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鵬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銀行業也在逐步改進和發展,從現狀在看,國有銀行內部管控水平的高低不僅影響銀行的持續經營,更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金融體系的安全。近幾年國有銀行暴露出的票據業務案件、偽造存單卷走客戶資金案件、假理財案件等等都反映了國有銀行在內部管控方面雖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不斷優化流程、防范風險,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管理缺失。本文從國有銀行內部管控的現狀出發,發現國有銀行內部管控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完善國有銀行內部管控管理的相關建議。
國有銀行 內部管控 金融風險
國有銀行作為我國銀行業的基石,掌握著我國主要的金融資產與經濟命脈,能夠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穩定以及個人資產利益。其內部管控也時刻影響著銀行業的健康發展。自2002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2004年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以來,國有銀行已逐漸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內部管控體系,類似于20世紀90年代巴林銀行、日本大和銀行的重大風險事件少有發生,但違規操作的問題仍普遍存在,由此產生的內部管控失效、金融風險案件時有發生。因此,通過我國國有銀行內控管理現狀發現內控缺陷,尋找完善路徑,從而不斷優化我國國有銀行的內部管控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國有銀行內部管控管理的意義
(1)按照2014年中國銀監會修訂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定義,內部控制是指商業銀行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參與的,通過制定和實施系統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實現控制目標的動態過程和機制。
(2)國有銀行業中合格的內部控制才能有利于銀行獲得長期的利潤,確保銀行具有可信的財務管理和報表。國有銀行只有遵循最基本的內控流程和法規,才能有序防控銀行運營中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建立標準的內控系統,健全風險控制,全面改進內控體系,有助于銀行各項業務健康發展,從而收獲良好的資產質量,并且確保穩健經營。
(3)隨著金融業的日益開放,國外許多優秀的銀行紛紛進駐國內,相較于國外銀行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內控體系,我國國有銀行要想脫穎而出,勢必要加大對內部控制的投入,突顯內控體系在銀行業務系統中的核心價值,才能在新時期復雜的金融形勢下,游刃有余地處理繁雜的金融業務。
我國國有銀行內部管控管理現狀
縱觀2014年以來,我國國有銀行所發生的風險性案件,并分析其成因,可見我國國有銀行在內部管控管理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
(1)對內部管控的重視程度不夠
國有銀行最近雖然在不斷提高內控管理的地位,但仍未將內控管理置于銀行業務發展的戰略地位,對內控管理的要求就是不發生案件,忽視了內控體系的流程建設和標準化建設。當面對業務考核指標和內控管理要求沖突時,往往選擇先完成業務指標的考核,再考慮彌補內控合規的材料,從而使內控管理流于形式。
(2)基層網點對內部管控的執行力度不夠
國有銀行的基層網點在最近兩年由于業務轉型需要,大幅削減了柜面操作人員,造成基層網點往往一人多崗,使內控管理的穿透力大為減弱。對內控管理經常只停留在學習文件、傳達通知的層面,沒有深入的去思考該如何做。基層新員工的操作模式還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沒有系統的內控管理流程指導,使得錯誤做法一直錯下去還不自知。上級行制訂的內控要求,往往到了基層網點就走樣,員工仍按老習慣操作,一方面是由于內控管理要求細,完成時間長,員工不愿執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員工一人多崗,為了內控報告而內控,未將內控管理與自己職業生涯緊密聯系起來。從近三年來國有銀行發生的風險性案件來看,大部分案件是在支行層面發生的,有章不循、違章操作是主要成因,由此可見,管理距離的增加,內控合規的穿透力則隨之減弱。
(3)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程度和處罰力度不強
國有銀行的檢查不可謂不多、不全,從網點自查到支行檢查、再到上級行抽查,從現場檢查到非現場檢查。各種檢查開展后,對于問題責任人的處罰常常由網點自行處理,而網點出于人情考慮的處罰也是不疼不癢,達不到檢查效果,同時網點負責人從自身業績出發,也不希望暴露太多問題,于是想方設法做通上級行檢查人員工作,減少問題披露數量。對于檢查后的整改工作,由于缺少
“回頭看”的督查,所以在一些問題上,屢查屢犯、此查彼犯。
(4)內部管控管理制度跟不上銀行業務發展進度
