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鎮沅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第一政治任務。結合鎮沅縣脫貧攻堅工作實際,認真謀劃部署,全面凝心聚力、精準高位推進,多措并舉,下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決心,為決勝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實現同步小康。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順利實施鎮沅縣“十三五”規劃,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
關鍵詞:脫貧攻堅;脫貧摘帽;領導干部;群眾;兩學一做;貧困戶;小康
鎮沅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改革開放以來,鎮沅縣扶貧開發工作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市各級政府的強力推動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縣委、縣人民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扶貧開發精神,采取強有力措施,以“改善貧困人口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加強貧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生態環境,改變經濟社會文化落后狀況,為達到小康水平創造條件”為目標,強化措施,集中力量,創新思路,整合資源。堅持救濟與開發式扶貧相結合的方針,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瞄準困難群體,以整鄉、整村推進為契機,大力開展扶貧開發工作。經過全縣人民的艱苦努力,農村貧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基礎設施狀況明顯改善,社會事業水平得到提升,生態惡化趨勢得到遏制,縣域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實效。2017年,鎮沅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第一政治任務。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實際,認真謀劃部署,全面凝心聚力、精準高位推進,多措并舉,下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大決心,為決勝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同全國實現同步小康,掀起了鎮沅人民脫貧攻堅發展的第三輪大決戰。
一、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決戰脫貧攻堅
鎮沅縣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落實黨章關于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全縣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以尊崇黨章、遵守黨規為基本要求,以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黨員自覺按照黨員標準規范言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正確政治方向;進一步樹立清風正氣,嚴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進一步強化宗旨觀念,勇于擔當作為,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為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的團結統一夯實基礎,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順利實施鎮沅縣“十三五”規劃,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全體黨員領導干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深學實做真改、盡好責、作出示范。
1.領導帶頭參加黨組織生活開展政策宣講
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根據《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規定,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身體力行、模范踐行黨的制度,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帶頭參加黨組織活動,率先在支部“主題活動日”中開展學習研討、交流,推動《準則》、《條例》的貫徹落實。按照《準則》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領導干部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黨支部組織生活,堅持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為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全力推進脫貧摘帽為主要內容,鎮沅縣縣委常委班子成員帶頭在所在支部和分管聯系單位黨組織黨課宣講,并深入所掛鉤聯系鄉(鎮)和村組宣講政策,帶頭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促進黨內政治生活的規范化,凝聚人心、團結力量,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摘帽奔小康。
