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王平遠
摘 要:為探索兒童運動軟件應用對于兒童發育的影響,本研究將6~7歲兒童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并利用兒童運動軟件對實驗組進行了12周的訓練。結果表明:兒童運動軟件的實際應用對兒童發育具有積極地影響,具體包括實現了兒童有效安全的身體活動,促進了兒童運動能力的深入發展,減少了兒童運動傷害的發生,使兒童養成了長期運動的習慣,培養了兒童活躍外向、積極挑戰困難的性格。
關鍵詞:兒童運動軟件 兒童運動指導 兒童發育
中圖分類號:G80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3(c)-0173-03
科學的體育活動能促進兒童身體的正常發育和身體能力的發展,使他們動作靈敏、協調、姿勢正確。當今社會,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很少,普遍缺乏鍛煉,許多不良癥狀如肥胖、體弱多病、膽小憂郁、恐懼、弓背等隨之增多。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正確體育運動對孩子的影響。相關的問卷調查表明:93%認為體育鍛煉和科學膳食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積極影響,7%的家長認為無關緊要。10%的家長了解相關的兒童運動以及膳食知識,37%的家長了解幾種常見的兒童運動方法,53%的家長不了解兒童運動以及膳食知識;由此可見家長們都有支持兒童運動以及合理膳食的意識,但是缺乏專業的運動指導和膳食建議。
當前各類成人運動軟件發展迅速,為缺乏運動知識的的健身愛好者提供了科學的指導,使越來越多的健身者能夠科學運動收獲健康。本研究針對缺乏課后運動指導以及合理膳食建議的兒童群體,來探討一款能提供科學運動指導和膳食建議的兒童運動軟件對兒童的生長發育產生的影響。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暨南大學附小1~2年級學生36名,將36名學生(男19名,女17名)隨機分為6個小組。對照組為A組6人(男3名,3女名)。實驗組根據軟件功能板塊進行分類:運動指導組為B組6人(男4名,女2名)、膳食建議組為C組(男2名,女4名)、兒童游戲組為D組(男3名,女3名)、運動傷害防治組為E組(男4名,女2名)、完全由軟件指導組為F組(男3名,女3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法
查閱相關兒童課后運動情況文獻,了解社會對兒童運動、兒童膳食、兒童運動傷害防治的認識程度。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調查方案制定兒童課后運動現狀、兒童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質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實驗組試驗后對兒童自我感知和家長對兒童運動知識的了解進行問卷調查。
1.2.3 實驗法
(1)實驗設計:對照組A實行自主體育活動。實驗組B根據運動軟件的運動指導功能進行為期12周的課外體育活動干預,每周3次,每次40min。實驗組C根據運動軟件的膳食建議功能進行12周的膳食指導。實驗組D根據運動軟件的游戲建議功能進行為期12周的課外體育游戲活動,每周3次。實驗組E根據運動軟件的運動傷害的防治功能進行為期12周的正常課后活動的運動傷害防治。實驗組F根據運動軟件的所有功能進行為期12周的指導。以上所有實驗組均采用實驗組自身前后階段性追蹤對比。分別在實驗組接受指導后對實驗組進行相同指標的測試,同時,在實驗前后與對照組進行相同指標的測試。
(2)測量工具。體質健康測試:選用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儀器、器材,BM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3個維度。監測所有組別試驗期間的運動受傷次數。心理健康測試工具:采用兒童心理健康評定量表中的情緒活力、困境應對2個維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現狀分析
2.1.1 兒童課后運動現狀調查
針對暨大附小的1~2年級學生發放課后運動情況的問卷調查結果(如圖1)顯示,只有19%的學生能夠在較專業的指導下進行課后體育活動,25%的學生能在家長帶領下進行課后活動,大部分學生是在無人指導下活動甚至是不運動。表明只有小部分的學生可以接受到專業的運動指導,其他大部分學生不能接受專業的課后運動指導缺乏相關的運動知識。
2.1.2 兒童運動、膳食、運動傷害防治的認識程度調查
為了解兒童以及家長對兒童運動、膳食、運動傷害防治的認識程度,我們針對暨大附小1~2年級的學生和家長進行了相關問卷調查(如圖2)。只有10%的家長和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認識比較系統全面,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是常識性的了解或者不了解。表明大部分學生和家長都缺乏關于兒童運動、兒童膳食和兒童運動傷害防治的知識。
2.2 運動軟件對兒童身心健康發育的影響
2.2.1 實驗組前后分析
將B、C、D、E和F實驗組分別進行自身前后階段性縱向追蹤對比,其結果如表1。運動指導對于各項維度均有影響但影響程度并不是最優,膳食建議對于BMI的影響最為顯著對于其他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維度的影響較小,游戲指導對于各項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心理維度的影響較大,運動傷害防治對于運動傷害次數的減少影響最為突出,全部功能指導對于各項維度的影響均為最優。
2.2.2 對照組與實驗組分析
將所有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橫向的各項維度對比,其結果如表2。運動指導組的運動能力最為優秀,膳食建議組的身體質量指數最為優秀,游戲指導組心理應對能力以及課后活動的喜愛程度最為優秀,運動傷害防治組對于運動傷害的認識以及應對能力最強,全部功能指導小組各項維度都屬于最優。
2.2.3 對照組與實驗組兒童和家長對于科學運動、膳食、運動傷害防治的認識程度對比
將實驗后各組以及對照組家長和學生分別進行運動、膳食以及運動傷害的問卷調查,其結果如圖3。對照組對于各項知識的認識程度都處于較低水平,運動指導組對于運動指導的認識程度較高,膳食建議組對于膳食知識的認識程度較高,游戲指導組對于運動知識和運動傷害防治的認識程度處于中等水平,運動傷害防治組對于運動傷害防治認識水平較高,全部功能指導組的各項認識程度都處于高水平狀態。
3 結語
通過對兒童運動軟件在兒童課后活動實際運用的實驗研究和對比可以得出,兒童運動軟件對于兒童生長發育有著積極影響。其中運動指導功能能夠鍛煉兒童的運動能力、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膳食建議功能能夠為兒童的飲食提供正確的指導為身體健康發展打下基礎;游戲指導功能能夠讓兒童熱愛運動培養其堅持、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游戲也是發展兒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之一;運動傷害防治指導功能能夠讓兒童減少運動傷害使兒童能夠持續性的堅持運動。如果能夠將兒童運動軟件應用在兒童的課后體育活動中,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學習有關運動和健康的知識,將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帶來可持續和終生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 葉強.兒童體育活動課程中增強現實體育游戲的設計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8(1):122-128.
[2] 劉潔.課外體育活動對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7(6):79-84.
[3] 陳思,謝翰宸.運動與兒童自我控制發展的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13(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