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虹
摘 要: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是我國體育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中的重要內容,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建設成為了民族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和資源利用的重要途徑。本文首先簡述了“一帶一路”及遺產廊道的概念,然后對基于“一帶一路”戰略背景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建設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一帶一路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 文化遺產廊道
中圖分類號:G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c)-0160-02
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走廊是我國重要的瑰寶,近些年來,隨著民族地區文化遺產旅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地區開始開展體育文化旅游項目,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水平,但是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卻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缺失。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建設也開始被更多學者關注,因此,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進行建設對于保護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促進民族地區多元文化發展、推動地區旅游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一帶一路”及文化遺產廊道概述
1.1 “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是我國國家級頂層戰略,對于我國現代化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謂一帶指的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所謂一路指的就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最早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的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他指出,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變得更加重要,要采取創新合作模式,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由點帶面,由線成片,從而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同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與東盟國家加強在海上的合作,一起建設好21世紀的海上絲綢路。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戰略指導,是以亞洲國家為主導、以經濟走廊為依托,加強亞洲聯通的重要戰略。
1.2 文化遺產廊道
文化遺產廊道最早由Searns提出,指的就是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元素為核心內容,構建線形或帶狀的遺產區域保護戰略以及區域遺產保護方法,通過構建遺產廊道的方式將線形的文化遺產資源與沿線一些重要的自然資源聯系到一起,在推動區域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經濟的共同發展。文化遺產廊道的概念具體沒有統一的界定,可以指具備特殊文化意義的鐵路線、道路等等,又可以指一些特殊的文化景觀,由這一點向周圍區域化發展,從而形成歷史文化意義巨大的通道。
2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構建方法
2.1 根據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主題劃分保護范圍
文化遺產資源自身也是一種遺產地區主題的一種提煉,是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的重要內容,但是根據不同的遺產地區,文化內涵必然會有很大的區別,例如說,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廊道的主題就是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例如滇越鐵路沿線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就具備多樣性的特點,該地區的民族眾多,體育文化多種多樣,包括哈尼族、苗族、布朗族、瑤族、傣族、回族、白族、彝族、壯族等多個民族,是我國少數民族重要的聚集地,其體育文化遺產十分豐富。根據民族體育文化遺產主題,可以劃分地區保護范圍,這就需要對滇越鐵路沿線體育文化遺產的發展歷程、歷史文脈以及文化遺產的歷史特征進行全方位的探查,從而了解地區體育文化遺產并進行分析,正確的把握其中的內涵,從而決策出其主體基調,將廊道的空間范圍進行充分的劃分,進而為分析遺產廊道構成要素以及主體做好重要的參考,也可以幫助判斷遺產廊道的遺產點。
2.2 調查并分析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的構成要素
在構建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的過程中,調查并分析文化遺產廊道的構成要素是構建的基礎和前提,對于跨地域并且具備綜合性特點的線形文化遺產,必須要能夠對其遺產要素進行正確的界定與判別,這樣才能確保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的合理性。在調查并分析文化遺產廊道的構成要素之后,可以確保遺產廊道構建與遺產區域文化遺產點相關聯,從而形成完善的遺產廊道保護體系,同時,還可以保障不會由于遺產界定不清晰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出現,例如保護對象泛化、保護方案無法有效落實、保護措施流于形式等等。
對于少數民族土體育文化遺產廊道的構建,就需要通過文獻研究或者是實地考察的方式整理、搜集并分析該民族地區文化遺產廊道前線的遺跡、史實、宗教信仰、文化觀念等等,并且,要掌握該地區發生重要影響事件的地點、場所,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地區體育文化的相關資料,同時,還需要對沿線自然環境資源以及自然環境的狀態進度了解,一起進行分析與整理,這樣才能確保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的合理性。例如滇越鐵路沿線民族地區的傳統體育斗牛文化、摔跤文化、節慶體育項目等等,都屬于重要的構成要素。
2.3 認識并評價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價值
認識并評價文化遺產廊道也是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的重要內容,通過價值的認知和評價,更加能夠體現出構建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的重要性。要評價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的整體價值,不能以單一化的視角來進行評價,需要從多個視角出發,例如歷史角度、現實角度、未來角度、可持續發展角度等等,構建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也是確保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應當從人們現實與潛在需求角度出發,探討文化遺產廊道是否具備滿足現實與需求的能力,從而評估出其整體價值。單一的價值評判不利于構建科學的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不僅會破壞歷史文脈,也不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儼然成為了打開族群傳統文化的缺口,節慶體育的傳承與發展也對民族文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凝聚作用,對于國家文化的發展有著穩定和重要的維系作用,其整體價值是非常高的。
2.4 擬定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建設計劃
民族體育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文化遺產也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資源,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建設應當是有規劃、有科學性的,要從文化遺產廊道構建的理念出發,以相應構建原則為基礎,通過對其格局層次的構建以及保護戰略的要求,來合理規劃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的建設方案,同時,提出整體的構建目標。“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人們對于加強區域之間合作更加的重視,因此,擬定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建設計劃要綜合考慮文化遺產資源沿線的資源情況,將其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以通過建設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建立文化遺產廊道會商小組、制定保護管理條例等方式,來加強對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的保護,同時,通過對文化遺產資源及周邊自然資源、休憩資源的利用,來促進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在一帶一路戰略下,提出總體性的旅游戰略。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廊道構建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民族地區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變得更加重要,文化遺產廊道是加強區域經濟發展、促進歷史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通道。因此,必須要合理構建文化遺產廊道,一方面,要加強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另一方面,由點向面通過區域化歷史文化實現地區經濟的重要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厚雷,王竹影.“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疆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6):30-35.
[2]謝中元.“一帶一路”建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探論[J].理論導刊,2017(7):78-82.
[3]楊陽.“一帶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的協作機制研究——基于在鄂爾多斯地區的田野調查[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7(10) :57-60.
[4]趙富學,程傳銀,高繼科,洛讓加措,李法偉.“一帶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信息資源的數字化保護問題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7,5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