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玥 何清儀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并在高校就讀,激增的需就業人數s空缺崗位不匹配造成了一部分大學生畢業后就業難的現狀。改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大學生 摩擦性失業 就業市場 應對措施
摩擦性失業概述
(1)失業的相關描述
失業是有勞動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會現象。那些未到工作的人都是失業者,主要由勞動力與工作崗位不匹配導致的。
(2)摩擦性失業
摩擦性失業是指由于一些原因,在尋找工作的過程中產生的失業。常見的摩擦性失業主要有三種:因部門轉移而導致的摩擦性失業、由于企業破產而導致的摩擦性失業及搜索目標不同而導致的摩擦性失業。
摩擦性失業是勞動力流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失業,即使是在充分就業的時期也會有摩擦性失業存在,自身需求變動、市場信息變動以及市場政策的變動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摩擦性失業。
大學生失業與摩擦性失業
(1)大學生就業現狀
2017年就業藍皮書指出,2017年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率有所下降。2017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的就業率約為86%,比起2016年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下降了2個百分點。
(2)大學生摩擦性失業
職位減少,大學生人數激增,提高了大學生的失業率,使一些高校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出現摩擦性失業。當前大部分大學生的失業都是由于對自己的工資預期過高,同時對就業市場的信息并不是很了解,導致理想與現實不一致形成摩擦性失業。
大學生摩擦性失業產生的原因及影響
(1)大學生摩撩性失業產生的原因
現在的大學生主要就業市場主要有三種:高校舉辦的畢業生就業市場、教育部門舉辦的區域性或現行性的就業市場和人事、勞動部門舉辦的人才市場和勞動市場。雖然大學生就業渠道很多,但是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中尋求合適的工作崗位的同時并不能保證完全公平公正,隱形規定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困難。
一方面畢業生畢業后對工作崗位有一定的期望,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自己并不適合現在的工作,因此重新進入尋找工作的過程中;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對與大學生的信息了解不完全,簡歷和面試會造成片面印象,招收不合適的大學生,被迫調整新員工崗位并再一次進行招聘。
大學生摩擦性失業主要表現為畢業生找不到自己合適的崗位,公司合適的崗位找不到合適的大學生。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給畢業生和管理者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確認是否接受過程和手續辦理過程中也會導致摩擦性失業的發生。
(2)大學生失業產生的影響
1.對自身及家庭的影響
就業是對大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檢測,長時間找不到工作會打擊畢業生的就業信心。相關數據顯示,沒有找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患抑郁癥的概率是找到工作的畢業生的三倍。對于畢業生家庭來說,畢業生在找尋工作過程中,家庭需要承擔畢業生的生活花銷等額外費用,同時還要及時疏導失業畢業生的消極情緒,給家庭造成負擔。
2.對畢業生所在學校的影響
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也是對畢業生所在學校的能力的一種評估手段。就業率高的大學會涌人更多優秀的生源,同時就業率低的學校競爭力會相對較弱。就學校自身而言,對于一些就業率較高的專業的會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品牌專業,與此同時會忽略掉一些就業率較低的專業,影響大學的均衡發展。
3.對社會的影響
大量的失業大學生涌人社會中,給社會造成了一定的負擔,流動人口的激增增加社會不穩定性;同時大學生不能及時找到工作是對國家教育資源的浪費,不利于國家未來的發展。大學生擇業失敗,對一些企業來說也是一種損失,一個缺乏新鮮血液的公司會漸漸的失去競爭力,最終被社會所淘汰。
大學生摩擦性失業的應對措施
(1)提升大學生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大學生就業不僅僅是對大學生專業知識的檢測,同時也是大學生各種能力的總和。一個優質的大學畢業生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同時還要有一些特長及參加各種活動的經歷,同時使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應對能力等。同時,大學生應該懂得如何接受新職業的挑戰,沒有經驗的高學歷一樣需要從基層做起。作為一個剛剛步人職場的新人,僅僅擁有高學歷不能在職場中立足,只有積累經驗,主動接受新知識,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才能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2)完善當前就業市場
當前市場下企業和大學生不能找到最合適的資源以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這時就需要一個合格的中介從中進行調節,提供兩方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滿足兩方信息需求。同時提高就業市場的辦事效率,通過增加招聘會次數、延長招聘會時間等手段使企業更充分的了解學生狀況,不斷完善大學生就業資源庫以及大學生信息庫,為企業提供合適的人選。
就企業自身而言,多提供一些實習機會,讓大學生在就業前對就業崗位有一定了解,在校期間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避免因對崗位不了解而導致的摩擦性失業。
(3)對相應制度進行改革
當前的一些制度是大學生就業的瓶頸,如:一些一線城市要求大學生有本地戶口才能就業,政府可以采取一定措施解決大學生就業時的戶口問題以提高優秀人才就業率。
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著重強調了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問題,大學生自主創業是解決高失業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當前就業難的情況下,自主創業是當今大學生最好的就業方式。自主創業不僅能綜合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素養,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總結
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社會熱點問題之一,要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提高大學生的危機意識,同時給大學生提供一定的實習機會提升其競爭力;從就業市場方面來說,提高信息對稱性是解決大學生摩擦性失業強有力的手段,只有當市場信息對稱時,才能保證最大程度上的充分就業。學生學校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環境,早日解決大學生失業問題。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六版)》P386
[2]溫曉慧:《大學生摩擦性失業與就業市場功能的完善(中國礦業大學2008.10)》
[3]方春平:《高校畢業生摩擦性失業分析(藥學教育,2012年第28卷第2期)》
[4]大學生求職網:《2017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201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