新時期金融環境下,銀行業務發展日新月異。一些新產品、新業務層出不窮,與之相對應的,內部管控制度卻沒有跟上業務發展的步伐,有些業務還是邊開展邊摸索,不要說內控制度,連業務操作說明都沒有,同時負責內控制度制訂的人員也不熟悉新業務相關流程,缺乏處理經驗,下發的內控制度有的操作起來太繁瑣,操作性不強,而有的則容易出現重大風險隱患。
促進國有銀行內部管控管理發展和完善的合理化建議
(1)構建良好的內控合規體系
首先,各級行領導要提高對內控合規工作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內控合規是立行之本,將風險防范工作落到實處。其次,領導層要將內控合規意識傳遞到每一位員工,提升全體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建立“不合規的客戶不要、不合規的業務不做、不合規的業務不拿”的業務指導思想,使內控合規體系自上而下得到貫徹執行。第三,將內控合規工作納入管理層KPI指標和績效考.評指標中,并加大內控合規考核在整體考核中的占比,實行一票否決制,以考核的“指揮棒”來引導管理層和員工重視內控合規管理。
(2)基層網點加強內控合規管理的執行力度
加強內控合規管理的執行力度,不浮于表面,要深入到具體的各項業務中。一是,要在基層網點建立“人人合規”的理念,通過案例學習、風險提示、警示教育等員工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內控合規教育融入日常,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教育和警醒員工合規操作,強化重點崗位、重點人員的提醒,幫助員工養成良好的合規操作行為習慣,提升員工的合規意識和合規技能。二是,加強崗位制約,嚴禁不相容崗位混崗操作,在目前柜面操作人員大幅減少的形勢下,國有銀行應加大系統控制力度,以機控代替人控,同時加強后臺集中審核工作,對于前臺辦理的重要業務由后臺集中審核,減少前臺人工干預。三是,建立系統的培訓機制,對員工的培訓不僅僅是業務操作的培訓,更主要的是要為員工樹立“紅線不能踩、底線不能違、高壓線不能碰”的三線合規意識,要為新員工指定專人作為業務導師,負責他們的規范操作并定期考評,不合格的應追究導師責任。第四,基層網點負責人、主管要采取多種方式定期不定期地檢查員工操作流程是否規范,對不規范的行為及時糾正,規范員工操作習慣。
(3)提升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督導力度
一是,各級檢查人員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應有“回頭看”這一步驟,查看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不能一查了之,同時應整理檢查發現的典型問題,組織轄屬機構學習,舉一反三,避免同類問題此查彼犯。二是,對發現問題的問責應責任到人,由檢查人員做出處罰決定,對一些典型問題、屢查屢犯的問題更應嚴厲問責,提高違規成本,使責任人感受到痛處,并且責任處罰不僅處罰當事人,還要問責到管理人員,從而遏制問題屢查屢犯的勢頭。三是,檢查要有針對性,每次對基層機構的檢查應有重點有針對性,不能大而全,要通過對以往內控合規檢查數據的分析,了解近期來的審計檢查、監管處罰、被訴案件等情況,找準業務薄弱領域,選取業務薄弱環節,針對重點問題和機構開展檢查工作。四是,各級檢查人員不僅要能檢查出問題,還應幫助被查機構解決問題,對于問題是員工操作不規范造成的,應要求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對于問題是由于制度缺陷產生的,應分析問題具體成因,采取相應的報告措施,完善銀行內控合規體系。
(4)加強內控合規制度的梳理,不斷優化
一是,內控合規部門應針對當前制度存在的不足,不斷調研,將當中所存在的一些跟不上時代發展、脫離實際的制度進行清理,再根據目前銀行業務發展需要,制訂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二是,銀行在推出新產品、新業務的同時,應首先考慮業務操作流程的內控機制是否合理,能否應對新產品中各類風險的產生。三是,內控合規部門要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專業化的內控合規管理人才隊伍,由于內控合規管理對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高,既要懂業務,也要熟練掌握制度要求,因此,需要內控合規管理人員不斷學習,要深入到一線掌握具體業務操作流程,避免閉門造車的制訂內控合規制度。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打開門,走出去,國有銀行將會面對更多、更復雜的風險,在經營過程中,還會面臨各種問題。打鐵還需自身硬,國有銀行只有在內控合規體系建設上不斷完善,不斷優化,才能具有適應性和創新性,才能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得到長足發展。
[1]宋佳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體系問題的研究中國集體經濟,2017年04期(2月)
[2]張光權基于風險管理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研究中國集體經濟,2017年05期(2月)
[3]張璞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難點及對策西南金融,2017年第12期
[4]于永波,劉應元,李平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及其要素關聯性評價財會月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