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健
自2008年中央黨校決定停辦函授教育至今已有十年,但黨校進行學歷教育是黨校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正確認識和評價函授教育,通過借鑒函授教育的有益經驗進一步推動當前黨校對外培訓教學和管理工作在當前依然有現實意義。聯系多年來從事黨校函授教育和對外培訓工作的實際,本文做一點粗淺的探討。
一、黨校函授教育的發展歷程
黨校函授教育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產物,同時也是黨校教育改革的產物。經過二十余年的實踐和探索,函授教育成績有目共睹,來之不易,走過了一條不平凡而又輝煌的歷程。
黨校函授教育是在文革十年動亂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人才青黃不接、干部隊伍人才匱乏這一特定歷史條件下拉開序幕的,是為適應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干部隊伍建設“四化”方針的歷史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1985年3月,根據黨中央中發[1983]14號、 [1984]28號文件精神,在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央黨校校長王震和我黨教育家、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蔣南翔同志倡導下,中央黨校函授教育誕生了。
函授教育創辦伊始,就得到了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支持,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24號文件就指出:“中央黨校開辦的函授學院和省級黨校開展的函授教育,對于加快干部培訓是有利的,一定要保證教學質量,不斷提高。”1987年4月經安徽省委、省政府批準,省委黨校開始了函授學歷教育的歷史,同年9月,蕪湖市委黨校開辦了黨校函授教育。至此,安徽全省17個地市、4個特大型企業和3個駐皖部隊、高校及省直機關中,相繼設立了24個學區,70多個輔導站及百余個面授點,基本形成了中?!髮!究啤芯可菪谓Y構的完整辦學體系,以省委黨校為中心,市、縣黨校為依托,在職學歷教育教學基地遍及大江南北。
蕪湖市委黨校函授教育從1987年開始,至2008年底停辦(2008年最后一級招生,2011年畢業),共有二十一年歷史,其發展歷程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87年到90年代初(1993、1994年)為初創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學習、摸索和積累學歷教育知識和經驗。1987年,我校當時只是開辦了省委黨校函授大??h處級領導干部班和面向社會的4000多人的中專專修班。第二個階段,從90年代中期(1994、1995年)年到90年代后期(1999、2000年)為發展階段。這一階段黨校函授教育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鋪開、得到較大發展。1989年,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安徽分院正式成立,各市、縣相繼成立了函授學區和函授輔導站,初步形成了函授四級辦學體系,函授教育呈上升發展態勢。第三個階段,從2000年至2004年,為鞏固、提高階段。這一階段函授學員激增、辦學規模擴大。出現這種局面是因為上世紀90年代后期,在全國黨校系統開展了函授教育檢查評估活動,各辦學單位對照標準查找問題,進行認真的整改,鞏固已有的辦學成果,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配套的辦學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教育體系,函授教育影響力擴大,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第四階段,從2005年到2008年,為過渡期階段(轉型階段),這個階段也是函授學歷教育結束前的掃尾階段。根據2005年12月中央黨校決定,從2008年起,函授教育停止招生,從此函授教育進入過渡期階段。 這個階段,同樣可以理解為轉型階段,轉型階段是與過渡期同步。這個階段既要做好過渡期函授教育工作,又要積極探索函授教育的轉型發展,蕪湖市委黨校函授教育逐步向對外培訓轉型。
由此可見,回顧蕪湖黨校函授教育二十一年辦學經歷,既有成績,也有不足,既有順勢,也有逆境,艱難曲折,一路艱辛,走過了一條不平坦的道路。蕪湖黨校函授教育二十一年是從探索創辦逐步走向成熟的二十一年,是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二十一年,是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收獲的二十一年。
二、函授教育取得的巨大成績
二十年來,為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加快干部培訓的需要而創辦的黨校函授教育這一新生事物,在黨的干部教育戰線中獨樹一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黨員干部教育事業和干部隊伍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成績卓著,功不可沒。
黨校函授教育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從不同的側面、角度可以做出很多方面總結,我認為概況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函授教育拓展了黨校的教育功能
胡錦濤總書記擔任中央黨校校長時曾說過:“黨校函授教育是黨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边@是對黨校函授教育性質和作用的肯定。函授教育拓展、延伸了黨校教育功能,逐漸成為多渠道培訓在職黨員干部的一種有效形式,這種嶄新的教育形式與主體班辦學形式,構成了新時期黨校教育培訓的基本形式,曾喻為車之雙輪、鳥之雙翼,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黨校教育以非學歷教育為主,教學形式主要是脫產學習,集中培訓。而創辦黨校函授學歷教育改變了黨校單一的培訓模式,它根據廣大干部學歷教育的迫切需求和干部教育培訓規劃,進行的是專業知識培訓,教學形式主要是在職業余學習。函授教育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辦學層次逐步提高,辦學體系不斷完善,已經形成了不同學歷層次、專業門類設置齊全,適應各類干部學習培訓需要的在職干部教育實體,成為在職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渠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一支重要力量。黨校函授教育設置了一系列體現黨校特色的專業課程,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教材體系,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隨著實踐的發展,黨校函授教育形式也已經從過去那種單一的函授教育,發展成為現在集函授、面授、電教、遠程、網絡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教育平臺,黨校函授教育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為廣大干部在職在崗學習提供了良好服務。
