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逐漸凸現出來,但是會計事務所面臨的審計環境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進而導致審計風險類型更多,如何有效防范審計風險已經成為了集中關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從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原因出發,探討如何有效防范審計風險。期待為進一步提高審計質量貢獻綿薄之力。
一、前言
審計是規范企業經濟行為的重要措施,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審計扮演著越來越重越重要的角色,已經成為監管企業經濟行為的主要力量。但是,就目前發展實際情況來看,審計風險經常伴隨著審計活動出現,這影響了審計作用的全面發揮。為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應該注意審計風險的分析與防范。基于此,筆者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與防范”展開的分析討論具有現實意義。
二、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成因
(一)審計主體的因素
第一,會計事務所審計從業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高。審計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但是現階段我國會計事務的高水平會計師是非常匱乏的,對待審計對象存在的經營風險,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是不能有效識別的,同時現階段審計程序不夠規范,對于審計風險的控制能力相對比較薄弱。第二,缺少經營管理經驗。一部分會計事務所在實施內部質量控制過程中的制度不夠完善,在執行相關審計制度的過程中力度往往缺失,主要原因就是會計事務所管理者的管理經驗相對不足。會計師在會計事務所多年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在管理上依舊不夠科學、創新。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會計事務所將管理的重點都集中在審計質量上,而對于其他方面的管理力度相對不足。
(二)審計客體的因素
第一,企業存在舞弊現象。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漸深化,使得很多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業務類型不斷增多,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一部分企業為了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優勢,往往會采取舞弊等手段去粉飾財務數據,如果審計人員發現不了其中的問題,往往會出現很嚴重的審計風險。第二,企業對于審計的重視程度不足。現階段,部分企業沒有認識到審計的重要意義,沒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導致企業內部管理不夠理性,不利于會計事務所審計工作時效性的展開,容易導致審計風險的出現。
三、會計事務所審計風險防范
審計風險就是會計事務所針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其中存在一定的錯誤、漏洞,但是會計師沒有針對這些問題發表審計意見,進而引發一系列連帶性風險。審計風險具備客觀性、普遍性的特點,也具備潛在性與可控性的特點。通過前文的闡述可以發現導致審計風險頻發原因是多方面的,結合上述原因,會計事務所防范審計風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自身風險的防范
第一,進一步完善會計事務所的組織體系。從當前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防范能力不足與自身體制存在一定關系,基本上都為有限責任制,其主要缺陷是股東的責任容易出現混淆,進而使得對審計質量的控制力度不足。同時,當前會計事務所還有合伙制,這一體制對于有限責任制可以實施適當彌補,但是合伙制在運行的過程中依舊會暴露出一些缺陷。所以為了更好的防范審計風險,應該將有限責任制與合伙制實施融合,進而通過完善的組織體制去規避審計風險。
第二,進一步完善質量控制制度。審計工作是由會計事務所的會計師來完成的,在會計師開展審計工作的時候,會計事務所必須要進行一定的監督。這就要求會計事務所必須具備完善的管理制度、控制制度,所以會計事務所必須樹立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實現對會計師進行有效監管,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與整體質量,防范審計風險。
第三,進一步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一方面,會計事務所必須要進一步提高會計師的專業能力及專業素養,并且要具備接受全新審計業務的能力。會計事務所的審計業務本身就是比較復雜、專業性較強,尤其現階段審計風險類型較多,所以對于會計師的能力要求比較高。基于此,會計事務所必須與時俱進,定期組織各種講座、培訓班,引導與鼓勵會計師開展科研工作,進而提高審計工作人員接受現代各種審計工作的能力,不斷提高審計人員防范審計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審計工作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對于審計工作來講,誠信是基礎所在,這就要求審計工作人員必須要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自覺抵制物質誘惑與精神腐蝕,從而嚴格遵照會計制度《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開展審計工作,進而預防審計風險的出現。
(二)項目風險的防范
第一,深入分析審計單位的潛在風險。會計事務所針對被審計單位展開審計工作的時候,應該全面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情況,全面細致分析審計對象存在的潛在風險以及審計風險形式,深入性分析被審計企業的經營數據,結合審計目標制定完善的審計方案,對審計內容進行周密的安排,如果在審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出現相關問題與突發性事件,要對審計計劃實施時效性的調整、動態化的完善,避免各類審計漏洞的出現,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與整體質量。
第二,完善審計風險評估程序。會計事務所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中,為了有效防范審計風險的,應該具備完備的風險評估機制,進而高效的識別各類審計風險。在識別與評估審計風險的過程中,首先要深入了解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實踐中的重點,之后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資金的運作情況,關注企業的財務報告,進而全方位、無死角連續跟蹤的了解被審計企業,提高會計事務所防范審計風險的能力。
第三,完善審計監管機制。現階段,我國會計事務所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會受到多層機構的監管,其中還存在著重復監管情況,為了有效防范各類審計風險出現,國家相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統一監管標準,規避重復監管、多層監管問題的出現,進而有效防范審計風險。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一定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會計事務所以及全體會計師的審計行為,為有效防范審計風險構建良好的制度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事務所在開展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將會面臨著多種多樣的審計風險,導致審計風險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效防范審計風險是推動市場經濟健康、穩定、持續、高效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審計質量、發揮審計功能的需要。希望通過文章的闡述,可以使得會計事務所以及審計從業人員認識到防范審計風險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全面、理性的分析導致審計風險出現的原因,完善會計事務所的管理制度,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水平,進而提高審計風險的識別能力,提高審計工作的整體效率與質量。(作者單位為長治中瑞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