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震賢
旅游業不僅升“永遠的朝陽產業”和“動力產業”,而且還是實現“新舊動能” 轉換,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平臺。聊城屬于沿海發達省份的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相比,聊城的旅游產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吸引力不強,因此提升旅游產業吸引力,迫在眉睫。提升聊城旅游產業吸引力,貴在創新,重在特色。
旅游業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它被公認為“永遠的朝陽產業” 和“動力產業”,它能有效地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吸引投資、出口創匯、擴大就業、增加稅收、繁榮經濟,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并給予優先發展。2017年,中國國內旅游達45.3億人次,居世界第一。聊城市歷來重視發展旅游業,已把全面提升旅游業當作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振興地方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要突破口,雖然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還存在著許多問題,2018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聊城接待游客285.6萬人次,是山東省接待游客總數的4%,差距十分明顯。
一、聊城市旅游業的現狀及問題
總的說來,提升聊城市旅游產業吸引力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思想觀念落后、體制不順暢、機制不靈活
由于聊城市經濟落后,思想不夠解放,不少同志對發展旅游產業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思想觀念遠遠不能適應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和競爭日益激烈的要求,對旅游產業的動力性、特點、發展規律知之甚少。對發展旅游產業沒決心,沒信心,沒誠心,當然也就沒創新,不敢冒風險,不善抓機遇,不敢大張旗鼓地抓旅游、倡導旅游消費。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涉及社會、經濟、文化、商貿、交通、通訊、建筑、藝術等領域。旅游資源分屬于園林、文化、水利、交通和城建等不同部門,政出多門、多頭管理,條塊分割嚴重,由于部門利益作祟,旅游產業的規劃和政策得不到行之有效的貫徹落實,景區、景點多數仍然是事業單位,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改革進展緩慢,工資靠財政,運轉靠門票,沒壓力,沒活力,沒動力,仍處于“小、弱、散、差”狀態。
(二)規劃不科學、定位不準確、品牌不突出
聊城市的旅游規劃是在2003年初請外地專家進行的,現在看來已經暴露出了許多弊端,失去了其科學指導意義。定位必須力求明晰、準確、適當。定位不足和定位過度都是失誤。
品牌建設是招徠游客、提升旅游產業吸引力的重要途徑。聊城市經過多年的努力,“江北水城”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這只是一個城市品牌,并不是旅游品牌,這牌子只能告訴大家:“山東有個‘江北水城在聊城。”至于這里有什么吸引人的,就很難說清了。
(三)投入不夠,人才匱乏
無論政府還是社會對旅游產業的投入都相對較少,遠不能滿足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和旅游目的地競爭日益激烈化的要求。致使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宣傳促銷和資源開發資金匱乏,項目規模小、形式單一,體驗性和娛樂性差,尤其是缺乏具有沖擊力、震撼力、競爭力和吸引力的大項目。
聊城市極度匱乏高水平的旅游專業人才,特別是經營管理、營銷策劃、歷史文化挖掘、產品開發設計、導游服務人才,多種原因形成了“招才難、留才更難”的局面。自費游客一般都是“一日觀光客”,致使“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的大旅游宛若水中月、鏡中花。
二、聊城市提升旅游產業吸引力的對策
為了把聊城建成山東的西花園,京津度假村,必須采取以下強有力的措施,來提升旅游產業的吸引力。
(一)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是提升旅游產業吸引力的動力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區域旅游吸引力的決定性因素和衡量標桿。作為欠發達地區,如果一味去模仿先進地區成功的模式,是永遠趕不上先進地區的。只有通過持續性的創新而不斷地培育和積累優勢,提升吸引力,才有可能趕上或超過先進地區。
