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振
摘 要:比賽進攻節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它又是客觀存在的,對比賽進攻節奏的控制,其控制結果往往影響著比賽結果的走勢。本文第一次較為系統地針對籃球訓練項目的比賽進攻節奏的表現形式進行實證研究,對于填補籃球專項訓練理論的空白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以馬刺隊與太陽隊兩支隊伍為例,對比分析兩隊在比賽中的進攻節奏表現形式,論證了籃球比賽進攻節奏主要通過比賽快攻進攻節奏、比賽快攻與陣地戰銜接階段進攻節奏、陣地戰進攻節奏這些指標來表現。
關鍵詞:表現形式 進攻節奏 籃球 太陽隊 馬刺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c)-0044-02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選擇太陽隊和馬刺隊兩只球隊的進攻節奏表現形式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以“籃球”“進攻節奏”“表現形式”等關鍵詞,通過查閱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學術會議數據庫,總共檢索、分類整理在核心學術期刊發表的與研究相關論文40余篇,從中選取針對性較強的文章并對其進行閱讀標注,根據論文要求和實際寫作需要,有期刊文章6篇、學術著作6部、碩博士論文3篇,為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2 太陽隊與馬刺隊比賽進攻節奏表現形式對比分析
其中籃球比賽進攻節奏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快攻進攻節奏、快攻與陣地戰銜接階段的比賽進攻節奏、陣地戰進攻的比賽進攻節奏3種形式來表現。
2.1 快攻中比賽節奏對比分析
快攻是指防守方搶到籃板球或者是搶斷對手后由防守狀態轉變為進攻方時,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在對手防守陣型完整落位前,果斷展開進攻的一種依靠速度優勢得分的進攻戰術[1]。快攻其結構可以劃分為快攻的發動與接應階段、快攻的推進階段和快攻的結束階段三個部分[2]。
2.1.1 快攻發動與接應階段節奏對比分析
在快攻接應選擇上區別表現在,太陽隊的接應人相對而言較為固定,通常情況下由后衛納什接應,由納什運球、快速短傳或長傳過前場,完成快攻的發動,其他位置球員迅速向前場插上跟進。馬刺隊接應方式則比較機動化,根據場上情況變化,場上可以分配球的人員較多,其中不乏前鋒運球快速推進,力爭第一時間抓住場上出現的機會。
2.1.2 快攻推進階段節奏對比分析
太陽隊和馬刺隊在推進選擇方式上的區別是馬刺隊接應人員較多,推進人員選擇上相對靈活多變,故長傳推進較為常見。而太陽隊搶到后場籃板球轉入進攻狀態時,球隊強調的是觀察分析場上的局勢,選擇最優把握的時機展開進攻,力爭把球隊快速靈活的技戰術特點發揮到極致。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快攻進攻前的準備工作,形成一條簡單高效的攻擊鏈,故太陽隊的推進方式主要是短傳推進和運球推進。
2.1.3 快攻結束階段節奏對比分析
馬刺隊和太陽隊在快攻的結束階段皆會依據對手防守狀態選擇傳切、突分、掩護、策應等配合拉開進攻的號角,不輕易浪費控制權進而展開攻擊。略有不同的是太陽隊中鋒(斯塔德邁爾)移動速度較快,相比較馬刺隊中鋒,太陽隊中鋒快攻參與率高,保證了二次籃板球。
2.2 快攻與陣地銜接階段節奏對比分析
