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金融工具交易市場的起步時間較晚,目前依舊處在初級階段,而近年來金融工具的迅速發展與廣泛應用,也對現行的會計理論體系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在實際應用當中也就暴露出來諸多漏洞與缺陷。而當前,我國還未構建健全的會計準則對此展開全面監管與反映,基于此筆者將對企業會計金融工具的應用及未來發展展開探討,旨在為改善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提供參考借鑒。
一、企業會計金融工具概述
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即是指能夠在金融市場中進行交易的金融資產,如股票、期貨、黃金等,也被稱作為金融產品、金融資產。由于它們能夠在金融市場中進行買賣,并且因為不同功能可達到不同目的(如融資、避險等),所以被稱作為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的金融工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
以往的企業會計測量都主要以真實資金資金作為基礎,換而言之也即是不管何種業務及時向都需要以交易發生當時產生的真實資金作為會計內容,而資金進賬后,一般情況下是不得隨意變更的。而金融工具能夠對彼此權益合約進行協定,倘若無真實交易出現,則不會有真實資金存在。
二、企業會計金融工具的應用及其作用
(一)具體應用
在對金融工具進行交易的過程當中,其自身所有的風險以及實際酬勞本身價值都難以預估,兩者均呈現一定的不穩定性,所以在初步確定的過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準則予以實行:其一,與財產或是欠債有關的實際風險與酬勞已完全轉移到企業本身;其二,要求能夠對企業所獲得的全部財產進行準確測量,并且能夠精準預測欠債的具體數額。
同時,在合約之后所發生交易,要通過以下兩點準則予以確定:其一,當財產與欠債有關的酬勞及風險轉嫁到其他企業是,應當將其公允價值展開量化記錄;其二,基礎業務以及權力應當已得到執行或廢除。
(二)應用帶來的作用
(1)避險保值。金融工具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能夠有效躲避風險,并且有一定的保值空間。企業或投資人能通過金融工具對風險會有更全面的認識,進而結合風險表現程度的不同及個人喜好對資產進行合理配置。此外,還可結合客戶特殊要求對金融產品進行私人訂制。
(2)投機。金融工具具有虛擬性及杠桿性特點,也就讓更多投機者能夠在機會來臨時以小代價博得大利益,當然這一過程也存在著巨大風險。投機者借由保值者所轉嫁出去的風險,去博取更高額的投資利潤。
(3)價格發現。該環節是供需雙方在交易大廳以公開競爭的方式而形成的市場均衡價格,這一價格不但有著指示作用,也能夠促進金融貨幣市場產品價格的穩定。
(4)降低交易成本。金融工具能夠較低的交易成本便能夠實現避險與投機的目的,這也是金融工具深受投資者、保值者歡迎且得到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三、企業會計金融工具的發展趨勢
(一)豐富金融貨幣市場金融產品類型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許多企業金融工具也得到快速更新,越來越多全新的金融工具也逐漸被企業所應用,促使金融貨幣市場中金融產品的類型不斷得到豐富。此外,隨著金融工具的不斷發展,金融貨幣市場也會在發展推動下不斷進步,因此唯有提高金融工具革新力度,才能夠有效促進金融貨幣市場的進步,不斷增加企業金融貨幣市場的類別。
(二)提高金融貨幣市場主體避險能力
不同的金融工具由于其性能方面有所差異,因此能夠有效滿足參與者對各類金融貨幣市場的需求。未來金融工具的發展,能夠讓金融貨幣市場主體具有更多樣化的選擇,促進自身財產結構的合理化,從而全面提升了避險能力,增多投資獲取利益的途徑,通過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到金融貨幣市場當中,也就逐漸擴大金融貨幣市場的范疇。
(三)為企業與國際金融貨幣市場的共同發展奠定基礎
近年來企業金融貨幣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促使不同類別的金融工具全面增多。但縱觀我國企業發展來看,現如今國內企業的金融工具類別依舊偏少,造成企業金融貨幣市場范圍較窄且類別較少,致使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中難以自由兌換。因此,在未來的金融工具發展中需要加速革新進程,不斷增多金融產品類別,全面擴大國內企業金融貨幣市場范疇,隨著我國金融行業企業的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也使得金融貨幣市場與國際接軌,為企業與國際金融貨幣市場的共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大量金融工具在我國金融市場中逐步發展及廣泛應用,許多會計弊端也便顯露出來,大部分企業目前對金融工具的認知尚淺,也就導致企業在擴增生產時極易發生資金周轉困難的局面。因此,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要清楚地認識到財產多性能間的相互聯系,對金融工具在企業會計應用中的弊端有全面了解,遵守會計準則,善用金融工具,進而助推企業的穩健發展。(作者單位為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