首先,實施區域一體化營銷戰略,努力構建“區域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聯合旅游營銷體系,共同拓展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特別要注重利用讓利政策與國內外重要客源地的批發商實行雙贏合作。同時,注重聊城及周邊地區旅游資源的整體優勢,積極加強橫向聯合,實行市內市外聯手,客源信息互通,共創黃金旅游線路,借助“一區”、“一圈”、“一帶”的政策機遇,在積極會同濟南、泰安、曲阜等城市共同打造“山泉水圣”旅游圈的同時,會同中原各地市協作打造大中原旅游圈。
其次,創新品牌建設。旅游品牌是一個城市旅游競爭力和地位的核心體現,更是城市旅游業的生命所在、靈魂所系。提升聊城旅游業吸引力,必須創新品牌建設。強化內涵式提升,從粗放品牌向精細品牌轉型,從借外力到練內功、在新媒體時代,旅游品牌傳播有了更多的工具。微博、微信、APP等互聯網媒介整合而成的智慧營銷體系給予了品牌傳播更大的空間,大數據給予了品牌傳播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無限可能。
最后,創新促銷手段。一是強化文化促銷。由于旅游產業的競爭日益激烈,許多城市的促銷手段趨于同質化,為了提高促銷效益,就必須借助千差萬別城市文化實施差異化促銷。聊城具有2500多年文化積淀,充分挖掘歷史文化題材并同現代文化氣息結合起來一定能產生非凡的促銷效果。二是加強公關促銷。為了提升聊城市的美譽度,建議由聊城市委宣傳部牽頭,責成相關部門保質保量地完成有利于提升聊城形象的采訪報道,并報送省級、國家級媒體轉發,以提升聊城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二)突出特色,準確定位
突出特色是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提升旅游產業吸引力的捷徑與法寶。旅游主題定位是旅游規劃的靈魂,旅游主題定位,貴在創新,重在特色。這個定位既要傳承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主脈,具有鮮明的特點;也要在傳統文化和新時代文化的結合上找到最佳結合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還必須具有很強的沖擊力和招徠性,激發人們出游的欲望。聊城的傳統文化以清孝街、三尺巷,孔繁森、徐本禹為代表的“忠孝文化”為核心,可以把它打造成“誠信”、“和諧”文化;聊城處于聊(聊城)——考(蘭考)斷裂帶上,地熱資源極其豐富,我們可以打造“溫泉之都”;再有水、城渾然一體的景色和萬畝梨園,由此聊城的旅游主題就出來了:“觀盡清秀美色,洗去世間煩累,泡出健康長壽,享受誠信服務。”
(三)發展體驗式旅游,提升旅游吸引力
體驗式旅游就是旅游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創造能夠使消費者參與、值得消費者回味的活動。體驗經濟已經成為繼知識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在消費者看來,個性化體驗比簡單的商業交易擁有更高的價值,他們愿意為此付出額外的金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渴望得到體驗,他們尋找的是那種以娛樂性的方式提供且能帶來難忘體驗的服務。旅游活動體驗化是景區提升服務、持續經營,實現良性循環的關鍵所在。迪斯尼公司常常以激動人心的體驗取代同質性消費的枯燥無味。聊城應該大力開發體驗式旅游項目,比如在江堤樂園、東昌上林苑、泉居苑里開展采摘果實競賽;讓游客在果子上曬出個性化圖標文字,待成熟后來采摘;在小溪里釣魚、捉泥鰍;在葡萄園里釀制特色個性葡萄酒等等。
(四)加強人才建設,不斷提高旅游工作水平
興旅之要,唯在人才。大力實施人才興旅工程,善育人才,善納人才,善用人才,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勤政廉潔的高素質旅游干部職工隊伍。一是制定優惠政策,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吸引一批高中級管理人才來我市工作或掛職,選拔一些優秀管理人員到旅游發達地區學習,培養一支懂業務、善管理的經營管理者隊伍。二是建立健全高校、中專、職高旅游教育培訓體系,大力推進崗位培訓,建立健全旅游從業人員的資格認證制度。培養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好的旅游人才隊伍,使旅游人才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適應建設旅游經濟強市的目標要求,為推動旅游業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作者單位為山東省聊城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