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人口壽命普遍延長,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步提高,逐漸步入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階段。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出現,不僅使政府承擔了一定的人口結構壓力,也使醫療保險制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本文從醫療保險供給和支出兩方面,提出醫療保險制度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希望能促進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的發展。
醫療保險;挑戰;對策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卜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據統計,201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11.8%,我國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因此,我們要及時分析人口老齡化問題給醫療保險制度帶來的挑戰,并制定相應的對策維持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人口老齡化給醫療保險制度帶來的挑戰
相對于年輕人,老年人更需要醫療保險。在人口老齡化現象越發嚴重的情況下,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遭到了巨大挑戰。就目前來看,人口老齡化問題給醫療保險制度帶來的挑戰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給保險基金供給帶來的挑戰,二是給保險基金支出帶來的挑戰。
(1)人口老齡化給保險基金供給帶來的挑戰
我國現階段的醫療保險制度主要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構成。其中,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費用繳納由個人和政府共同完成。具體來說,就是在一定的繳費金額范圍內,居民享受的待遇將由當年的繳費情況決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老年人的比例有所增加,對醫保基金的收入也不會產生過大影響。但是,不同于其他兩種繳費方式,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是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的。而職工退休后,可在達到一定的年齡后享受醫保待遇,單位和職工都不需要繼續繳納費用。隨著老年人數量的增加,醫保基金的繳費人員將遠遠少于享受醫保待遇的人員。因此,人口老齡化就會給保險基金的供給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
(2)人口老齡化問題給保險基金支出帶來的挑戰
在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下,老年人的數量將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保險基金的支出將遭到一定的挑戰。一方面,在醫療條件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人們的平均壽命將不斷增長。這意味著,居民在退休之后將在很長一段時問內享受醫療保險的待遇。另一方面,近年來老年疾病的發生概率不斷增加,醫療保險的支出費用也將逐漸增長。因此,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將會迅速增加。
醫療保險制度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對策
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已然發生,且在短期內也無法得到有效改善。為解決人口老齡化給醫療保險基金供給和支出帶來的矛盾,相關單位應積極尋找對策解決醫療保險基金供給和支出存在的問題。
(1)增加保險基金的供給
要想緩解目前醫療保險費用緊張的問題,就要尋找更多保險基金供給。一方面,政府應擴大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使更多人參與到醫療保險的費用繳納中,緩解目前醫療保險費用緊張的問題。例如,政府應將民營企業、民辦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納入到醫療保險的參保群體中。另外,在經濟運營多元化發展的今天,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民營單位,都應采取多元化的投資理財渠道。所以,相關單位應為醫療保險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使銀行理財產品、股票等資源成為醫保基金的投資對象,實現醫療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最后,政府應加大對醫療保險的資金投入,解決醫療保險的資金供給問題。
(2)控制保險基金的支出
除了增加醫療保險的基金供給,政府還應做好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的控制工作,緩解醫療保險支出費用緊張的壓力。一方面,政府應通過規范醫療機構來解決過高的醫療費用問題。這不僅可解決老年人的看病問題,還能解決醫療成本控制問題。另一方面,政府要推廣社區醫療服務,進一步降低醫療費用。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建立集醫療、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老年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增強老年人的保健意識,降低老年疾病的發生率。
總之,面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發展趨勢,政府和相關部門只有充分認識到人口老齡化問題給醫療保險制度帶來的挑戰,并處理好醫療保險基金的供給和支出問題,才能保證我國醫療保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馬明哲,挑戰競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張一閣,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3.
[3]黃麗萍,淺談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險的影響及對策[J].海峽科學,2011。
[4]杜鵑,中國人口老齡化過程研究[J]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