2.函授教育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黨員干部和高素質人才
黨校函授教育在推進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過程中顯現出特有的優勢,一大批實踐經驗豐富但沒有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黨員干部經過黨校函授系統培訓,理論素養和知識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二十多年來,各級黨校校委領導堅持“教育質量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的辦學指導思想及“從嚴辦學,質量第一”的辦學方針,從人才戰略和培養跨世紀領導干部的高度來理解和把握函授教育在黨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嚴肅的態度,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靈活的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緊緊圍繞“理論、知識、黨性、能力”四位一體的函授教育的培訓目標,培養了一大批領導干部和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據統計,中央黨校函授教育培訓了300多萬名黨員干部,使他們比較系統的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訓,其中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和省、部、軍級領導干部300多人,地、廳、局、師級干部5000多人,縣、處、團級干部60000多人。安徽省委黨校函授教育使20多萬名黨員干部接受函授教育培訓,其中領導干部眾多,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多名省、部級干部,市廳級干部600多人,縣處級干部超過10000人,我省在職正職市廳級干部中,近1/4是黨校研究生或本科學歷。就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6月(2008年最后一級招生,2011年畢業),蕪湖市委黨校共培養函授中專畢業生4602人、專科畢業生6677人、本科畢業生5483人,共計16762人,黨校學員遍及全市各行各業、各個部門,在各條戰線發揮生力軍的作用,其中一批學員被提拔到我市各級領導崗位,有相當比例的學員獲得國家、省、市、縣等各方面的榮譽稱號,提升了職務和職稱,為蕪湖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辦學二十一年來,為調動和促進函授學員學習、教員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學區共評選出省級優秀學員80余名,市級優秀學員近千人,其中,1名學員獲得中共中央黨?!昂趦炐銓W員” 榮譽稱號,2名教師分別獲得中央黨校和省委黨校“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黨校函授教育用事實和成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產生了重大的社會效益。這是黨校教育創新的成果,是全體黨校人引以為榮的成績。
3.黨校函授教育促進了黨校事業的整體發展
各級黨校開辦函授教育之后,在辦學實踐中,形成了中央、省、市、縣四級黨?;蚴?、市、縣三級黨校聯合辦學體制,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調動了各級黨校辦學的積極因素,發揮了強大的整體優勢。二十一年的辦學實踐至少在五個方面給蕪湖市委黨校事業注入活力,帶來生機:一是鍛煉了教師隊伍,教員在函授教育實踐中經受磨練,展現了風采,提高了教學水平;二是促進了學科建設和發展,形成了黨校特色的學科體系;三是提升了教學管理水平,管理工作走向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人性化;四是改善了辦學條件,教學設施、環境明顯改觀;五是提高了教師的福利待遇,改善辦公條件,校容校貌發生較大變化,實現了黨校函授教育與黨校事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梢哉f,黨校函授教育對加快黨校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獨特的歷史貢獻。
三、黨校函授教育的基本經驗
經過二十多年辦學時間的檢驗,黨校函授教育既得到了黨中央的肯定,也為廣大黨員干部所接受和認同??梢钥隙ǖ卣f,我們黨校函授教育發展是健康的、質量是可靠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在當前階段,我們要認真回顧二十一年來黨校函授教育的歷程,從中找出帶有規律性、全面性的寶貴經驗,并結合黨校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把好的傳統和作風堅持下去,繼續提高黨校對外培訓工作的質量與水平。
在二十余年辦學過程中,我們一直對黨校函授教育的特點、規律進行著積極探索,認識逐步深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給我們以深刻啟示:辦學指導思想是函授教育的靈魂,教學質量是函授教育的生命,制度建設是函授教育的保障,師資素質是函授教育的根本,管理水平是函授教育的關鍵,辦學設施是函授教育的前提,學員素質是函授教育的目的。具體表現為:
1.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
縱觀黨校函授教育二十一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維護黨性原則、打造教育品牌的歷史。在函授辦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教育質量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的辦學指導思想,始終堅持“從嚴辦學、質量第一”的辦學方針,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和中央領導同志關于黨校函授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和干部隊伍建設的大局,不斷適應黨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切實為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服務,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服務。由此可見,要辦好黨校對外培訓工作,首先是要樹立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牢牢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辦學指導思想就是對外培訓的靈魂。
