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燕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任何組織形式的企業都無法逃避來自產品市場的競爭。本文以2010-2016年福建省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實證分析產品市場競爭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影響。結果顯示,產品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與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有負相關的關系。
產品市場競爭
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建議
引言
近幾年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環境、資源矛盾的日益凸顯,社會責任的履行正日益成為優秀企業關注的焦點,公眾對于社會責任的關注也在不斷升溫。特別是2012年以來,受歐洲債券危機影響,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速度逐漸放緩,進入一種“新常態”。經濟“新常態”催生投資“新常態”,在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以往片面強調經濟增長的傳統投資亟須向兼顧社會和環境的社會責任投資進行轉變(田虹和王漢瑛,2016)。因此開展社會責任投資,樹立社會責任投資的理念仍然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國內外已有研究多數是探討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內涵、經濟后果等方面。但研究如何促進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也尤為重要。競爭是企業的外部環境,對企業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那么產品市場競爭是企業進行社會責任投資的“推進器”還是“攔路虎”?在我國企業面臨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投資還處在初級階段的狀況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有現實意義。因此本文試圖以產品市場競爭為視角,探究其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產生的影響,并以此為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政策提供參考和建議。
文獻回顧與評述
國外學者在社會責任投資領域的研究和實踐發展都更加迅速,同時其研究中又充斥著矛盾和沖突。國外關于社會責任投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關于社會責任投資概念及作用的研究,Chang et al_(2013)認為社會責任投資可以被看成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實踐活動[8]。關于社會責任投資與財務績效的研究,Peylo( 2014)研究結果也表明,社會責任投資不一定不如傳統的理性投資;它可以以同樣嚴格和明確定義的方法實施。實證結果證明投資者可以追求社會責任投資目標而不犧牲性能。關于社會責任投資對企業行為影響的研究,Lewer(2004)認為社會責任投資的增長對企業會形成一種壓力,迫使人力資源經理選擇更為人性的管理方式。關于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因素的研究,Borghesi等(2014)調查了激勵企業經理做出對社會負責的投資的各種影響因素。他們發現,規模較大、自由現金流較大的公司,以及較高的廣告支出顯示了更高水平的企業社會責任投資。
國內研究方面,關于社會責任投資概念的研究,王俊(2008)在對社會責任投資的定義進行研究時,選擇從資本市場的角度,認為投資者進行社會責任投資,就是選擇向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企業進行的投資;關于社會責任投資在中國發展的可行性研究,濤、任榮明和袁象(2010)從我國當前階段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情況以及發展的動力和前景,提出我國在進行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發展時的可行性途徑。關于社會責任投資與績效的研究,徐鳳菊等(2015)以我國三高企業為樣本,實證探討了社會責任投資與企業市場價值關系,得出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在當年對企業市場價值負作用,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前期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對后期企業市場價值起到明顯的正向作用,且正作用效果隨著時間的延長在增加。關于國際經驗借鑒的啟示研究,鐘宏武和許英杰(2011)借鑒歐洲的社會責任投資政策,建議我國政府應該在制定法律法規、結合經濟調控手段、嚴格監管等方面促進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
通過對國內外現有文獻的梳理發現,國內外學者對于社會責任投資的研究方向大致相同,主要包括社會責任投資的概念界定、社會責任投資與財務績效、非財務績效的關系、社會責任投資對企業行為的影響等方面。國外學者關于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因素的研究起步較早,而國內目前并不多見。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的提出
學術界普遍認為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會影響管理者的決策和企業戰略的制定,這表明企業在進行社會責任投資決策時有必要考慮產品市場競爭因素。Useem (1988)的研究發現,處于產品市場競爭程度低或相對壟斷行業的企業擁有更多資源,其捐贈水平也相對較高。Cottrill (1990)通過實證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與行業競爭程度顯著相關,競爭越激烈,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越低。Camphell(2007)認為,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企業出于生存的本能可能會存在以次充好、壓榨員工和犧牲環境換取暫時的經濟利益的行為。劉小霞和江炎駿(2011)研究了影響企業社會責任水平的競爭因素,結果表明,產品市場競爭程度與企業社會責任水平負相關。楊忠智和喬印虎(2013)發現行業競爭程度和公司特征都會影響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壟斷性行業的社會責任水平高于競爭性行業。由此,本文提出:
