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
本文詳細論述了檔案宣傳手段與宣傳內容的擴展與創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與融合發展,嘗試創新宣傳載體的跨界融合,以及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檔案宣傳人才隊伍建設。最后提出目前的檔案宣傳還處于基礎階段,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一、檔案宣傳如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一) 檔案宣傳的內容
檔案宣傳的內容包括:宣傳檔案、宣傳檔案工作、宣傳檔案人員三個方面。首先,宣傳檔案,一方面宣傳檔案機構以及其他部門、個人保存檔案的狀況、價值以及通過利用檔案所實現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人們更好地了解、認識檔案,得到啟發或者線索,學會利用所需的檔案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展覽、書刊、網站等形式,宣傳館藏檔案、普及有利用價值的檔案與檔案信息。其次,宣傳檔案工作是指宣傳黨和國家有關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宣傳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取得的成就、先進的經驗;宣傳檔案工作的基本知識。最后,宣傳檔案人員是要宣傳在檔案戰線上的先進人物及其先進事跡,提高檔案人員的社會地位,激發檔案人員的工作熱情。
(二)檔案宣傳的目的
檔案宣傳工作的目的在于呼喚公眾的檔案意識,讓公眾知道檔案是什么,檔案館是做什么的,檔案工作的內容有哪些,檔案和檔案工作對公民個人、對社會有哪些幫助和重要作用。通過檔案宣傳工作,讓公眾明確從哪里獲取信息,讓公眾了解如何使用檔案資源,并為檔案館尋找新的使用者,最大效果的發揮檔案的作用。
二、檔案宣傳手段與宣傳內容的擴展與創新
(一) 信息獲取現狀
在新媒體環境下,民眾面對著每天鋪面而來的海量信息,著實有些應接不暇。作為檔案工作人員我們要清楚的一個事實是:檔案信息資源只占據著這海量信息的微微一角,而其中能夠向民眾開放的檔案信息量則更加少。如何讓民眾對這一角產生興趣,得到他們的關注,讓民眾的注意力在茫茫信息中停留在檔案信息之上,并了解一些檔案信息,不僅是檔案工作人員現在正在面臨著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是檔案部門開展宣傳工作想要達到的目的。
(二)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媒體渠道發生巨大的變化。媒體形態不再只局限于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等傳統領域,大批新興媒體成為開展檔案宣傳的新媒介,如檔案網站、微薄、微信、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1.檔案網站。近年來,隨著檔案網站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圖文并茂的網頁設計結合多媒體技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受眾訪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檔案及檔案工作,并與公眾產生更多的交流與互動,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2.微博。微博一經推出立即吸引了人們的眼球,用戶以爆炸性的方式增長,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高濃縮信息和多發布渠道的交流平臺,迎合了人們對于信息快捷互通的需求。目前國內各級檔案部門基本都開通了自己的微博。微博不僅可以是檔案宣傳及發布檔案信息資源開發成果的平臺,同時由于它能與公眾及時產生互動,也是公眾對檔案信息傳播進行反饋的平臺。微博具有信息多樣化、更新快速和互動性強的特點,正好彌補傳統檔案宣傳方式 “莊重有余,活潑不足”的缺陷。
3.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微信附加的功能模塊,提供了與特定群體進行全方位交流的平臺,已經成為市場上爭相使用的傳播模式,也為檔案宣傳提供了良好契機。通過微信平臺檔案部門可以向公眾發送文字、圖片、語音等各種形式的檔案信息,實現與檔案網站或數據庫的對接,為公眾利用檔案提供便捷迅速的服務,同時實現信息的及時溝通與反饋。微信公眾平臺是一個強大的信息服務和交流平臺,是檔案部門擺脫檔案陳舊死板的形象,打造“指尖上的檔案館、口袋中的檔案館”的新機遇,是檔案部門創新工作方式、拓展服務領域的新途徑。
4.手機媒體。手機媒體是以手機為視聽終端、手機上網為平臺的個性化信息傳播載體。手機媒體能夠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改變信息的傳播方式,實現傳播的隨時性、隨地性和實時性,即可以隨時隨地接收音頻、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信息,實現用戶與信息的同步。手機正在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機媒體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
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區別
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有三大缺憾,第一,傳播方向大多是單向的,即受眾被動接收信息,無法做到及時互動;第二,傳播時間有滯后性、傳播地域有局限性;第三,傳播容量小,形式單一,無法滿足受眾多樣性的需求。而新媒體在檔案宣傳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特點。首先,新媒體傳播具有交互性,平臺既可以是檔案宣傳媒介,也可以是受眾反饋媒介;第二,新媒體傳播具有及時性,檔案信息通過微信、微博傳播遠比通過報紙傳播來的迅猛;第三,新媒體傳播具有內容的海量性和共享性。這些特點決定了新媒體在知識傳遞和文化宣傳方面有更加豐富的形式、更加多樣性的內容、更加廣泛的受眾。
