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民培訓,特別是重慶庫區后期扶持階段的培訓工作,是實現重慶移民創業就業的“發動機”和“加油站”,因此特別需要選拔具備培訓軟硬實力的機構來承擔。而重慶高職院校集群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重慶的一張職教名片,發揮它們在移民培訓中的潛力將是今后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的高度統一。將高職院校作為承接移民培訓主要培訓機構的思路,既是地方政府的這個政策創新,也是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創新。
關鍵詞:高職院校;移民;培訓;地方政府
從近幾年的移民培訓實踐角度分析,承擔重慶移民培訓任務的主要是各區縣中等職業學校、小型培訓機構及地方事業單位等。地方政府如能積極引導重慶40多所高職院校全面參與并主要承擔移民培訓任務,必將極大改善移民培訓的師資供給側結構,也必將極大提升移民培訓的總體效果。
一、高職院校參與重慶移民職業培訓的優勢
1.優質高職建設的背景優勢
重慶市于2017年下半年,通過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確定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15所院校為重慶市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立項建設單位。這是重慶高等職業教育領域,將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落實到重慶大地的又一重要舉措,它將是在重慶“高等職業教育示范院校建設”與“骨干院校建設”之后,進一步提升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新舞臺”,也是進一步彰顯高等職業教育成果的“大擂臺”。
2.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優勢
理實一體化教學已經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新常態, 符合國家三建委提出的培訓要以“移民”為中心的政策定位,也符合移民學員認知的發展規律。 “能力本位”是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它與高職院?!澳芰Ρ疚弧钡穆毥汤砟畋3种恢滦???勺屢泼駥W員的專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時讓移民學員在崗位中具有較強的遷移能力。高職院校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主要通過示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實現,高度契合了移民學員較差的理論及實踐基礎條件和對培訓方式的接受方式。
3.就業渠道及再就業的優勢
據2017年度的麥可思大學生就業報告分析,高職院校連續三年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均超過了91%。重慶高職院校就業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高職院校實施了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具體包括“訂單式”、“2+1”、“工學交替”等人才培養模式;二是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具體包括“引企入?!?、 “頂崗實習”、“項目驅動”模式等。此外,大多數高職院校均實施了畢業生的“再就業”機制,如畢業生再就業召回制度。如將上述體制機制用于重慶移民培訓,可以有效改變“移民培訓容易,就業難”被動局面。
二、高職院校參與重慶移民職業培訓的劣勢
1.地方政府關注度的不平衡
重慶各區縣移民培訓任務主要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將任務分解到本轄區的培訓機構,但高職院校主要集中在重慶主城九區,而主城九區不是移民培訓的主戰場。所以從轄區的角度分析,高職院校就基本上被排除在承擔移民培訓任務的范疇之外,這導致了地方政府總體上忽視了高職院校的教育培訓與培育功能。
2.院校的教育培訓模式局限
當前,高職院校主要是以學歷教育為主,在長期的學歷教育中形成教育培訓固有模式,也限制了其更多承擔移民培訓任務的積極性。因為,移民培訓的對象分散在區縣的不同街道、鄉鎮,其培訓組織、實施等環節均需要走出院校進入街道、鄉鎮及企業,這些因素都是對高職院校辦學模式的巨大考驗。
3.雙師型教師保有總量不足
現階段,由于高職院校連續多年擴招,其內部師生比也并不富裕,而且移民培訓需要的師資力量必須是雙師型的,這也與高職院校校內的正常教育培訓工作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但歸根到底是高職院校優秀的雙師型師資保有總量不足。如果高職院校再承擔起移民培訓主渠道的任務,勢必沖擊在校大學生的教育培訓,優秀的雙師型師資的培育將是高職院校一個長時期的重大課題。
三、高職院校參與重慶移民職業培訓的機遇
1.深度參與地方經濟創新創業發展
高職院校的使命就是服務地方積極發展,在辦好學歷教育的同時,如能深度參與并承擔起重慶移民培訓的重任,重慶高職院校就整體而言,勢必將更加凸顯高等職業教育的優勢,也必將會給移民及其子女的創業就業之路帶來新的希望;在重慶移民后期扶持階段,通過解決存量移民及其子女的職業教育與就業問題,對重慶整體經濟社會而言,無疑是提升重慶內涵式發展與發揮“一帶一路”橋頭堡作用的重要動力。這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參與地方經濟的重要渠道。