假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產品市場競爭程度與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呈負相關關系。
研究設計
(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福建省數據所選取的樣本為2010-2016年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用于實證研究的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同花順iFind數據庫、國泰安CSMAR金融數據庫、Wind萬德數據庫等。本文基本數據處理使用execl2010軟件,統計分析使用stata13.0完成。本文在初始樣本選擇的基礎上,為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以及保證本文數據搜集的準確性,對初始樣本按照以下標準進行篩選:
1.對j三要變量進行了1%的Winsorize處理;
2.由于缺乏可比性,因此剔除那些財務狀況比較異常的ST、PT公司;
3.由于數據缺失,因此剔除那些披露不完整或財務數據無法獲取的公司;
4.剔除LEV小于0或大于1的公司,資產負債率小于0表明數據出現異常,而大于1則說明企業已經資不抵債,此時其財務風險極高,甚至可能面臨破產風險。
經過篩選,共556個有效樣本。
(2)變量設計
1.社會責任投資變量SRI
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本文將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綜合強度劃分為6個維度:投資者、員工、消費者、供應商、政府和社區。指標的選取借鑒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保證指標選取具有合理性。對投資者的社會責任投資TZZ=分配股利或利潤所支付的現金/平均資產總額;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投資YG=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平均資產總額;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投資XFZ=營業成本/平均資產總額;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投資GYS=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平均資產總額;對政府的社會責任投資ZF=繳納稅費實際支付的現金/平均資產總額;對社區的社會責任投資SQ=(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收入)/平均資產總額。則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綜合強度SRI=對投資者的社會責任投資+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投資+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投資+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投資+對政府的社會責任投資+對社區的社會責任投資
2.產品市場競爭變量Comp
對于產品市場競爭的衡量指標,目前學術界尚未取得統一的衡量指標。常用的有赫芬達爾指數、行業集中度、產品市場占有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等。本文認為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企業的“壟斷租金”,壟斷租金越高,意味著企業的進入壁壘越高,從而產品市場競爭就越低。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利潤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營業收入。主營業務利潤率越高,說明產品市場競爭程度越低。
3.控制變量
第一,企業規模SIZE。規模大的企業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就應該給予利益相關者更豐厚的回報,即大規模企業更有能力和義務進行社會責任投資。因此本文將公司規模設定為控制變量,并選用公司年末營業收入的自然對數值作為衡量企業規模的指標。
第二,資產負債率LEV。資產負債率是指企業的資金來源中負債比例的大小。負債比率越小,表示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從側面反映出企業對債權人履行的責任。根據上述分析,本文選取資產負債率作為控制變量。
第三,成長性GROW。企業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的發展水平不同,成長性好的企業其發展較好,承擔的風險水平相對較少,有較多的資源去進行社會責任投資。本文用凈利潤的增長率來衡量。
第四,盈利能力ROA。企業盈利能力越好,剩余資源越多,越能夠進行其他的經營決策。本文用總資產凈利潤率作為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
第五,公司年限ACE。一般認為公司成立時間越久,公司的發展也就越穩定和成熟。與利益相關者群體交往的時間越長,越有利于企業建立廣泛的社會網絡,形成良好的利益相關者關系,樹立起穩定的社會責任形象。
第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IIS。Shane和Spicer(1983)認為,從機構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他們將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投資和關注與企業的風險相掛鉤,如果對一個不負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進行投資,會增加他們的投資風險并降低他們的投資效率。因此,機構投資者因考慮其長遠利益也會影響到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投入水平。
實證回歸結果與分析
