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茗
2016年陽光保險集團首次推出財務眾包平臺,財務眾包模式的成功運營成為財務作業模武轉型升級的重要里程碑。相對傳統企業內部的財務作業模式而言,財務外包、財務共享和財務眾包的這三種新型的財務作業模式既有關聯,也有其不同之處。本文將通過對三種財務作業模式比較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從價值鏈角度對財務眾包的本質進行深入剖析。
財務眾包 價值鏈 比較研究
相關概念
(1)價值鏈理論
企業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活動共同構筑企業的價值鏈,通過價值鏈分析,區分這些活動是價值創造活動還是成本驅動因素,進而采取成本優勢戰略或差異化戰略進行價值鏈管理,進而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的目的。
(2)財務作業模式
1.財務外包
外包即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通過購買專業化服務將非核心業務打包給外部機構經營的行為。財務外包是企業將財務活動細分成如總帳模塊、往來帳款模塊、固定資產模塊、工資模塊、報表模塊、稅務模塊等,將這些模塊中企業不具有競爭優勢的部分外包給專業財務公司處理。
2.財務共享
共享服務是企業出于降成本或者集中管控的目的,將原來分散在不同業務單元的財務管理、人力資源、IT服務等專業性較強的事務性的活動從原來的業務單元中剝離,由公司專門成立獨立的實體提供統一的服務。財務共享就是集團成立專門的財務服務共享中心,對集團內所有賬務處理、費用報銷、報表分析等財務職能進行集中化、標準化處理,以達到降低財務作業成本、財務集中管控等目的。
3.財務眾包
眾包指的是一個公司或機構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大眾網絡的做法。財務眾包就是將企業的財務作業分成碎片化的微任務,互聯網用戶通過搶單的形式,完成微任務并獲取一定的報酬。財務眾包充分利用社會上剩余的財務人力資源,較大程度地提高了公司財務作業效率。
4.相關性分析
財務外包、財務共享、財務眾包都是區分于傳統財務作業的新型財務模式,它們都是將原本由公司內部完成的財務作業獨立出來,通過外部專業人員參與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活動,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降低財務成本。其中,財務眾包又是在財務外包和財務共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本文主要對財務外包和財務眾包、財務共享和財務眾包的異同點進行比較研究,并在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從價值鏈角度對財務眾包的本質進行深入剖析。
比較分析
(1)財務外包與財務眾包
有研究認定財務眾包的本質是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財務外包模式,有助于降低企業財務運營成本,使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提高競爭力。本節將通過對財務外包和財務眾包的形式進行對比,并從價值鏈的角度加深理解,對此觀點加以佐證。
1.外包形式對比分析
從外包的主體來看,財務外包的主體是企業;而財務眾包的主體除了企業,還有財務共享中心。財務共享中心建立至今,逐漸出現了成本效益作用下降、人員流失等問題,將財務共享中心簡單、枯燥、重復的會計業務外包給網絡群體,一方面減少財務共享中心人員流失,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另一方面降低財務共享中心運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率。(鄭偉,2016)
從外包的對象來看,財務外包的對象是企業模塊化的財務活動,如總帳模塊、往來帳款模塊、固定資產模塊、工資模塊、報表模塊、稅務模塊等;而財務眾包的對象是碎片化的微型財務任務。碎片化、微小化的財務任務一方面是為了破壞財務信息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避免同一區域內的互聯網用戶獲取公司的財務信息;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任務的完成效率。
從外包商來看,財務外包的承接人是特定的財務公司或者會計人員;而財務眾包則是將眾多財務微任務發包給非特定網絡群體。眾包充分地利用企業外部業余財務人力資源以及財務人員的業余時間,互聯網用戶可以24小時不間斷作業,與傳統外包模式相比,眾包不僅進一步降低財務運營成本,還提高財務管理的時效性。
從信息傳輸的方面看,財務外包的信息傳遞的路徑是:原始單據交接一會計信息處理一會計信息反饋,通常使用紙質媒介并由人工進行傳遞,紙質檔案管理難、信息傳遞延遲是財務外包不可避免的缺點;而財務眾包是在眾包平臺上完成所有的信息處理,借助先進的技術和龐大的用戶基數,信息的采集、識別、生成、反饋等環節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同一平臺上完成,幾乎達到實時信息傳遞的效果。
2.價值鏈視角下財務眾包:新型網絡財務外包模式
傳統的財務外包與價值鏈管理的中心思想相契合。價值鏈管理的焦點是消除非增值活動,調整核心增值活動。一般來說,財務作業是企業的非核心業務,是企業的成本驅動因素,將財務管理活動外包,有助于提高企業競爭優勢、提高經營績效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
相對于傳統的財務外包模式而言,財務眾包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型財務外包模式。從價值鏈的角度究其本質,財務眾包繼承了財務外包的特性,眾包的承接人通常會無償完成任務或者接受很少的報酬,企業或者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將財務業務進行網絡眾包是可以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實現更高的效率,使得企業有更多資源提高其核心競爭力。