高職院校在重慶移民培訓中的著力點有三條途徑:一是以移民職業培訓為“支撐點”,發揮高職院校優良的師資、完善的裝備及成熟的人才培養方案的積極作用;二是以訓后的就業安置及再就業為“閃光點”,發揮高職院?!爱a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優勢,為產業企業不斷輸送合格的新鮮勞動力。而且還能有效緩解重慶產業企業發展過程的“用工荒”。三是以移民創業為“突破口”,發揮并體現高職院校深度參與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大生命力。將指導大學畢業生創業就業的“訓練營”、“工作室”等等經過市場檢驗并行之有效的模式,用于移民訓后的創業就業,無疑將具有深刻的重慶地方特色,還將輻射周邊的其他省市。
2.重慶優質高職建設品牌的試金石
黨的十九大后的開局之年,重慶通過優質高職院校建設項目,一定會將重慶高職院校從總體上建成辦學理念先進、體制機制創新、專業特色鮮明、社會服務力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集群,也被視為高職院校的“雙一流”。其中,打造高水平的研發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和培訓中心,成為地方協同創新和社會培訓新高地也是一項重要使命。將重慶移民培訓整體上納入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范疇,是檢驗重慶優質高職院校建設成果的重要路徑。在實現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同時,又成功解決重慶移民“培訓不暢”、“就業不易”的社會性難題,將在很程度上奠定重慶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全國知名”的核心基礎。
四、高職院校參與重慶移民職業培訓的挑戰
1.高職院校培育對象的方向創新
培育對象的方向創新也對高職院校的內涵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高職院校對現有大學生的管理體制機制必然要做出新的調整與改革,才能適應移民學員及培訓的需要。首先,要調整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根據移民學員的認知現狀開設課程體系及形成新的“課程體系”;第二,要創建適應移民學員的課程結構及課程標準,這要求高職院校組織專業教師了解移民學員的崗位需求及創業就業需求,才能做好這項基礎性工作;第三,要做好這項惠民事業,還需要高職院校在師資儲備總理及師資結構創新等方面做好“基本建設”,才能實現既保障移民培訓的需要,又不沖擊正常的高等職業教育秩序。第四,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視移民培訓,不能把移民培訓單純作為一個培訓項目來實施,而是要站在重慶乃至國家的層面,把移民培訓作為納入正常的辦學范疇進行考慮和安排,才能實現文章研究的初衷。
2.地方政府移民培訓的政策創新
要發揮出高職院校在移民培訓中的巨大潛力,關鍵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創新,通過釋放“政策紅利”,將高職院校整體納入移民培訓平臺病承擔主要任務。一是地方政府要調整遴選培訓機構階段的政策限制,打破移民培訓中區(縣)轄區的行政地域限制,實現高職院校根據自身專業優勢進入移民培訓陣地的“零障礙”,從而大幅減少或者降低社會其他培訓機構在移民培訓中的比例,真正做到從源頭保障移民培訓的高水平、高質量;二是要從“區(縣)校戰略合作”的高度,根據高職院校辦學優勢與區(縣)產業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建設“一區一校產教融合”機制,從而實現地方政府的積極引導與高職院校的主動服務高度吻合的移民培訓新局面;同時,這種政府引導的合作模式,還將極大地發揮高職院校眾多優勢專業及專業群在地方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助推重慶“優質高職”建設項目的有效途徑。
高職院校創新移民培訓的方式方法與訓后的就業安置,地方政府調整移民培訓相關政策措施,是移民后期扶持階段培訓事業取得成效的重要支撐。這種培訓體制機制的調整迫切需要引起地方政府與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也應該納入到地方政府對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能力考核的指標體系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2017.10
[2]鄢明明、榮以紅、許騰芳、萬先進.湖北省移民培訓工作現狀、問題及其對策.決策與信息.2016年第4期上旬·總第430期
[3]柳勁松.武陵山片區生態移民培訓服務鏈績效的影響因素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 年1 月.第37 卷第1 期
[4]姜正友.建設“移民培訓產業園”服務庫區移民致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18期
作者簡介:
程遠清(1971--)女,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副教授,九三學社社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及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