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振鳳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民間非營利組織出現了迅速發展的態勢,并成為我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非營利組織代表了公民的利益和要求,并通過多種形式,影響著政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定;在舒緩就業壓力,反映公眾訴求,推進公益事業,化解社會矛盾、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規范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會費收入、規范民間非盈利組織的會計核算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等會計基礎工作尤為重要。
一、職工醫療保障互助會費收繳的主體、會費收繳的對象、收費標準以及活動宗旨
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活動由總工會主辦,職工保障互助協會及相關機構承辦,是各級工會組織動員職工繼承發揚中國工人階級團結友愛、互助互濟的優良傳統,匯集所有參保會員的力量,幫助職工解決醫療負擔,切實為職工構筑一道互助互濟的健康防線。互助保障活動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性、互助型活動,是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補充。受益面廣,補助率高。
互助周期及繳費標準:互助保障活動以一個年度為周期,每人每周期70元。
互助對象:工會會籍在行政區域內,已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行業職工醫療保險統籌的在職工會會員均可通過本單位工會統一組織團體參加本活動。
補助范圍:1.住院醫療補助:按照職工住院發生的、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行業職工醫療保險統籌、職工大額醫療費用統籌、國家公務員醫療補助等支付后的自付部分,扣除自費醫療費用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行業職工醫療保險統籌原則上不予報銷或明顯降低報銷比例部分后,單次住院自付部分金額在500元(含)以上的,按自付部分金額的60%比例給予補助。每個互助保障期限內補助金合計總額最高為150000元。2.身故補助:參保會員在互助保障期限內因意外或疾病身故的給予一次性補助5000元。
二、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規范管理之前的存在問題
(一)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未填寫專用的票據。基層代辦點收取會費收入填寫的票據是從商店購買的一般收款收據。
(二)會費收入甚至由經辦人員直接收取現金。會費的收繳工作沒有指定專人負責,所有工作人員都可以收取會費,收入多頭管理。
(三)不相容職務沒有相分離,收繳會費收入的經辦人員同時經辦醫療補助的支出報銷審核。2015年某地級市發生的一起工作人員舞弊行為就是因為這位工作人員收取的多筆現金會費收入沒有上繳銀行,而是用于個人消費。后來發生了賠付保險公司查不到會費的收繳記錄才東窗事發。
(四)會費收入沒有專門的銀行賬戶,和支出同一賬戶核算,收入沒有及時上繳保險公司,支出和本級經費擠占挪用等現象。賬戶管理非常混亂。
三、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規范管理的措施
(一)規范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的票據管理
1.為加強票據管理,規范票據使用,明確管理責任首先制定專用票據管理辦法
2.明確會費收入只能轉賬收款不能收取現金,杜絕舞弊行為的源頭。
3.收取會員會費收入時必須填寫省財政廳印制的《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往來結算票據》。
4.結算票據的購買、核銷業務由專人分工負責。會計負責空白結算票據的保管,出納負責領用后的票據保管。管理人員應建立備查登記簿。發生有關票據行為(例如寄出、收到、啟用、存檔)時,應及時登記備查簿。
5.結算票據各聯次內容及金額一致,不得擅自涂改、銷毀。開具時候應該注意單位名稱(全稱)、金額大小寫規范、項目準確,規范單據填寫正楷,字跡清晰;單據在填寫過程中出現錯誤,不得撕毀單據,必須保持單據完整,并加蓋作廢章。
6.若使用不當造成結算票據遺失的,應自發現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按照規定登報聲明作廢,同時將遺失原因等有關情況,以書面形式報告互助協會辦公室,并由互助協會財務管理科報送財政廳備案。
(二)規范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的銀行賬戶管理
1.必須在國有商業銀行開設會費收入專戶。
2.為了規范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的收入管理,防止舞弊行為的發生,會員繳納會費收入必須通過銀行轉賬進行,不能收取現金。
3.會費收入專戶,專門用于核算管理各級經辦機構參保會員繳納的會費收入
4.會費收入專戶只收不支,每月月底在已開具的會費收入票據和繳存銀行的收入核對無誤后,將收入劃轉到互助金專戶。會費收入月末余額為零。
(三)規范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的會計核算管理
1.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屬于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收入,因此會計核算應遵循《民間非盈利組織會計制度》設立會費收入總賬科目。
2.會費收入屬于收入類科目。貸方登記收繳的各級會費收入,借方登記年終轉入非限定性資產的會費收入以及因發生退款時沖減的會費收入。會費收入科目年終無余額。
通過以上措施規范了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的管理,為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會費收入的安全運行上了一道安全防線。(作者單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職工技術協作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