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明
隨著我國跨境電商行業飛速發展,行業人才需求旺盛,大多數高職院校紛紛投入到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中來。然而傳統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卻不能滿足跨境電商企業的需求。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B2B跨境電商平臺的阿里巴巴國際站占據了跨境電商交易的絕大多數份額。如何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的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電商人才,是廣大高職院校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作者對應用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的跨境電商企業進行調研,結合職業院校自身特點提出從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三個方面來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近年來,受匯率的波動、新的貿易壁壘的形成和貿易糾紛的增加,我國對外貿易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隨著 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國際貿易形式近年來正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努力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因此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這對我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職跨境電商校企合作背景分析
高職院校辦學理念是以就業為導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目標都是緊跟行業企業的需求。同時,高職院校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培養且具備大量可塑性較強的生源,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提供了充足的人員保障。因此各地高職院校不遺余力,紛紛探索有效途徑,試圖培養符合跨境電商行業職業能力要求的合格人才。
目前國內跨境電商行業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跨境電商平臺的快速成長,阿里巴巴是國內目前最成功的電商平臺公司,其旗下設計跨境電商的平臺有阿里巴巴國際站(www.alibaba.com)和阿里速賣通(www.aliexpress.com)。按電子商務交易主體來分,前者業務類型為B2B,后者為B2C,這兩個平臺在我國跨境電商貿易中都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阿里巴巴國際站通過一達通平臺助力國際站實現閉環式交易,大大提高了賣家與買家的交易便利,連續16年領跑行業,占據中國電子商務B2B市場收入份額的45.79%,位列第一。因此,大部分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要求也是阿里巴巴對人才規格的要求,所以培養熟練掌握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操作的人員是當前跨境電商培養的重要工作。
二、阿里巴巴國際站崗位職業能力分析
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對人才的需求是復合型的,不僅要懂外貿,具備電子商務知識,還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本課題組針對湖北省使用阿里巴巴國際站的企業,采取了問卷調查結合企業訪談的方式,共發放問卷25份,回收25份,具體調研結果如下:
(一)企業性質和類型
被調查的企業96%為民營企業,說明湖北省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民營企業是占據絕對的主力,其中有60%屬于生產型企業,有自己的工廠,20%屬于貿易型企業,還有20%屬于第三方托管代運營,其中采用第三方代運營的跨境電商公司大多是生產型企業,因為自身缺乏專業的跨境電商運營團隊,所以不得不將業務打包給第三方公司運營。另外從訪談中得知不管生產型和貿易型的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量都特別大。
(二)跨境電商企業崗位需求
從中可以看出,目前湖北省跨境電商企業最迫切需要的人才是技術類(網頁設計、美工攝影、視頻剪輯、網站建設),占到100%,其次是營銷類和運營類崗位,占比分別為80%,產品管理類占比20%。不少企業反映迫切需要的技術類人才實際上也是為營銷和運營做前期配套工作,企業經營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公司營銷和運營崗位人才的能力。由于技術類的工作延續性差,所以也有不少企業將技術類的工作外包給設計公司來完成從而節約成本。
(三)跨境電商企業崗位職業素質需求
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企業在跨境電商人才的職業素質中最看重的是合作與溝通能力,達到100%。其次是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占比96%,接著是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店鋪策劃與管理能力,均為84%,而平臺操作最少僅為56%,說明企業認為平臺的操作能力是作為一種實踐性技能,相比良好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是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學習和提高的。
(四)跨境電商企業崗位職業技能需求
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崗位職業技能調查中,我們發現跨文化交際國需求最高達到100%,說明跨境電子商務的本質還是國際貿易,買賣雙方的溝通是成交業務的關鍵,其次是熟練使用OFFICE辦公軟件技,達到了96%,接下來是際貿易操作實務技能和計算機操作技能92%,PS制圖84%,這跟企業崗位需求統計中得出的技術類需求100%相吻合,說明跨境電商崗位技能是建立在良好的計算機操作基礎上的,并且這部分工作也是沒辦法外包給第三方完成的。調查中網絡營銷和電子商務操作占比分別為68%和76%,反映出這兩項技能非常重要,關系到企業業務的正常開展。而網上支付占比最少僅為28%,反映出目前跨境電商平臺中的跨境支付環節已經非常完善了,企業在這塊已經完全交由平臺來完成。