2.始終堅持“黨校姓黨”,突出黨校辦學特色
中央領導同志反復強調的“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是黨校函授教育的核心和關鍵,黨校特色是黨校函授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堅持“黨校姓黨”,突出黨校特色,就是始終堅持鮮明的辦學特色,這個特色除符合國家學歷教育標準外,突出函授教育的黨校性質。最重要的就是突出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課地位;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和優良傳統;突出學員的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按照“理論、知識、黨性、能力”相統一的培訓要求,著力提高學員的素質和能力。
3.始終堅持“三個從嚴”,不斷提高辦學質量
二十年來,我們把提高質量作為我們辦學的根本,始終貫徹“從嚴治校、從嚴施教、從嚴管理”的辦學要求,在函授辦學的每一個具體環節上下功夫,尤其是把好招生關、教學關、考核關和畢業關,實行規范辦學,確保以質取勝?!皬膰乐涡!?,就必須嚴肅工作作風,塑造良好校風。校委領導班子要以身作則,自覺嚴格要求,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學和管理隊伍的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從嚴施教”,就是始終把教學工作作為黨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其他各項工作都圍繞著有利于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水平、增強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而展開。學區和輔導站加強教學計劃管理,嚴格實施教學計劃,保證學員的學習時數和教師的面授時數、次數,加強對教員的教學質量雙向評估考核?!皬膰拦芾怼?,首先是嚴把“入口關”和“畢業關”,做到嚴進嚴出、層層把關。其次,注重日常面授考勤管理,實行學員面授考勤卡、考勤簿“雙考勤”制度。三是嚴肅考風考紀,維護黨校函授辦學的嚴肅性,堅持對考試中出現的違紀事件一次性處理到位(即零分處理制)的規定。多年來我校狠抓考風考紀的成效不斷得到鞏固,使學員和考務人員養成了自覺遵守考紀、嚴格執行考紀的行為習慣。實踐證明,只要我們一心一意抓質量,全力以赴抓管理,就能使我們在干部教育培訓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確保黨校對外培訓的地位和聲望,維護好黨校對外培訓的形象。
4.始終堅持發揮黨校系統的整體優勢,完善黨校培訓體系
黨校函授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二十多年的辦學實踐,黨校函授學歷教育形成了由中央黨校牽頭,各級黨校共同參與,實行了總院、分院、學區、輔導站四級聯合辦學的管理體制。在全省范圍內實行統一招生、統一學制、統一教學計劃、統一教材、統一課程設置、統一考試、統一學籍、統一財務管理制度和統一頒發學歷證書。這種上下對口協調有序的教學、管理業務上的垂直領導、分級管理,不僅建立起比較完備的黨校函授教育體系,也使黨校函授學歷教育整體質量得到了最基本的保證。蕪湖學區作為一級辦學機構,承上啟下,既要接受和服從總院、分院和校委領導,同時又要全面領導三縣輔導站的函授教育工作,我們積極組織協調、關心支持各輔導站教學和管理工作,齊心協力辦好函授教育。由于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有利于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行動,互惠共贏。上下級黨校、同級黨校之間的緊密聯系前所未有,信息和資源互通共享,整合了各級黨校辦學主體力量,調動了各級黨校辦學積極性,尤其給各級黨校帶來了活力和生機,發揮了黨校系統強大的整體優勢,促進了黨校函授教育穩定協調發展。目前全國黨校系統對外培訓工作缺乏有組織領導,尚未建立上下對口的組織領導機構。中央、省委黨校至今沒有聯合基層黨校統一組織實施對外培訓工作的部署和整合,沒有循序漸進有組織地推進實施。
5.始終堅持加強隊伍建設,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黨校函授教育發展,離不開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離不開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教學和管理人員隊伍。二十年來,蕪湖學區為辦好函授教育,一方面,選調了一批專職人員加強辦學力量。根據辦學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將一批專業對口、年輕精干的青年教師選聘到黨校,充實函授教育師資隊伍。通過多年努力,我們的教育思想觀念、教師培養模式、教學水平和能力、教學管理方法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另一方面,規范函授學歷辦學,既要靠教育引導,靠辦學主體的自覺認識,還要靠制度的規范和約束?;趯诮逃纳羁陶J識和把握,我們要在對外培訓工作中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使每一項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實現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在建章立制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制度的落實和可操作性,對外培訓的各個重要環節都應該有制度做出具體、明確的規定和要求,用制度管事管人,結合培訓實際切實地實施各項制度的管理和獎懲,才能有效地保證對外培訓各項工作都在一系列規范的制度監控和制約下有序進行。
總之,回顧蕪湖市委黨校函授教育二十一年的辦學歷程,使我們真切的感受到:黨校函授教育之所以取得可喜可賀的成績,并從中提煉出具有規律性、全面性的寶貴經驗,這一切都是全校教職工辛勤耕耘、不懈努力的結果,得益于全校辦函授的集體智慧和整體優勢。
經過近十年的摸索實踐,黨校函授教育已經成功走出一條形式多元化、多樣化的對外培訓路子,極大的拓寬了干部培訓的渠道,開拓了新的辦學領域,但仍需全校上下一心、齊心協力、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不斷開拓創新、奮發進取,深化黨校教育改革,升華辦學思想境界,開創黨校對外培訓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