2.對照“四講四有”做合格黨員
著眼鎮沅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黨員強化政治意識,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堅定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踐行黨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懷,牢記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密切聯系群眾,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加強黨性鍛煉和道德修養,堅持用黨性原則和紀律規矩來約束規范自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廉潔從政、從嚴治家,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黨員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和縣委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鎮沅縣中心工作,在打贏扶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事業中開拓進取。鎮沅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帶頭樹立和落實新發展理念,帶頭攻堅克難、敢于擔當,帶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合格黨員。
3.“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扶貧攻堅雙推進
(1)選派機關干部駐村組。從縣、鄉(鎮)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駐鎮單位選派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熟悉農業農村工作和科級后備干部,將辦公室前移到農村脫貧攻堅一線、村民小組群眾身邊,駐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重點派駐3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482個村民小組。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村有1名縣級領導、1名鄉(鎮)正職、1名鄉(鎮)副職包保,非貧困村至少有1名科級干部掛包。從縣委各部委辦局、縣級國家機關各委辦局、各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在編在崗的財政供養人員中,選派50%的干部駐村民小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領導班子成員和實職科級干部不少于50%,科級后備干部占一定比例。
(2)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抓黨建促脫貧。選派人員自己熟悉政策、業務清楚,向群眾宣傳政策、辦理業務準確無誤。到村組坐得住、談得來,與群眾耐心地拉家常、溝通思想、建立感情。服從指揮,愿意與地方黨委政府匯報請示,與職能部門對接。自覺看齊,駐村入戶,不掛名走讀,踏實干事,按章辦事,不優親厚友,崇德向善。尚儉戒奢,不酗酒滋事,廉潔自律,不收受財物,潔身自愛。帶領村級黨支部和村民小組黨支部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落實“三會一課”、“黨費日”、“黨員固定活動日”、“主題黨日”以及黨員積分制管理等制度,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指導和參與支部學習、黨課宣講等活動,完善基礎黨務工作痕跡材料。組織實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建設、互聯網+黨建“四個行動”計劃,10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萬元以上。
鎮沅縣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好黨組織主體責任和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并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同“基層黨組織推進年”、脫貧攻堅相結合,與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與黨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實、同督查、同考核,抓牢黨委主體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嚴格按照“三會一課”制度開展黨內學習。
