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是理所當然,但對于如何進課堂,進哪門課課堂還存在一些誤區。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認為,十九大精神主要是在明年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體現,現在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還是2015年的,無法體現十九大內容。其實,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材中也有很多內容需要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教師應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開視野,先學一步,管理部門應該為此創造條件并及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新時代的偉大實踐。
一、主要矛盾轉化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我們的教學研究需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是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央提出的重大判斷,我們必須在充分研究這個判斷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新時代美好生活的豐富內涵,參與新常態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偉大實踐。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目標可以簡化為:發現問題,維護權益。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其中包括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依然繁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強;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進一步落實;黨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這些問題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難題,其中有內部司法公正問題,法律強制力與普法問題,依法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也有外部的國家安全問題。這些問題是我國工業化進入中后期,新型城鎮化如火如荼推進背景下的問題,不能靠工業化初期的高等教育方法解決。正如總書記指出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要在高校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花功夫引導大學生正視現實問題,領會中央戰略部署,并通過多種實踐渠道參與問題的解決。
二、十九大代表中普通人的故事與人生觀價值觀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不應是高高在上的說教,也不只是偉人與廟堂志士的宏大敘事,它更關注普通凡人的生活與工作。我們調研發現,地方高職院校(此類高校數量已經超過1000所,在校生人數超過全國在校大學生總數的40%)大一學生90%希望學有所成,擁有自己的事業。這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要幫助學生實現夢想,可以收集十九大代表中各行業的非官員代表事跡進行討論,如哈爾濱市的三十年堅持學雷鋒的農民工孟廣彬,重慶市陡巖村黨支部書記助理,1990年出生的石君,放棄無錫市大醫院崗位回鄉接班繼續創業的女醫生郁霞秋,衛校畢業后十七年如一日回報村民的山西省最美村醫賀星龍,掌握世界先進數控機床設備的“大國工匠”劉新安,生于臺灣留學英國后選擇復旦大學工作并軌加入共產黨的盧麗安,身殘志堅的南師大女教師侯晶晶,從中專生成長為紡織專家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蘭女,從警19年在刑偵、禁毒、看守所、巡特警等基層實戰部門成長為公安英模的李貝等等。他們的經歷都可以成為思想政治課的鮮活案例。
三、助手和后備軍怎么當
大學生絕大部分是共青團員,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他們是否了解自己的組織使命和組織制度?我們調研發現,52%的團員沒有認真學習過團章,即使讀過團章的也有近30%不記得自己組織的定位和組織制度。十九大對黨章做了新的修訂,團章也將進行新的修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上可以結合團章學習討論需要對哪些內容進行修訂,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全國人大官網參與公開征求意見的法律草案討論,可以通過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了解網友訴求的跟蹤報道,可以組織校內的十九大知識競賽,還可以組織社團活動深入鄉村企業社區宣傳十九大精神。思想政治課教師還可以參與學生新黨員培養,引導入黨積極分子以青年習近平為榜樣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民族復興偉大使命。在考察積極分子過程中要注重增強四個意識。講授戀愛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規范時也可以適當介紹青年習近平和彭麗媛的故事及習仲勛同志的家風。醫療衛生類高校還可以結合健康中國建設引導學生調查衛生資源配置不平衡和健康環境問題,學習愛國衛生運動發展史,學習食品安全法,傳染病防治法,環保法,中醫藥法和精神衛生法等法規,落實預防為主方針,參與居民健康素養科普工作。
總之,思想政治理論課從大一就應該也可以用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高校管理和教研部門要及時回應廣大師生對美好教育的渴望。教師要主動吸收黨中央新思想新部署進行備課,不宜被動等待專家修訂教材。
作者簡介:
韓振武,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兼職督學。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理事。曾獲云教學大數據研究院2017全國十大魅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