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紅?王峰
新資助政策體系下高職院校貧困學生得到了黨和國家的更大關懷和支持,文章就高職院校貧困學生存在資料造假、考試作弊、不按時歸還貸款等失信行為,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了解決對策。
高職院校學生新資助政策,自 2007 年秋季入學起開始全面施行。新資助政策體系實施以來,受助學生規模、資助水平都得到大幅提高,并已經實現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發現,少數大學生虛報家庭經濟情況、夸大貧困程度、謀求不當資助性利益和不按時償還助學貸款等缺失誠信的行為,影響惡劣。為了將黨和國家的資助政策充分正確發揮,高校必須對貧困大學生加強誠信教育,讓大學生弘揚誠實守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新資助政策體系下高職貧困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分析
(一)為了獲得困難補助,貧困檔案造假。高職院校學生貧困生檔案建立采取的自我申報制。學生在網上下載《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由學生本人填寫好,家長簽字,然后到學生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者街道民政部門蓋章,最后交學校建檔。當地政府經辦人員在簽字蓋章時往往沒有嚴格核實認真把關,學校在收到資料后一下子難以核實具體情況,就給提供資料的同學建檔,這就導致了“假貧困生”。
(二)為了提高補助等級,夸大困難程度。由于困難補助分為2000元、3000元、4000元三個等級,每個等級相差一千元,有的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補助等級,有意夸大家庭困難程度,擠占困難補助金。
(三)為了獲得獎學金,不惜考試舞弊。凡是貧困建檔的學生,只要成績表現優秀就有機會獲得5000元的勵志獎學金。有的學生為了獲得獎學金,平時抄襲作業、考試偷看傳紙條,目的就是提高成績去爭取勵志獎學金。
(四)為了逃避責任,不按時歸還貸款。有的學生在畢業后,受嚴峻的就業形式的影響和當今社會失信的影響,故意拖欠助學貸款不按時歸還,這種行為不僅背棄了個人的誠信,也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降低銀行向學生貸款的積極性,影響其他同學的貸款。
二、新資助政策體系下高職大學生誠信缺失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因素影響。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誠信體系尚不夠完善,失信成本較低,有的人采取不當手段、投機取巧獲得了暫時利益,這就給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誤導,使得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去效仿。
(二)家庭成長環境影響。我國各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困落后地區的教育往往落后,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相對落后,部分人們產生了“等、要、靠”的思想,父母的這種思想會直接影響孩子。
(三)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不能從家庭的實際出發,愛慕虛榮,追求高消費,而貧困資助有時一下難以完全甄別,就給這些同學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
(四)學校因素的影響。誠信教育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思想道德教育,每個高校都圍繞教育目標,開展了誠信為主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是,受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的影響,收效受限。
三、新資助政策體系下高職院校學生誠信教育
(一)加強以“誠信”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高職院校學生的誠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學校要在每學年評獎評優和評助學金前、考試前及就業前等經常性地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專題教育,要創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改革教育方法,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誠信校園氛圍。高職院校要將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的誠信教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誠信教育進課堂外,還要進社團,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誠信教育融于活動當中;改善校園環境,在公共場所設置誠信警句格言標語牌,以形成良好的誠信文化校園氛圍。
(三)加強貧困學生的建檔認證工作,建立動態管理機制。貧困學生在建檔時,除了要求學生遞交《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外,還要遞交家庭情況詳細報告和相關佐證材料,如精準扶貧的相關手冊、低保家庭的低保證等,經辦老師還要通過與學生當面交流,跟家長電話和網絡聯系,以確認貧困學生家庭情況,以完善建檔認證工作。對建檔的學生及應該保持經常聯系,了解家庭脫貧情況,動態管理貧困學生檔案。
(四)加強走訪調查,防止重大失誤。高職學校對特別困難的學生家庭,組織輔導員利用寒暑假進行上門走訪,給予慰問金補貼,既對困難學生家庭給予了再關懷,也可以進一步核實特別困難學生家庭情況,防止在資助上的重大失誤。
(五)加強制度建設,制定誠信獎懲制度。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獎助學金評審的相關制度,在獎助學金評定時,嚴格按照程序和規范,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評審陽光透明。設立舉報和糾錯制度,制定誠信獎懲制度,獎勵誠實守信的先進模范,懲罰失信行為。
(六)加強對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勵志脫貧。學校應該針對貧困學生群體給予特別的關注,了解掌握貧困學生的心理情況,以團體輔導和個別咨詢相結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貧困學生勵志成才,樹立擺脫貧困的信心。
(七)加強就業指導,幫助貧困學生順利就業。高職院校應該將困難學生的就業擺在首要位置,加強就業指導,提升就業能力,幫助貧困學生在畢業時就能順利就業,獲得生活保障,促使貧困學生有能力履行還款責任。
四、結語
新資助體系下,高職學校在貫徹落實政策時,應該建立完善的新資助評審體系,科學公平公正地開展評審工作,將誠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促進貧困學生健康成才。(作者單位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系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卓越校建設人才培養模式項目(項目編號:Z14122016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