、經濟新常態下的人事人才工作
經濟新常態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概況,是在經濟結構對稱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及經濟穩定增長,強調“調結構穩增長”,不是國內經濟總值GDP的增長,重點在于提高經濟結構的優化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利用發展增進增長,增長促進發展。所以經濟新常態下的人事人才工作,要把握好重點,對新常態有正確的認識,要增強工作的系統性,在新常態下,首先,要積極的引入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有效的安排公務員和事業編考試錄取工作,能夠不斷的為機關事業單位輸送人才,并為人事管理營造良好的氛圍,其次,將以往的內在矛盾進行合理的解決,針對目前人事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結合桑夏認識人才工作現狀及發展趨勢,為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前提保障,穩定日常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提升服務能力。在改革人事制度的基礎上,要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到位,提供后續管理保障,對現有不合格人才根據工作經驗以及事業單位需求,淘汰或是進修更換,加大人才選拔范圍提高事業單位編制門檻,提高人才輸送質量,穩定社會人力資源管理。
二、經濟新常態下的信息化建設工作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建設已經廣泛的運用到各個行業,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作為國家人才的保障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設更應該有所加強,信息化建設能夠提升辦公效率,還能將信息進行存儲、整合和共享,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銜接,讓辦公更加合理有效,信息化的建設能讓眾多信息實現便捷瀏覽,為原本工作量大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減輕壓力,同時,也能解決以往用戶管理的困難,當用戶遇到問題時,可以根據問題,有針對性的在網上進行業務查詢,避免了專門去人社局辦理,以往很多時候去人社局辦理事情,需要帶相關證件辦理,但并不知道所需的材料和證件,就需要先到人社局詢問,在回去取相關材料和證件,再去人社局辦理,相對比較麻煩,信息化建設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提升了辦事效率。
信息化建設工作首要是提高人力資源單位及社會保障單位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通信技術的引入,再構建網絡工作機制以及對外開放平臺,便于群眾進行相關工作手續及流程的了解,提高日常工作的辦事效率,再者有些技術含量低的管理工作在網絡上進行流程構建,提高群眾的社會保障辦理的便利性及便捷性,最后就是定時在網絡平臺上更新最新的政策消息,普及保障信息以及人力資源信息,加大國家政策的宣傳力度,利于群眾了解減少相應詐騙事件發生,提高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性。
三、經濟新常態下的社保網上稽查工作
在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應該順應時代,不斷的改進工作方式,讓工作辦案更加高效,因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建設網上業務辦案系統,并進行試點效果檢驗,可以通過系統進行安檢的立案、通知書的下達、實地稽查然后刑場報告,與公安系統合作提高網絡操作系統的信息安全以及防盜功能構建,發現可疑操作就及時反饋到警務系統,采用大數據技術作為網絡系統數據收集、整理、信息價值提煉的工具,從而提高社保網的數據價值以及為系統升級提供參考價值;在同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工作人員要不斷的進行網上系統的培訓,不斷的提升網絡系統操作的能力,再進行網上辦案的宣傳工作,以確保當人民大眾需要通過網上進行辦案時,能夠快速有效的進行操作,從而有效的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能夠快速發展。
四、經濟新常態下工作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
人才是各事業單位發展的基礎保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同樣如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承擔著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險工作,工作內容廣、辦理難度大。因此,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一要提升人力資源單位及社會保障部門人員聘用標準,除卻學歷、工作經驗外、也要加大素質要求,將素質作為人才選用的準則;二加強培訓制度及培訓平臺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該根據員工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培訓工作,并不斷的提升工作人員的思想,鼓勵工作人員能夠不斷的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從而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為群眾辦理相關業務時,一定要秉承情系人民的態度,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導向,為人民群眾提供高效的服務。
五、經濟新常態下監管力度的提升
社會保險和基金的監管力度是提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先提條件,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經濟新常態下應該不斷的提升監管力度,首先,要將以往的社會保險和基金工作的的經典案例進行學習,從中找到不足之處和優勢之處,從而取長補短,為社會保障和基金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經驗,構建出適合新常態下社會保險和基金監管制度,加強管理效果以及工作效率,針對現有制度中的缺陷結合新常態發展趨勢,制定改進措施;其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管人員應該對工作內容進行有效的計劃,從而提高工作的落實效率,要把工作重心放在難點和重點上,要積極進取,勇于面對困難,堅定信息去完成各項任務,劃分各級管理層次,設計管理組織框架,明確各項工作內容之間的關聯,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保證工作落實到位。
六、經濟新常態下加大對城鄉就業的關注力度
經濟新常態下不應只注重城市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城鄉就業的問題也應該加大關注度,縮減城鄉就業之間的差距,避免城市化高速發展對城鄉就業的影響,應該跟隨時代尋找符合時代的工作思路,應該建立相應的目標責任制,把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人,讓其各盡其力有條不紊的進行工作,同時,應加強監督工作,保障工作人員能夠有效的將相關工作及時落實,要將突出的工作進行重點的關注,例如,大學生創業問題,應該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器,政府也要加大對高校創新創業項目的撥款,提高對大學進行創業的培訓工作,提升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貸款,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還有下崗人員的再就業,多舉辦招聘活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遇。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新常態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應該順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的將工作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要明確服務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斷的提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能力,保障經濟新常態下我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能夠在有效進行中不斷提升和發展。從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制度入手,更新管理理念以及人才培養機制,加強管理信息化水平,設計系統化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結構完善程度以及管理效率。(作者單位為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