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慶
摘 要:多年來,水利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在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方面貢獻巨大,不但拉動了農村經濟的有效增長,還在防洪、排澇、防災、減災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工業生產、農業灌溉、居民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以及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加快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分析體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實現水資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則是我們基層水利工作者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關鍵詞:水利工程;鄉村振興;高效農業;水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把農業改革和農村發展提到了國家議事日程,使農業基礎鞏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讓農民成為今后令人羨慕的職業。作為農業發展中最基礎的水利設施,要著力滿足好鄉村水需求,解決好鄉村水問題,建設好鄉村水生態,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水利支撐。新時期,只有建設高標準的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并對水利工程資源進行有效管理,才能夠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不斷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讓農民切實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改革紅利。
一、水利施工企業管理現狀分析
水利施工企業管理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是否嚴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圖紙進行;二是施工中對于人力成本和施工材料的統計是否真實。當前,在貧困地區由于受眾多條件的制約,很多水利施工企業依然采取粗放型的傳統管理模式,容易造成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旦預算上出現失誤,往往會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浪費,進而造成施工成本上升,使企業在社會中失去競爭優勢。
1.投標、競標制度不夠規范。在水利工程招標中,有的施工企業為了及時拿到工程項目,不考慮后果,往往進行價格競爭,其目的是想擠垮其他同行企業,先用墊資的辦法接到工程。其實水利工程需要墊付很多資金,這種盲目的投標和競標往往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由于盲目壓價,往往會造成施工成本超出招標企業的承受能力,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縮小,甚至還要負債施工。眾所周知,企業競標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在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企業為了獲得利潤,往往就在施工環節上壓縮期限,忽略各個施工環節的相互對接。另外,為了利潤最大化,施工企業還容易出現偷工減料的不良行為,以次參好,進而影響到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
2.施工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監管人員缺乏責任心。在實際施工中,有的競標單位為了降低用人成本,獲得更大利潤,往往用的施工人員為農村剩余勞動力,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的施工技能,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往往造成工程不能按期完工,質量上容易出現缺陷。同時,工程監管人員有的專業知識不扎實,責任心不強,形式主義嚴重,往往走馬觀花,對質量把關不嚴,造成整體工程質量低下,為以后的正常使用埋下隱患。
3.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有的水利施工單位環境比較單一,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往往造成人浮于事、得過且過的現象,不能讓企業人力資本充分發揮作用。
二、水利施工企業管理對策分析
1.提升施工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施工過程的全體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對水利工程項目的實際施工質量水平影響深遠,其中包含了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一線施工作業工人。因此,要積極開展人才引進實踐,要求管理崗位以及關鍵技術崗位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技術性工作資質,并擁有水利建設從業經驗,使他們能夠在管理工作以及技術角度,為工程施工質量嚴格把關。同時,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培訓,樹立質量優先的工作原則,督促所有員工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以最良好的技術水準完成施工作業。
2.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每次在施工前,按照施工的程序,先要對材料進行測試,不合格不達標的材料全部拒之門外。同時,根據施工需要,對所有材料進行分門別類的放置,防止材料錯拿混放,張冠李戴。另外,注重生態效益的提高,不能因為施工需要而破壞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更不能污染當地的水質和土壤。
三、精準企業化管理,完善企業組織目標
1.在企業內部應該完善相關的核算任務。作為施工企業,首先要對成本進行管理,對施工組織和計劃進行編制,在核算過程中采用定額的方式,從而確保在施工的每個環節企業消耗的成本都在掌握之中。同時,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分析,防止賬務不真實和不一致的情況產生。水利工程施工與其他的工程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在施工中要進行安全管理,確保安全文明施工,并符合安全生產流程,在施工前要對當地的環境進行勘察,確保水文地質環境滿足施工要求。另外,必須防止安全隱患,應提前排查,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2.在水利施工中應做好現場管理工作。施工現場管理水平是一個企業管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體現,所以,在施工現場應該做好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度,確保施工人員按照規定執行。同時,制定嚴格的紀律和規范,防止管理上存在疏漏,進一步確保文明施工,確保施工的步驟井然有序。在現場管理中,應該做到環境要整潔,設備要完好。為了提高效率,企業可以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確保水利工程順利施工。
總之,水利是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生態宜居、農民生活富裕的基本條件和重要支撐。今后,永壽縣將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全面做好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縣建設,打好“綠水青山”保衛戰,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扎實推進河流、水庫和溝渠等生態治理。繼續圍繞保護生態環境、夯實農業生產能力、推進鄉村綠色發展三個目標,彌補鄉村河流、塘壩等防洪設施方面的短板,大力提升水利服務能力,全面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