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瑜
我國國有企業在經歷了多個階段的財務監管體制改革之后,如今,已經日漸完善。但是,隨著中國經濟逐漸進入發展的新常態,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了新的問題,帶來了新的挑戰。因此,本論文重點分析目前國有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建設方面遇到的問題,并提出建議解決方案,以期通過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完善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改革創新,使國有企業能夠更好的應對新形勢下的新變化。
完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建設,是當下國有企業完善管理機制的重要部分,是加快企業健康發展的核心保障。但是,目前國有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建設方面的能力存在短板,體系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建設還不能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揮最大效用,不能有效推進國有企業更好的發展。想要補齊目前財務內部管理面臨的短板,就需要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進行完善。
一、財務內部控制建設對國有企業轉型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建設完善,可以合理保證企業財務運轉信息真實可靠,也可以合理保證企業資產鏈條的安全與完整。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科學的、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通過這套體系,使各部門與部門、成員與成員、部門與成員之間有明確的相互聯系,建立彼此聯系同時相互制衡的內在機制,并將其融合在各項經濟業務流程過程中,不僅可以達到管控目的,還能在一定程序上規范管理,提高效率。將財務內部控制建設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可以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加強管理能力,快速實現企業轉型發展目標。
二、財務內部控制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防范風險意識不足、企業內控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國有企業在財務內控建設方面意識不斷加強,內控體系也逐步建立,但仍不夠完善,存在體系建設完整度不一的情況。財務內控體系建議未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涵蓋所有重大財務管控方面,存在管理重點出現偏差等問題;對內控流程風險管控點識別不全面、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使得財務內部控制不能落到實處,不能發揮有效作用。
(二)專業管理人員能力不足
部分國有企業認識到財務內控的重要性,也在企業開展財務內控體系建設。但由于內部缺乏專業人才,同時,財務人員正處于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過程中,很對財務人員發揮的主要還是傳統會計角色,對于管理能力仍存在能力不足問題,對于財務內控管理建設整體架構及理論的掌握及運營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故不能建立有效、完善的財務內控體系,也無法發揮財務內控體系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有企業財務運行風險。
(三)管控及預防風險能力不足
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需要通過企業內部審計監督所得,而一旦企業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審計監督就會容易受到外部各項因素的影響,監督作用就會減弱,企業預防風險的能力就會不足,最終影響到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建設的順利開展。
三、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方法
(一)加強內部控制意識,構建良好內部控制環境
想要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意識,就要做到從財務機構、財務隊伍、財務制度、預算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控制,財務部門要明晰企業內部控制目標,找準方法,確保財務內部管控制度能夠真正有效的落實。另外,還需要企業內部財務人員加強學習,具備新形勢下企業財務人員所要求的更高水平的職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以此來滿足國有企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的財務內部控制需要。
(二)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明確財務人員各項職責
國有企業應該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在成本與效益之間做有效權衡,使企業不同部門之間能夠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優化具體財務內部控制流程,提升財務內部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企業還需要建立完整的規章制度,明確各崗位人員的職責分工,提高工作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建立考核機制,利用獎懲制度,提高員工參與度,激發員工工作熱情。
(三)建設信息管理系統,助推內控建設
加快企業信息建設,可以有效的加強國有企業財務內部信息溝通,推進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如今,全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引入信息技術建設可以更快捷的收集、管理數據,加快數據的整合,有效實現信息共享,更好實現系統自動管控、動態監控,有效實現相關內控措施落地。同時,隨著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推進,財務部門應該轉變管理模式,從核算型轉向管理型,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有效應用,挖掘數據潛在意義與價值,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做好財務監督、內控管理,有效實現財務風險管控。
四、結束語
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建設涉及多個領域,對這項工作的改進與完善是系統性工程。經濟發展新常態為國有企業轉型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要求國有企業加強對內部財務的管理,提高內部控制水平。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想要進一步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建設,需要強化全員風險意識;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將內控環節融入系統自動化控制;加強財務人員能力培養,轉變思路,才能建立科學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不斷深化改革過程,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結構調整,推動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改革創新。(作者單位為三門核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