三、阿里巴巴國際站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途徑分析
雖然高職院校都認為必須抓住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機遇,但是由于人才培養模式滯后和師資力量匱乏等原因,培養的人才與企業的需求還是存在差距。很多大型的跨境電商企業和第三方運營公司需要將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進行二次培訓才能上崗,我們應該重視這種現象,對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專業共建等打破高校與企業之間的隔閡,我校外語學院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專業從以下三個途徑入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一)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養方案
我校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主要是外語學院的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和國際貿易專業,我們的主要的辦學特色就是外語語言+商務,因此我們發揮自身語言的優勢結合學生和崗位特點我們制定的技能培養主線就是“外語語言與溝通能力+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操作能力”。圍繞這個主線,我們完善理論教學方案、重構實踐教學模塊,尤其是加強實戰教學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應用。例如:在原來外貿單證課程中非常重視信用證相關單據的操作,包括:信用證申請書、改錯等,但是通過與企業的座談發現中小企業的信用證的操作機會是非常少的,就算有往往都是由銀行的國際業務部門代為操作,企業日常業務中用的最多的單據卻是PI(proforma invoice),而以往單證課只是對該單據一帶而過,我們的專業教學團隊根據這一情況及時調整了課程教學方案,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
(二)打破壁壘吸收企業精英,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雖然高職院校現有師資在學歷、職稱和教學能力上是占據優勢的,但是由于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迅速,在結合工作實踐來完成項目教學任務時就會顯得力不從心,只能邊學邊教。而企業的培訓講師都是來自于各崗位上的專業能手,雖然他們學歷不高,也沒有職稱,但是他們講授的知識就是平時工作的內容,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比高校教師有優勢,并且企業培訓有真實的跨境電商平臺用來實踐教學。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加強校企合作建設:1.打破用人壁壘,吸納企業精英骨干,根據崗位的技能要求將企業的講師與高職院校的專業老師進行搭配授課,企業講師可以給學校的教學帶來實戰案例和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學校教師更加熟悉學生的學情,這樣互相配合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2.鼓勵專業老師去企業掛職和利用假期下企業鍛煉,專業老師如果脫離了企業的生產一線,那么其所教授的知識必定會不滿足于企業的需求,最終培養的學生在就業中也缺乏競爭力,因此專業教師下企業掛職應該制度化。
學校應同合作企業共同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鼓勵促進專業教師企業掛職和下企業鍛煉,包括:考勤、考核和獎懲等方面。目前我校教務處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掛職和下企業鍛煉的制度文件并且研發了“云學習助理”APP,其教師實踐模塊里涵蓋了:鍛煉申請、鍛煉簽到、鍛煉日志、中期檢查和鍛煉總結功能。
(三)建立校企合作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轉變思維將傳統的實訓室改成和企業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將學習環境從使用模擬軟件的實訓室改變成仿真的企業辦公環境。我校的做法是:1.新建實訓基地,包括兩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和一個翻譯工作坊,所有課程的實訓課在基地里完成,由專業教師搭配企業講師圍繞我們制定的“外語語言與溝通能力+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操作能力”這個主線,開展項目教學,并且所有的項目來自于企業一線生產工作中的真實案例;2. 我校對畢業生要求取得 “雙證書”即畢業證+職業資格證,所以我校結合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的“百城千校”項目并依托基地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開展合作,取得了阿里巴巴跨境電商人才認證中心的資格,這樣極大的方便了我校學生考取“初級跨境電商人才”證書,增加畢業生就業率,同時依托認證中心可以接觸更多的阿里企業培訓講師,有利于專業建設。
四、結語
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然,只有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才能真正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才能提高專業教師的職業技能、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促進就業,實現學習、企業、學生的“三贏”。(作者單位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武漢市教育局教學研究項目《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跨境電商方向校企合作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715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