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程梅

在互聯網金融大潮洶涌來襲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正放棄自己的“金飯碗”,傳統金融行業人員流向互聯網金融行業。本文重點關注了互聯網金融對職工跳槽影響的原因分析。
互聯網金融 職工 薪酬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已有35位銀行的“董監高”辭職,涉及崗位從行長、副行長到風控總監、首席信息官等。除9名因為年齡原因退休外,大部分都是個人原因徹底告別銀行系統,而互聯網金融公司和新型民營銀行則成為這些離職人士的首選。
雖然離職在當今社會是比較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從一向穩定的傳統金融行業跳槽到不太穩定、還處于發展期的新興行業,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傳統金融機構體制受限
銀行的管理體制大部分是國有體制,即使是高管,在銀行體制內受到的限制也會比較多,想創造新的機會難度是比較大的。若是進軍互聯網金融可以讓職工放手一搏,一旦成功回報很高,并且有讓職工實現價值的滿足感。
互聯網金融前景看好
最大的影響還是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整個產業本身求賢若渴。互聯網金融早期是以互聯網從業人員為主導發展起來的,行業缺失很多有專業經驗的金融從業者,他們的加盟能更好地推動互聯網金融的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這幾年發展快,未來前景被看好,一些銀行從業人員也需要更高平臺,因此出現人員流動也就順理成章,這樣的人員流動也會助推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
互聯網金融行業薪酬高
高企的薪酬是主要驅動力之一。隨著限薪令的實施,銀行業的固有高收入預期被撼動,越是高管越能感受到由此帶來的收入預期壓力。而互聯網金融等平臺有更市場化的薪酬體系,而且不會受到限薪令約束。有從監管機構辭職投入市場化機構者表示,與過去相比收入高了10倍。而對于銀行業高管來說,在互聯網金融公司能獲得一定的股權、期權,也成為離職的一大動力之一。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金融人才吸引力指數持續走高,目前對多個行業,都是處于人才凈流人的狀況。在新員工層面上,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薪資待遇處于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金融公司之間的,略低于互聯網公司卻高于傳統金融公司。但互聯網金融行業薪酬增長速度比其他兩個行業更快。
高薪增強了行業吸引力。互聯網金融行業薪酬增長狀況中,一級部門負責人的薪酬增長通常接近2.5倍,中層管理者、基層管理者、基層員工的增長情況分別為1.5倍、1倍、40%-50%之間,骨干員工全面現金薪酬為25-35萬。一般情況下,互聯網金融行業新員工的起薪水平大約在年薪10萬左右,但當其具有2-3工作經驗之后通常能夠實現收入上漲50%。從行業平均年浮動收入水平角度來看,銷售類平均年浮動約八個月的月薪,管理類約五個月的月薪,其他類別約三個月的月薪。
當對互聯網、金融以及互聯網金融這三個行業的人才結構比例對比之后,從三個行業的職級分布可以發現,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初級職位人才比例在互聯網行業和金融行業之間,而總監及以上級別的人才占比卻遠遠不如互聯網和金融行業,這反映了互聯網金融行業高端人才“一將難求”的現狀。
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85%的人才都是從其他的行業跨界而來。也許很多人以為互聯網金融行業會更多地吸引來自互聯網或是金融行業的人才,但通過分析發現,互聯網金融行業對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是最高的。
而這一點從互聯網金融人才的職能分布中也可以看出來,當前工程和信息技術類人才在互金行業中占比是最高的,達34.8%,金融人才反而只占9%。流人互聯網金融的高科技人才平均從業年限較長,達5.2年,并且他們在轉到互聯網金融行業后,依然繼續從事技術職能。比如眾安保險的人力部門的技術人員在員工總數中的占比明顯超過34.8%,表明技術是驅動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要力量。
不過,上述情況對一些分期服務商可能不適用,據了解,國內最大的兩家大學生分期服務商人數都已上千,其中大多數都是地推人員,若加上數萬校園兼職推廣人員,模式與其他金融公司差異較大,反而與團購的風格相似。
互聯網金融正在“逆襲”傳統金融業,銀行不良攀升至近年來的新高,薪水出現滑坡。同時,大資管時代,銀行體系內的資金和資產都在外溢,人才也如此。36氪關注到,金融人才正在加速向互聯網金融流人,比如宜信就招募了很多銀行業務員,給的提成也高于銀行,最看重的是業務員們從銀行帶來的客戶資源。
從高管層面更是如此,以往由草根主導金融領域創業的現象已不再常見,取而代之的是傳統金融的高管“下海”放手一搏,頂級的就有中管干部,進出口銀行的副行長到微眾銀行停留一年后繼續選擇了創業道路。一位摩根史坦利的亞洲高管則做起了內容創業,還有一位哈佛畢業的投行人士從最早的配資業務的創業,現在轉移到創辦公募基金的跟投平臺。
從宏觀角度看,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目前還只是充當著網絡端的渠道,牌照總歸是稀缺的,交易底層往往發生在持牌機構,只有獲客和資金端交給互聯網端。正因此,在很大一部分互金企業,營銷和推廣屬性強于金融屬性。這部分職位屬性與其他行業差異不大,但“懂金融”顯然是加分項,多位互金公司的高管都流露出類似偏好。
[1]李繼尊.關于互聯網金融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5( 07):1-7+16.
[2]賈靖誼.新形勢下金融行業職工社會心態、思想狀況淺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 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