由此可見,財務眾包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型財務外包有如下特點:一是眾包承接的業務是財務公司或者財務共享中心認定的非核心業務或者低價值活動;二是由于互聯網的大眾性和時效性,財務眾包比財務外包更能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2)財務共享與財務眾包
也有研究認定財務眾包的本質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業務流程的再優化。馮娜娜(2016)等人認為財務共享中心人員流失嚴重,數據錄人稽核等業務已經難以產生效益。財務眾包促進會計工作進一步標準化、流程化,促進會計的數字化和網絡化,解放企業會計專業人員,降低企業的財務運營成本。本節將通過對財務共享和財務眾包的流程進行對比,并從價值鏈的角度加深理解,對此觀點加以佐證。
1.作業流程對比分析
往來款項、費用報銷是公司里發生次數頻繁、過程冗雜的會計業務,有單據多、部門多、審批多三大管理難點。往來款項業務和費用報銷業務的流程可以簡單概括為:單據掃描、單據處理、事項審批、賬務處理和資金撥付四個階段,本文將就四個階段比較財務共享模式和財務眾包模式的異同點。
單據處理階段包括單據掃描、信息上傳和紙質檔案管理三個任務。在單據處理階段,財務共享模式和財務眾包模式并沒有很大的區分,都是由客戶部門或客戶公司(財務共享中心或財務眾包平臺的服務對象)自行掃描上傳單據,將紙質媒介轉化為影像資料,并由客戶自行保管紙質版檔案;不同之處在于財務共享模式下,影像資料上傳到具有獨立實體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而財務眾包模式下,影像資料上傳到財務眾包平臺的信息處理系統。
事項審批階段包括事項的審核以及批準。在財務共享模式下,由共享服務中心的員工核實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事項的授權審核;不真實事項反饋給客戶進行修改,未授權事項發送給相關人員,通過財務共享線上系統以電子簽名的方式進行批準后再次進入審批階段直至該階段所有審批工作完成。可以看到,在財務共享模式下,需要共享中心投入大量人力進行多次審核工作。在財務眾包模式下,所有的審核工作都是由互聯網用戶搶單完成,且一個事項的審核將由不同用戶共同完成,避免一人重復進行同一工作造成的疏忽,這一方面降低財務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審核工作的準確性。
在賬務處理階段,財務共享中心將其員工進行進一步的專業細分,例如應收模塊的工作人員就專門進行應收模塊的賬務處理工作,這樣的標準化工作固然可以提高賬務處理效率,但是也會使員工由于長期重復簡單的工作,而造成工作情緒的懈怠。財務眾包的賬務處理工作雖然也是簡單重復的,但是它是由互聯網用戶使用閑余時間搶單完成。將共享服務中心簡單的賬務處理工作發放給互聯網用戶,充分利用剩余資源進行“社會生產”,能夠從總體上提高社會的財務作業效率。
在資金撥付階段,財務共享模式又分為兩種情形。如果共享中心隸屬某一集團,該集團出于資金集中管理的目的,會將資金撥付的統一移交給財務共享中心;如果該中心是一個提供專業服務的機構,承接外來的財務業務,那么客戶公司可能出于資金安全的考慮,沒有移交該項權利。財務眾包模式由于參與者眾多,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財務眾包平臺的制約,因此目前的財務眾包并沒有資金撥付這一流程。
2.價值鏈視角下財務眾包:財務流程的再優化
從價值活動之間的聯系理解,價值鏈是指企業進行的一系列通過信息流、物流或資金流聯系起來的價值創造活動的總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目前最成功的以價值鏈為導向的財務管理流程重組,不僅通過財務流程再造實現企業的降本增效,而且加強集團企業對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集中管控,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而目前,財務眾包模式對財務流程的再次優化在一定程度上動搖財務共享中心的龍頭地位。
財務眾包平臺的建立是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下,財務管理流程的再創造。隨著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審核、記賬等工作業務量大、重復性高的業務已經成為財務共享中心的負擔;對企業來說,采用財務眾包模式,可以解放企業會計專業人員,降低企業的財務運營成本。同時,財務眾包促進會計工作進一步標準化、流程化,促進會計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互聯網+”時代下的理想財務管理流程應該是企業集團財務部門負責制定投融資決策、資金運作機制、財務流程規劃等涉及核心信息的業務,而報賬業務、數據稽核、錄人等操作性較強的業務實行眾包。(班曉錦,2013)
結論
財務眾包模式出現時間較短,與已經成熟的財務外包、財務共享模式對比,它的應用范圍和影響程度均較小。但是財務眾包模式是“互聯網+財務轉型”的一個偉大嘗試,通過互聯網財務眾包平臺提供的實時數據和延續不斷的信息流將企業的財務管理提高到戰略性的價值管理地位;也通過互聯網財務眾包平臺,利用互聯網剩余的財務資源,將企業的內部的活動擴展到社會性質的價值創造。
[1]班曉瑾.眾包,洞見財務未來[J].新理財,2013,(06):90-91.
[2]馮娜娜.陽光保險推“財務眾包平臺”[N].中國保險報,2016-10-19(002).
[3]盧燕.基于價值鏈的集中財務管理策略[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9,(06):29-33.
[4]解倩男.基于價值網的眾包商業模式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5.
[5]楊婧,楊維.財務外包——基于價值鏈管理視角的財務管理模式[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02):190-191.
[6]鄭偉.財務輕量化眾包[J].首席財務官,2016,(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