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廣鳳
摘 要:針對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實用效果低下的現狀,運用文獻綜述法對實用理論導向下的普通高校籃球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途徑進行探討。旨在于為改善普通高校籃球教學的發(fā)展現狀,提高教學的實用效果,促進普通高校學生實用型籃球素質能力的發(fā)展,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參考。這對于推動普通高校籃球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實用理論 籃球教學體系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c)-0127-02
籃球是一項深受普通高校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在高校校園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是普通高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由于長時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禁錮,致使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在目標的確定上以確保達標率為核心;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以滿足達標測試的要求為基本宗旨;在教學方法的采用上凸顯強制性的弊端;在教學評價的制定上以達標測試為唯一手段。這種凸顯“唯成績論”特征的教學體系的構建,導致學生實用性籃球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缺失嚴重,呈現出明顯的陳舊性,已無法滿足廣大普通高校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的需求。基于此,在實用理論的引導下,積極探討普通高校籃球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途徑,用以確保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實用效果的有效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實用理論的內涵解析
實用理論是用以檢驗事物發(fā)展實際效果的重要依據,是應用業(yè)已掌握的相關知識或對于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知,來對事物發(fā)展的具體效果進行理性層面的評價、推論、總結與判斷。實用理論最為本質的內涵在于通過對事物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的解讀,來論證其實用價值的高低,進而對事物的發(fā)展取向、內在結構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與優(yōu)化,進而為實現事物發(fā)展效益的最大化,提供理論層面的指導、依據、規(guī)范與保障。導致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實用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學體系的陳舊,因此,對傳統的籃球教學體系進行適應性與實效性的創(chuàng)新與重組,已成為當前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必須要加以高度重視并給予切實解決的現實問題。由此可見,充分發(fā)揮實用理論的導向作用,用以規(guī)范與保障普通高校籃球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是改善普通高校籃球教學現狀,提高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實用價值的重要保障。
2 基于實用理論引導下普通高校籃球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途徑
2.1 確定以培養(yǎng)學生實用性籃球素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歸宿,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相對于普通高校籃球教學而言,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貽害至深,致使凸顯“唯成績論”弊端的教學目標得以長期的沿用。受此影響,普通高校籃球教學活動的開展,受限于以達標測試為唯一標準的教學評價的制約,使得學生在籃球學習中只能夠對達標測試所要求的技術動作標準進行反復的練習,造成了普通高校學生的籃球學習效果僅僅是掌握了籃球最為基本的運球、傳球以及投籃等技術而已。而對于籃球的技戰(zhàn)術能力、比賽的閱讀能力、適應能力等實用性綜合素養(yǎng)則缺乏必要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由此可見,確立彰顯實用性的籃球教學目標具有必要性。這就要求應依據廣大普通高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實用理論的引導下,確立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實戰(zhàn)性特征的籃球綜合素質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目標,用以促進普通高校籃球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指導與規(guī)范普通高校籃球教學活動的實效性發(fā)展。
2.2 注重對實用性籃球教學內容的選用與設置
在“唯成績論”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內容的設置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碎片化特征,即教學內容過于單元化,強調對學生基本技術的培養(yǎng),忽視對學生籃球綜合素質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大一第一學期,籃球教學的主題內容為運球技術的講解與傳授;第二學期以傳球技術的學習為主要內容;大二年級第一學期以定點投籃技術的傳授為主;第二學期以行進間投籃技術的教學為主體內容。縱觀普通高校學生在校期間的籃球學習全過程,沒有綜合性應用能力培養(yǎng)內容的設置,由此導致了普通高校學生籃球學習的效果存在著明顯的“學無所用”的弊端。鑒于此,為了有效改善普通高校學生實用性學習效果低下的現狀,要求對傳統夢得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變革,即要縮短單元技術的授課時間,將運動、傳球以及投籃技術等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同時,在教學中適當植入實戰(zhàn)技術的傳授,例如轉身變向運球、行進間傳球,增加對抗狀態(tài)下的投籃練習等等。另外,還應在教學中,以分組對抗比賽的形式,增加實戰(zhàn)性的教學內容。這對于確保學生籃球基本技術學習與掌握的基礎上,實現其實戰(zhàn)型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與保障作用。
2.3 加強對彰顯實用性特征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體系的構建
教學方法是傳授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在普通高校傳統的籃球教學中,為了滿足達標測試的要求,實現對理想達標率的獲取,教師往往采用“示范→監(jiān)督練習→糾錯”這一強制性特征明顯的三段式教學方法。受此影響,學生只能夠在教師嚴苛的要求與督促下,來進行枯燥乏味的機械式模仿練習。不僅導致學生在籃球學習的過程中興趣索然,同時,其自身的自主學習與自我發(fā)展的需求無法得到基本的滿足,綜合性實用能力無從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因此,基于實用理論的引導,對傳統的籃球教學方法進行全面的創(chuàng)新,就成為提高高校籃球教學實用效果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籃球教師應摒棄對強制性教學方法的擇取,遵循“實效性”的發(fā)展原則,加強對彰顯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以及適應性的教學方法的研創(chuàng)。首先,要強調教學方法對學生籃球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維系作用,突出教學方法的游戲性、娛樂性、激勵性以及刺激性。其次,在籃球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過程中,應注重對開放性、自主性等特征的凸顯,以便于為學生開展籃球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與堅實的保障;第三,要加大對具有啟發(fā)性、引導性等教學方法的研創(chuàng),進而在確保學生在籃球學習過程中得到充分尊重與認可的基礎上,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效果。
2.4 建立以檢驗學生籃球綜合素質能力發(fā)展效果為主體架構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的單一性與功利性是導致普通高校籃球教學實用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由于達標測試成為普通高校籃球教學評價的唯一手段,因而導致了“唯成績論”教學觀念的泛濫,致使“60分萬歲”的學習動機在普通高校學生中普遍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大學生對于籃球實用性綜合能力的持續(xù)性學習與發(fā)展。因此,為了提高普通高校籃球教學效果的實用性,基于實用理論的引導與規(guī)范,對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具有必要性。這就要求應打破達標測試對教學評價的統治,建立以檢驗學生籃球實用性綜合素質能力發(fā)展程度為核心內容的新型評價體系,從學生對于籃球基本技術的掌握程度、技戰(zhàn)術的理解水平、實戰(zhàn)型教學中對于綜合技術能力的發(fā)揮程度等諸多層面,來對學生的籃球學習進行多元化的全面檢驗。用以引導與促進學生在籃球學習中提高對自身實用性綜合素質能力發(fā)展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對于實用性綜合素質能力培養(yǎng)的自覺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1] 楊杰.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研究一一對籃球課堂教學與籃球社團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的探討[J].現代交際,2012(1):7-9.
[2] 李耀政.普通高校籃球公共課教學評價的弊端及修正途徑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9):95-96.
[3] 聶武生.淺析非智力因素對籃球教學的影響[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7):39-40.
[4] 史江杰,馬行鳳.論籃球運動的發(fā)展趨勢及我國籃球運動的發(fā)展方向[J].南京體育學院院報,2004,18(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