鎮沅縣各黨支部以“三會一課”為基本形式、以落實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制度為基本依托,堅持突出理論聯系實際,以知促行,學以致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壓實學,打牢“兩學一做”的基礎;運用“雙語模式”講黨課,抓實學。在少數民族聚集的農村黨支部,積極開展“雙語黨課”,全縣有2個鄉(鎮)20個支部開展“雙語黨課”,者東鎮樟盆村、木廠村、學堂村以“苦聰語+漢語”的模式上黨課,古城鎮建民村、桂海村、河西村、古城村用“哈尼語+漢語”的模式上黨課;交叉講黨課,抓實學。為上好黨課,古城鎮采用各村黨(總)支部書記與黨(總)支部書記、村黨(總)支部書記與機關支部書記交叉講黨課,并且嚴把備課關,確保內容“精”;嚴把說課關,確保思路“清”;嚴把聽課關,確保落實“嚴”;嚴把評課關,確保效果“好”。實現了授課模式由“填鴨式”向“互動式”轉變、授課內容由“單一枯燥”向“豐富多樣”轉變、授課主體由“固定講”向“交叉講”轉變,真正讓黨的“好聲音”傳遞到廣大黨員和群眾的心中;運用結對黨支部結對共建,抓實學。機關與村級黨組織結對聯建,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充分調動全縣選派駐村工作隊員與村級黨組織互促互幫、定期開展支部活動;運用云嶺先鋒綜合服務平臺,壓實學。鎮沅縣高度重視云嶺先鋒綜合服務平臺的使用,專門從昆明邀請老師進行面對面培訓、面對面指導,加大各級黨組織學習交流平臺。各基層黨組織利用平臺,將支部內講黨課、學習心得、民情日記、工作亮點、經驗總結等工作放入平臺,全縣各級黨組織可以通過手機服務通和進入平臺互學互鑒。利用紅色資源,開展學。充分利用縣內的勐大鎮圈田街陵園、古城鎮南京陵園、按板鎮袁家山陵園、檢察院黨風廉政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書屋等教育資源,現場重溫入黨誓詞、重學黨章、講黨課等開展體驗式學習。
鎮沅縣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同時,抓住了“做”這個關鍵。做到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抓實“做”的關鍵,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筑牢防線、在政治上守好底線、在行動上決不掉線。圍繞“五項整治”,強化做。鎮沅縣建立和落實“黨費日”、黨員積分、黨員管理等制度,從組織上規范黨內活動,從個人上規范自身言行。嚴格實行“黨費日”制度,督促每名黨員在每月1日主動足額交納黨費;各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建立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每月進行量化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年終評優選模和干部考察任用的依據;圍繞節慶活動,盡力做。鎮沅縣圍繞接慶期間,組織全縣各基層黨組織開展義務植樹;開展“頌黨恩、促脫貧、奔小康”歌詠比賽和“我是黨員敢擔當”主題演講比賽,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開展 “我為脫貧做貢獻”主題實踐活動;圍繞云嶺先鋒志愿服務隊,奉獻做。青年志愿服務隊,街天上街維持街道秩序,業余時間幫助環衛工人清掃街道、河道,幫助村組維修道路,幫助養老院老人砍柴,文藝志愿服務隊到貧困村演出,醫療志愿服務隊到貧困村免費體檢,學校組織少先隊員到養老院為老人洗衣做飯、為長輩洗腳等;黨員帶頭致富,示范做。黨員帶領群眾創業致富和脫貧攻堅工作結合起來,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扶貧規劃與黨建規劃相結合,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圍繞脫貧攻堅“一號工程”,全力做。全縣黨支部圍繞打贏扶貧攻堅戰,按照縣脫貧攻堅方案,積極動員黨員干部參與支持脫貧工作,為貧困戶脫貧摘帽做貢獻。全縣黨員干部職工干在脫貧第一線,脫貧攻堅任務正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鎮沅縣在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過程中與推進脫貧攻堅相結合,引導黨員全面投身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更好地服務群眾,讓“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助推劑”
二、抓實鄉土人才培訓提高脫貧“造血”功能
為轉變深度貧困地區群眾“慵懶散、等靠要”的思想意識,提高青壯年勞動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的能力,培養一批優秀鄉土人才和農村致富帶頭人。鎮沅在普洱市率先建成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并于2017年10月10日揭牌,舉辦首期技能培訓班。首期培訓班上,對50名受訓人員實行半軍事化、封閉集中培訓。邀請專家、學者開展科技種植、養殖培訓。邀請軍事教官對學員進行軍事訓練,增強學員的體質。
在2018、2019兩年里,培訓中心將舉辦40余期培訓班,針對全縣30至45周歲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單身男性公民進行集中教育培訓,計劃培訓各類技術人才2160人。通過舉辦科學種植養殖、建筑、加工等專題培訓,幫助學員轉移就業、自主創業,使之成為脫貧致富的標兵和帶頭人。舉辦“自強、誠信、感恩”及禁毒防艾、消防、法治、職業道德等公共科目的專題講座,從骨子里消除“貧困”,變“要我脫貧致富”為“我要脫貧致富”。 鎮沅縣在2016年制定實施了《鎮沅人才扶貧行動計劃》,計劃用5年的時間,深入實施“四個一批”人才工程,挖掘和培養出一批民間“土專家”、“田秀才”,使他們成為鎮沅縣傳承技藝的巧匠、帶領致富的能人。鎮沅建成投入使用深度貧困人口培訓中心,就是實施人才扶貧行動計劃的一項重要舉措。
三、“宣講十九大、遍訪貧困戶、為民辦實事”主題干部回家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各級干部職工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以上帶下,高度統一,團結一心,進一步增強黨群、干群關系,堅決打贏全縣脫貧攻堅戰,根據《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2017年脫貧摘帽迎檢總體方案》和縣委、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全縣掛包幫干部和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干部開展“宣講十九大、遍訪貧困戶、為民辦實事”主題干部回家活動,此次活動取得實效。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縣委關于2017年脫貧摘帽的決定,進一步推動全縣各級干部職工轉變作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回到掛包幫的村、組、戶中,回到出生原藉開展十九大和脫貧攻堅政策宣傳,遍訪貧困戶,為民辦實事,完成單位和個人掛包幫的工作任務。
