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振華
偶爾,我在網上看到《讓成長帶你穿透迷茫》,也許是被這個書名所吸引,或者是出于對作者,北大才子、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崇拜。我就毫不猶豫的買了這本書,拿到之后如獲至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如饑似渴地認真拜讀。讀后細細品味,感觸良多、收獲頗豐:沒有誰可以輕易成功;成功者自有成功的理由;成功者的優秀品質、聰敏睿智、非凡毅力、博大胸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等正是當今社會需要積極傳播地滿滿正能量。下面,將自己的一些讀書心得與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書的成稿過程折射出堅持的魅力
“水滴石穿”、“十年磨一劍”說的都是堅持的作用和力量。“這本25萬字307頁的著作,正是是俞敏洪堅持一百天,每天半小時,針對年輕人提出的涉及創業、讀書、愛情、人生等問題,每天回答一個問題,從春天堅持到夏天,一天天積累,最終匯成的。這本書的成稿,靠的就是那一點點的堅持。”“夢想,靠的也是這樣一點點的堅持。”當大的目標被分解,小的目標一一實現時,夢想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美國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即“一萬小時定律---如果一個人在一件事情上花費一萬小時,并設定目標、尋求方法和創意、善于借鑒,原則上就能成為專家或者達到熟能生巧的狀態。”這個定律從理論上說明了堅持對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且,這一點也在諸如:股神巴菲特、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蘋果計算機喬布斯、大畫家達芬奇、田壇飛人劉翔等成功者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二、博大的胸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這本書是作者從人生方向選擇、職場、交際、讀書學習、技能提升、生活方式、人生價值等七個方面解答年輕人的人生困惑,分享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成功經驗。內容豐富、涉獵廣泛、引經據典;知識淵博、經驗豐富、事例鮮活;言辭懇切、語重心長、真誠坦率。既是一本勵志經典,也是一份心靈雞湯,更是指引年輕人成長的人生進階書冊。作者對年輕人給予了深切的期望,傾注了極大的關愛,做出了無私的幫助——“中國的富強是靠一代代中國人建設而來,我堅信,中國在新一代中國人手中會變得更為強大”;“拿出更多的精力用在洪泰基金上,扶持年輕的創業者。這些年積累的財富,我也越來越多地投資在創業基金里,希望搭建一個平臺,為中國更多的新生力量的創業、成長鋪一段前進的路石”;“能幫助更多的年輕人進步、騰飛,我的生命才變得更有價值;隨著一本本圖書的出版,那些人生礪練得以分享,我的經驗也才變得更有價值。這是一件比建設新東方更加深遠、更加有意義的事情。”作者把幫助和服務年輕人成長成功作為自己的人生志向,通過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創辦洪泰基金、提供就業指導、著書立說、勵志演講、參政議政等途徑不遺余力為年輕人成長服務。俞敏洪所做的這一切,體現了他“做人如水,做事如山。”為人處事原則;體現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是心靈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的價值觀和幸福觀;體現了他對年輕人的無私關愛和幫助;更體現了他強烈的感恩之心、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
三、汲取精神營養,致力人生成功
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幾十年對幾千為民成功人士的深刻研究發現:以下七大要素對一個人一生是否成功起到重要作用:堅忍不拔、自我控制能力、社交合群能力、對生命的熱情、感恩能力、樂觀精神、好奇心等。認真讀完這本書,悉心品味,深刻反思、用心感悟。在逐夢路上,俞敏洪一路走來永不停歇,充滿了坎坷也充滿欣喜。艱辛的心路歷程、堅毅的奮斗足跡印證了“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也折射出了俞敏洪作為成功者所具備的諸多優秀品質。這些優秀的品質正是當代年輕人需要汲取、傳承、弘揚的豐富精神營養和不竭人生動力。現列舉一二共享:
1.強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俞敏洪認為: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讀書;閱讀讓一個人更加完善。多讀書、讀好書,可以讓思想變得更加豐富,境界變得更加高遠,胸懷變得更加廣闊,情懷變得更加動人,氣質變得更加出眾;讀書就像一日三餐,一日不讀,內心就會感到饑渴甚至空虛。所以,作者把一切可以利用的零散時間,如饑似渴地讀書。“我只能利用大部分零碎時間去讀書,我每年閱讀100本書基本上都是用零散時間來閱讀的。不管到什么地方,我手邊總有書”。“我的閱讀時間主要集中在車上;在旅途中;在上廁所時,一般會帶著一本書;睡覺之前,通常會閱讀一刻鐘到半個小時。”俞敏洪作為北大才子、民辦教育領軍人物。在百忙之中,通過強大的自控能力,以每年100本的速度,如饑似渴地讀書學習。這種自控能力、學習態度和能力值得我們深思:勤于學習的態度是走向成功的重要條件;信息時代,知識飛速更替,具備強大的學習能力是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物欲膨脹、急功近利的社會,保持平常心態、擁有強大的自控能力和足夠的定力是豐富內涵、成就人生的制勝法寶。
2.堅忍不拔和樂觀精神。從一名初中畢業的鄉村拖拉機手,到一名鄉村教師;從高考三次不中,到北京大學的高材生;從校園里內向自卑的丑小鴨,到英語系里耀眼的單詞王;從被北大掃地出門的窮酸教師,到名動大江南北的培訓界領軍人物;從大街小巷刷廣告的個體戶,到億萬身家的上市公司老總;從付不起學費無緣出國的可憐蟲,到學員遍布美國的“留學教父”……這就是俞敏洪,一個善于在演講中激勵學生的“圓夢大師”,一個沒有一點架子、任由員工“開涮”的億萬富豪,一個創業伙伴們騎到他頭上卻不得不服氣的校長。這就是一種人獲得成功的軌跡:經過生活嚴峻的考驗,經過成功與失敗的反復交替,最后終于成大器。其中所經歷的貧窮、自卑、冷眼、挫折、孤獨、非議等可見一斑。也正是在這樣的奮斗歷程中,才無時無處不閃爍著俞敏洪堅定信念的光輝和頑強意志的力量。這正如俞敏洪所言:“在我們的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日子總是那些一心一意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奮斗的日子,哪怕是為了一個卑微的目標而奮斗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因為無數卑微的目標積累起來可能就是一個偉大的成就。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塊石頭累積而成的,每一塊石頭都是很簡單的,而金字塔卻是宏偉而永恒的。”俞敏洪的堅毅和樂觀無疑也給百般呵護下長大的年輕一代提出了警醒: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對于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坦然,永遠都沒有歡笑。人生應該有所追求,但暫時得不到并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液劑。“百年磨一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溫室中長不成參天大樹,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只知索取不講奉獻、只知享受不知感恩、只能適應順境不能經受挫折,怎么能夠成長成才,怎么能夠成就自己,怎么能夠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利益至上、急功近利的社會,只有保持足夠的自控和定力,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盡情綻放“一場大風過后,枯葉散落遍地,留下的只有深深植根于沃土的參天大樹。”的獨特風景。
四、寄語青年朋友們
寄語青年朋友是我讀了《讓成長帶你穿透迷茫》以后的深刻感悟,也是我寫這段文字的初衷。下面我把俞敏洪的一句人生名言與青年朋友們共勉,“生命,需要我們去努力。年輕時,我們要努力鍛煉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識、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會經驗。機會,需要我們去尋找。讓我們鼓起勇氣,運用智慧,把握我們生命的每一分鐘,創造出一個更加精彩的人生。”希望青年朋友們銘記“ 青春是我們奮斗的資本,趁著我們年輕,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標,不要總是沉浸在風花雪月中,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譜寫自己的青春,讓它更加絢麗多彩。我們因為擁有青春而幸福快樂,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的遺憾,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更希望年輕朋友們珍惜青春年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以俞敏洪等成功者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勤于學習、樂于吃苦、肯于實踐、敢于創新,用奮斗的青春實現人生的輝煌,用有為的青春同心共筑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