(1)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表l列示了福建省樣本各研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從表中可知,SRI的均值為1.321,標準差為1.337,說明福建省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綜合強度差異不大。就企業社會責任分項投資強度而言,企業對投資者(包括股東和債權人)的社會責任投資(TZZ)最小值為0,這是由于有的樣本公司當年未分配股利也未償還借款和利息。企業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投資(XFZ)均值為0.606,標準差0.622,表明福建省企業總體差異不大,但最大值3.59與最小值0.041之間差異大。企業對員工的社會責任投資(YG)最大值為0.216,最小值僅為0.00723,表明不同企業對員工社會責任投資的重視程度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企業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投資(GYS)是分項指標中占比最高的項目,最大值與最小值差異懸殊。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投資(ZF)均值與中位數差異不大。企業對社區的社會責任投資(SHC)最大值為0.0156,最小值為-0.0803.均值與中位數都為負數,表明大部分企業對社區進行社會責任投資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
(2)面板數據回歸結果分析
表2顯示了實證回歸模型的結果。七個模型調整后的R2值分別為0.577、0.233、0.559、0.350、0.588、0.536、0.213,說明模型的擬合度不錯。從F檢驗結果可知,各個模型的P值為0,說明七個模型回歸結果是顯著有效的。根據表2可知,在控制了企業規模(SIZE)、企業年齡(ACE)、企業成長性(GROW)、財務杠桿(LEV)、以及控制了年度和行業的情況下,就福建省樣本而言,產品市場競爭的回歸系數為-2.741,并且在0.01的水平卜顯著,說明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有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原因可能在于福建省上市公司中國有企業可能占比較大。由此可見,假說1得到驗證。就企業社會責任分項投資強度而言,投資者、政府和社區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產品市場競爭對這三者的影響顯著為正。而消費者、員工、供應商的回規系數顯著為負,說明產品市場競爭對這三者的影響顯著為負。
就控制變量而言,企業規模(SIZE)、企業年齡(AGE)、企業成長性(GROW)的系數不顯著,這說明企業規模、公司年齡和企業成長性的大小與企業社會責任投資關系不大。財務杠桿( LEV)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企業資產負債率越高則企業社會責任投資越高。企業盈利能力(ROA)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企業的盈利能力越高,就越有更多的資金去進行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機構投資者持股(ns)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機構投資者對企業的壓力明顯影響到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水平。
結論及建議
本文以2010年至2016年福建省所有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實證研究了產品市場競爭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產品市場競爭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投入有顯著的影響,原因可能在于福建省樣本中國有企業的占比較大,與市場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相比,我國企業大多通過行政權力而非經濟因素獲得壟斷地位,這些企業更容易獲得國家的政策傾斜和政府補貼,在銷售渠道和價格控制等方面比競爭性行業的企業更具優勢,因此有更多的資源進行社會責任投資。另外,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劃分的各分項投資回歸結果可知,投資者、政府和社區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產品市場競爭對這三者的影響顯著為正。而消費者、員工、供應商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說明產品市場競爭對這三者的影響顯著為負。
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本文的政策建議如下:(1)政府除了對國有企業社會責任投資情況進行監督之外,更應該推進非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投資并推進相關企業對社會其他利益群體的關注。(2)政府應該對處于產品市場競爭程度激烈的企業多關注多推進其對各利益相關者的投入。總之,政府應該加大對于產品市場競爭的關注力度,完善相關的政策。努力在不同的產品市場競爭程度下制定相對應的政策以促進企業社會責任投資。
[1]田虹,王漢瑛.國外社會責任投資的中國借鑒一一一個批判性學習視角[J].華東經濟管理,2016,30(2):156-162
[2] ChangHO, ParkjH, GhauriPN. Doing right, investing right: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andshareholder activism in the financialsector[J].Business Horizons,2013, 56(6):703-714.
[3]Peylo B T. Rational sociallyresponsible investment[J].Corporate Governance, 2014,14(5):699-713.
[4] BorghesiR, Houston JF,NaranjoA. Corporate socially responsibleinvestments: CEO altruism,reputation, and shareholderinterests[J].Journal ofCorporateFinance, 2014, 26(2):164-181.
[5]徐鳳菊,張懷進,杜運潮,陶冶.社會責任投資與“三高”企業市場價值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會月刊,2015, (09):3-7.
[6]牛建波,李維安.產品市場競爭和公司治理的交互關系研究一一基于中國制造業卜市公司1998-2003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南大商學評論,2007, (1)
[7]牛建波,李勝楠.產品市場競爭對董事會治理效果影響的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8,30(7): 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