全縣各級干部職工,乃至全縣的各族人民群眾,團結一心、齊心協力,以上帶下,全力落實好各項脫貧摘帽重要工作,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全縣干部職工和各族群眾,共同一起在有限的時間內全力以赴抓好迎接國家、省、市考核評估驗收等工作。一是全縣各級干部職工,利用元旦、春節等關鍵節慶,結合脫貧攻堅工作關鍵時間節點回到自己掛鉤的村、組、戶和出生的原籍開展政策宣傳,遍訪貧困戶,為民辦實事,完成掛包幫工作任務,凝集全縣干部職工、人民群眾的思想,不斷增進黨群、干群關系,樹立“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確保了如期實現脫貧摘帽目標。二是到自已掛包幫的農戶家和回到自已出生原籍的地方去組織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宣講扶貧政策,動員群眾團結一心打好這場脫貧攻堅硬戰。
1.掛包幫干部職工“回家”要切實落實做好“七個一”工作
一是召開一次家庭會講明來意,講清政策。如:“要自報姓名,是來做什么的,是哪個單位的,我來掛鉤你家是什么時間,什么時候開始等幫扶責任人情況”。二是認真核實記錄幫扶情況。在幫扶手冊中,致貧原因、主要收入、扶貧措施、政策,幫扶成效等詳細記錄清楚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三是幫助引導老百姓抓好整個小組環境衛生、家庭衛生、個人衛生,指導群眾整理家務,讓他們形成一種良好習慣。四是做一次問卷式或者是問答式檢驗。對扶貧政策的知曉情況、滿意程度,采取問卷或者是問答的方式進行一次檢驗。五是幫助后續產業的發展計劃并填寫在幫扶手冊中。如:“明年、后年后續產業支撐是哪些,收入怎么來,烤煙、核桃種多少畝,豬養幾頭、雞養幾只等”。六是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決一些實實際際困難和問題。七是統一群眾思想。讓老百姓“知曉政策、說真話、講實話、感黨恩”。
2.干部“回家”開展政策宣講
上一節深入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黨課。以群眾會、培訓會、節日文體活動等為載體宣傳脫貧攻堅相關政策。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攻堅總體目標和貧困戶退出6項指標、貧困村退出10項指標,重點宣傳與百姓生活相關的脫貧攻堅政策。宣傳“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一是摘帽不摘責任。繼續保持貧困縣黨委政府一把手的穩定,繼續把脫貧攻堅作為統攬貧困縣全局工作來抓,繼續鞏固發展成果,建立長效機制,加大對剩余人口的幫扶工作,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二是摘帽不摘政策。對于已退出的貧困縣要繼續提供扶持,脫貧攻堅期內國家原有的政策保持不變,確保脫貧退出穩定和可持續性。脫貧摘帽后對群眾的政策幫扶不變,脫貧后對農村項目資金支持力度不減,脫貧后對群眾的惠民政策不變。對貧困群眾的支持和扶助還會持續,最終的目標是要實現2020年同步小康。對村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政策支持力度不變,對群眾持續增收、加大產業扶貧的力度不變。群眾在教育、衛生、民政等方面享受的政策不變。三是摘帽不摘幫扶。扶貧干部繼續堅守崗位,保持工作連續性。繼續執行駐村幫扶,加大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幫扶力度。四是摘帽不摘監管。對已退出貧困縣,繼續實行嚴格的扶貧考核評估,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脫貧退出成果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各級干部到基層進一步加強了以上政策的宣傳講清講透,讓群眾放下思想負擔,消除顧慮,爭取群眾客觀反映情況、如實申報收入、轉變觀念,擺脫意識貧困和思路貧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強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積極主動爭取脫貧退出。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活動。
抓住元旦、春節廣泛開展喜聞樂見群眾參與的文體活動。各個村在元旦前、春節前開展了一次以宣傳政策凝聚人心的活動,搞送戲、送溫暖、送醫療、送政策、送法律或扶貧政策知識競賽等。駐村扶貧工作隊主動參與,婦聯、團委等相關部門積極做好了組織工作,從多方面來增加老百姓脫貧攻堅政策的知曉度和滿意度。各有關單位力所能及的送戲、送溫暖、送醫療、送政策、送法律到鄉下。全縣所有醫療衛生單位全面開展義務診療活動,實現全覆蓋。
鎮沅縣各級干部職工,乃至全縣的各族人民群眾形成脫貧摘帽人人有責,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氛圍。各級黨委、政府思想高度統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一心,把脫貧攻堅這個民心工程、政治責任落實到位,給全縣人民群眾兌現莊嚴的承諾。
作者簡介:
周麗(1967--)女,彝族,云南鎮沅人,大學本科(英語),中共云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委黨校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