(二) 傳統媒介與新興媒介的融合
雖然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媒介方式,獲得更好的宣傳效果。但是傳統媒介對于當前的檔案宣傳工作來說,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宣傳方式。因為老年人群體是很重要的檔案利用對象,他們仍然是報紙、電視等傳統媒介的忠實利用群體,所以為了滿足老年群體的利用需求,利用傳統媒介開展檔案宣傳仍有用武之地。相對來說,青年人、中年人則是新興媒介的熱衷群體,同樣是很重要的潛在檔案利用對象。為了滿足不同年齡群體的不同利用需求,檔案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在開展檔案宣傳活動時,可以同時借助傳統媒介與新興媒介,雙管齊下,發揮各自的優點,彌補對方的缺點,以便獲得最佳的宣傳效果。
四、創新宣傳載體跨界融合的嘗試
檔案宣傳要加強與各行業的互聯、互通、互動,調動檔案系統、新聞媒體、公民、網民共同發聲,開展檔案文化大講堂、利用新技術進行檔案展覽,與第三方合作,拍攝檔案宣傳片、攝制公益廣告、制作檔案視頻、制作檔案電視欄目等,加強檔案資源的二次開發,并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廣播、檔案網站、手機、微信微博等方式進行多位一體的、全方位的宣傳,加大檔案宣傳的力度與廣度,讓檔案真正能走入普通民眾的視野。
(一) 嘗試檔案媒體與社會媒體的對接
2010年8月,北京衛視《檔案》欄目與中國檔案報達成戰略合作。北京衛視《檔案》欄目作為講述式紀實類欄目,以檔案為紐帶,以歷史為基點,兩家不同介質的媒體為了同一個目標走到了一起。由中國檔案報提供的珍貴檔案將在《檔案》欄目中陸續與觀眾見面,與此同時,《檔案》欄目的各期預告和精彩內容也將在第一時間向中國檔案報的讀者披露。檔案媒體和社會媒體的合作,既能發揮檔案媒體占有資源的優勢,又能發揮社會媒體覆蓋面廣的優勢,合作對接,體現了強強聯合、雙贏的效果。
(二)靈活借用“視鏈技術”,推動檔案宣傳新發展
“視鏈”功能是由奇藝網最近首先推出的。所謂“視鏈”功能,是通過對影視劇中人物的注釋,并鏈接至有關的信息介紹頁面,為用戶提供更立體化的觀看體驗。筆者認為,“視鏈技術”就相當于附帶超鏈接的植入性廣告,其宣傳作用十分顯著??梢韵胂螅斘覀冋堄信d趣地看著視頻或網頁上某一產品時,其相關的信息或鏈接應時而現,我們很容易情不自禁地點擊進入,就在這不經意間,其宣傳意圖就很好地奏效了。檔案工作者如能靈活運用“視鏈技術”,在廣大網民上網時,有效地植入幾次檔案宣傳廣告再附帶上其鏈接,相信其宣傳效果定能彰顯。
(三)拍攝微電影,宣傳地方特色檔案潛在價值
地方特色檔案是一定區域內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及個人從事經濟、科學、文化等活動直接形成的、記錄本區域特色活動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電子文件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宣傳利用地方特色檔案是傳遞檔案信息、實現檔案價值的重要渠道。由地方政府出資,檔案部門與地方特色檔案所有者合作,運用網絡平臺將內容各異的地方特色檔案分門別類的拍攝成微電影,每部微電影通過文字、圖片、影像、口述等形式講述一種地方特色檔案的由來與內在精神,力求達到“講文化、述歷史、訴傳承”的目的。
五、檔案宣傳人才隊伍建設
(一)檔案工作人員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1.檔案工作人員媒體素質偏低。文獻調研顯示,國內許多高校檔案館已經開通微博、微信賬號,但是由于檔案宣傳人員的學科背景基本不是計算機專業,導致宣傳人員很難將檔案信息通過新媒體完美展示。比如以微信為例,在公眾號中搜索“檔案館”,能搜索到的僅有20多個。
2.檔案部門系統技術環境不成熟。根據相關調研發現,有的檔案館工作人員的電腦大多數屬于老式的大肚型,設備陳舊,系統過時,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影響著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而且這些檔案館的檔案門戶網站運營質量整體水平不高,基本上處于時斷時續的管理狀態,個別館的網站甚至處于癱瘓狀態而放之不予理睬。更重要的是,很少有檔案館設置專門的部門和技術人員負責互聯網領域的宣傳工作。
(二)多舉措推進檔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檔案宣傳利用效果。
一是強化內在學習,提升綜合素質。檔案部門應從培養高素質的從業者入手,按照“請進來、走出去”的工作思路,通過集中學習、分組討論、名家講壇、實地考察、研討座談等形式,使從業者加強對檔案實體的感性認識、增強對檔案宣傳利用手段的了解。
二是聘請行業顧問,彰顯專業優勢。檔案部門應及時聘請檔案行業顧問,組建顧問團,在檔案宣傳利用中充分發揮顧問團的專業優勢,更好地展現地方檔案文化風采。
三是組建專業的網絡宣傳團隊,通過新媒體拓寬宣傳途徑。為了更好地適應當下的新媒介環境,檔案部門需要根據各館的具體情況及時完善技術環境,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設置專門部門,招聘專業人員或者其他各種措施,為新媒介加入到檔案宣傳系統中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
六、結語
目前檔案宣傳仍處于讓民眾了解檔案,認識檔案的最基礎的檔案宣傳階段。雖然相比于以前,民眾對檔案、檔案館等的認識上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檔案工作人員的檔案宣傳任務依然任重道遠。要想讓人們把民政局、工商局等其他民眾耳熟能詳的名字與檔案局館的名字放在同一潛意識區域,能夠讓人們遇事想到檔案館有可能會幫助解決,檔案部門以及檔案工作人員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作者單位為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機電設備租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