太陽隊的比賽陣容為“一大四小”,此陣容內線球員身高不占優勢,但是太陽隊占有一定的速度優勢,隊內后衛球員納什持球突破能力較為突出,在此段進攻中太陽隊經常會突破到籃下得分,或遇到內線防守時通過分球給外線埋伏好的隊友得分。而馬刺隊的進攻理念為堅持以打內線為主、注重團隊協同配合的球隊,馬刺隊快攻進攻受阻情況下進攻方式更多是選擇以團隊配合為主,明確以內線隊員為基礎展開進攻,繼而內外結合多層次攻擊。馬刺隊在銜接段進攻中,通過球員之間的有球或者無球擋拆配合,耐心謹慎地利用長距離、大范圍、多掩護移動接球投籃的進攻方式。
2.3 陣地戰進攻節奏對比分析
陣地戰的進攻結構可以通過進攻落位陣形、進攻發動階段、慣用戰術配合、進攻結束階段4種不同表現形式來表現,此階段戰術的連續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球隊流暢的進攻節奏。
2.3.1 陣地戰進攻落位陣型的對比分析
陣地戰進攻落位陣型是進攻一方快攻階段受阻,人和球進入前場后,球隊在開展進攻之前選擇的落位陣型[3]。各支球隊在選擇落位陣型是會考慮本隊球員技戰術特點,利用球隊優勢點破解對方在比賽中出現的漏洞[4]。太馬刺隊強調必須要時刻保證進攻空間充分拉開,外線站位要分散,內線位置要高低位錯開。太陽隊內線球員以大前鋒斯塔達邁爾可以有效地拉大作戰空間,利用高速靈活的優勢以彌補內線對抗能力上的不足。
2.3.2 陣地戰進攻發動階段節奏對比分析
太陽隊和馬刺隊在陣地進攻發動階段中在陣地戰發動階段可通過有球或無球人之間掩護配合,簡單配合后營造出良好的投籃機會。區別在于太陽隊基本不會出現球員強攻,一方面內線球員移動較為靈活,再就是支配球的球員主要是納什,這也就形成了以全隊的機動進攻為主的發動形式,隊員積極跑動交叉掩護制造投籃機會。馬刺隊則技戰術在發動階段更多是選擇相對固定戰術配合,球員在比賽中通過個人技術和球隊技戰術安排相組合,根據場上局勢機動、靈活地選擇最有效的進攻方式完成得分。
2.3.3 陣地戰進攻慣用戰術配合節奏對比分析
馬刺隊強調內線給球后空切、擋拆、突破等方法轉移向籃下進攻吸引調動防守為進攻起勢,每個隊員都要隨球轉移快速輪轉跑動且敢于進攻,內、外線進攻均衡,充分調動防守,為球隊技戰術創造了良好的運作空間,徹底摧毀其防守體系。而太陽隊場上內線球員機動性強較為靈活,開辟外線進攻制勝之路的思維。再就是突破球員通過突分配合及時、準確地傳球給外線球員,球員時刻處于跑動中做好投籃的準備抓住機會一擊致命。
2.3.4 陣地戰進攻結束階段節奏的對比分析
在陣地進攻中,籃下對抗強度大,因為馬刺隊具有良好身體素質的內線球員,所以經常采用中鋒和大前鋒在近區背對籃筐接球,接球后利用身體優勢進行強攻,或者利用腳步迷糊對手得分,從而保障近距離進攻的成功率。太陽隊在陣地戰中更多地選擇遠距離投籃,球員靈活跑動制造遠距離投籃機會,將小個球員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獲得較高的投籃命中率。
3 結語
本文將籃球比賽進攻節奏定義為:不同的技戰術打法促使球隊的整體進攻在時間、空間結構上具有一定規律性的進攻表現形式。太陽隊的進攻節奏以高速流暢的輪轉球,把快攻作為球隊的主要進攻方式,并且快攻的表現形式以個人機動進攻為主,結束階段以行進間大范圍遠距離轉移球快速配合投籃為主。馬刺隊比賽進攻節奏是球員落入半場陣地戰按照既定戰術部署穩扎穩打,熟練運用傳切、掩護、策應和突破等手段,堅持以內線球員進攻策應為主,注重內外線球員呼應配合,并且通過內線球員參與進攻也加強了對前場籃板球的控制。
參考文獻
[1] 孫民治.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 孫健,陳效科,席雙慶.世界高水平足球隊比賽進攻節奏的實證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6):841-843.
[3] 鐘添發.籃球大辭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35.
[4] 程衛波,張志勇.自我認同與競技體育解釋的范式轉換——基于查爾斯·泰勒哲學人類學的考察[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