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蔚 付曉

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深化實踐教學方法改革。雖然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項目教學靈活多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實訓考核標準不統一,社會、企業參與度不高,行業、企業主體作用發揮不夠,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等問:題。本文以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實訓項目為例,吸引行業企業第三方參與學生實訓考核,企業共同制定考核評價標準,并對我院會計14級、15級三年制會計專業學生進行考核,結果表明本考核評價標準與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標準對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校企合作 實訓考核 多元化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考核現狀
(l)實訓考核評價主體單一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實訓評價是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實訓情況直接給出實訓成績,缺乏統一要求的評價體系,大多教師是以考核理論知識的積累為慣性評價標準;而對學生技能和職業能力考核評價缺乏科學、規范、統一的評價體系和標準,評價主體是單一的指導教師。
(2)實訓項目與學生畢業后職業崗位技能要求相脫節
高職教育應更注重職業崗位能力培養,而目前高職院校師資的雙師結構和雙師素質情況并不十分樂觀,職業資格證書等同于雙師素質,大部分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實踐教學能力弱。老師在實訓項目布置與訓練和最終實訓技能考核上,與實際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有嚴重脫節現象。實訓考核內容與企業最需要的崗位技能脫節,教學內容和考核評價標準一成不變,實訓評價機制僵硬不靈活。
(3)實訓考核缺乏行業標準
大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訓項目都沒有統一要求必須依據行業標準。會計行業對技能要求有初級、中級和高級的標準,高職院校在進行實訓考核評價中未能公布行業標準,使學生的實訓過程缺乏針對陛?,F在大多數高職院校缺乏及時更新的實訓考核題庫和滿足行業、企業及社會需求的行業實訓考核標準,即便是已經有實訓考核題庫,也存在題庫內容更新慢,缺乏科學性、規范性和現代化。
會計專業校企合作構建多元化高職
實訓考核方式背景
為完善校內實踐教學體系,進一步規范實訓考核過程,使校內實訓項目考核標準與行業企業崗位能力評價標準對接,更具操作性和可執行性,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會計系于實施了實訓項目標準化考核實施方案,探索實訓考核的標準化建設。
成立校內和校外兩個實訓考核組,針對所有校內實訓項目,從手工記賬、出納、電算化、納稅申報、審計五大模塊進行考核。每項能力對應一顆星,校企共同制定考核標準,校內和校外兩個組考核,若經校企雙重考核學生五項能力全部通過則可獲得五星,定為會計技能達到五星級水平,頒發會計技能星級證書,同時可獲得合作企業提前免試錄用的機會。
(l)考核標準進一步細化,可執行性提高
在專業調研基礎上,會計專業提煉了五項職業能力,各實訓項目考核負責人參照行業標準,結合學生實際,本著客觀、公正、可執行的原則,積極組織專兼職教師研討考核內容,將實訓項目核心技能分項歸類,篩選細化了技能考核點,并形成了《實訓項目考核實施細則》。經過在會計專業14、15級約1500名學生進行考核的實踐驗證,考核標準可執行性總體提高,并得到實訓教師的認可。
(2)考核過程進一步規范,結果區分度提升
實訓考核標準化改革過程中,每個實訓項目實施前首先由項目考核負責人召開專兼職教師考核實施專題會議,負責解析專業技能考核點及考核注意事項,然后由實訓教研室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為了驗證考核的科學陛、可執行性,實訓教師需定期反饋實施效果,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調整,在實踐中完善。實訓項目考核結果完畢后,考核成績應具有一定區分度,并篩選優秀學生以備二輪(校外)考核定級。
(3)校企多元考核,就業競爭提增強
成立校內和校外兩個課程考核組,會計系先后與煙臺兩家會計師事務所簽訂技能考核協議,全面負責會計技能企業考核環節,即對通過校內考核的學生實行企業標準的實務考核,由其企業自主命題、自行測試。校內考核由系部實訓指導教師(全部為企業兼職教師)組成,負責制定各項能力的實訓指導規范和考核標準并組織校內考核??己瞬粌H選拔了技能名手,不斷推進了教學與企業技能標準的高度融合,有效深化了教學改革,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而且還給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
(4)考核結果導向作用進一步增強,學習積極性提高
為了增強考核結果的客觀、公平,保證考核過程透明化,實訓教師定期公布實訓階段性考核成績,學生可以隨時查閱。同時,正是由于考核的規范,透明,學生能夠隨時了解自身技能水平,加上大學生本身的競爭意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考核評價的導向、激勵和促進發展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l]陶曉峰。高職會計實訓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2011,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