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
為了完善我國當前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本文在借鑒國內外學者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針對我國當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土地征收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1)概念界定
1.農用地
農用地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農用地是指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而狹義的農用地則泛指耕地。從所有權歸屬上來看,分為國家所有的農用地和集體所有的農用地,這源于我國獨特的土地制度。
2.土地征收
土地征收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向集體征收土地的行為。在征收的過程中所有權關系發生了改變,土地由集體所有轉變為國有。
3.土地征收中的增值收益
土地征收中的收益是指集體土地被國家征收后,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所帶來的收益,這部分收益具體包括在土地用途轉變的過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為投資因素、土地用途的改變以及其他原因導致土地價格上漲所產生的收益。
(2)理論基礎
1.土地產權理論
土地產權指對于土地的一切權利的總和,從內容上來講具有排他性,從性質來講具有獨立性和可分解性。這項權利具體包括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等,其中所有權處于核心地位。
2.產權收益理論
從上一節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產權是多種權利的綜合。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和承包經營者都可以在土地經濟活動中依法行使相應的土地權利而獲取相應的經濟利益,由此可知,產權的歸屬決定了產權收益的歸屬。
3.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論
我國有學者提出了“公私兼顧”論:認為收益既不是歸國家所有,也不是歸農民集體所有,而認為農民集體應為第一受益人,政府應先對失地農民進行補償,在保證農民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剩余部分才能歸政府所有。
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
(1)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機制 征地過程中分配的構成內容按照不同的利益主體可以分為三大類,農民集體:土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政府部門: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補償費的差額;稅費收入,開發商土地開發所帶來的利潤。
(2)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影響因素
首先從制度方面來講,土地制度是征地補償進行的基礎,我國的土地制度特殊,國家壟斷了土地的購買,造成了征地補償和土地出讓之間的巨大差額,從而對收益分配造成一定影響。
從產權方面來講,集體土地使用權與國有土地使用權的不同使得用地者對不同土地的需求不同,導致土地價格的不同,從而對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產生一定的影響。
其次從市場因素方面講,土地的流轉離不開土地市場,土地市場中的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能夠促進土地的增值,但當市場出現失靈狀況時可能會導致分配出現不合理的情況,因此說市場因素對收益分配具有一定的影響。
最后從政府因素來講,與市場因素影響不同,政府通常起宏觀調控的作用,政府通過宏觀調控調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特別是收益的再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問題及原因
(1)集體土地產權不清晰、不完整 農民集體擁有集體土地的所有權,但沒有完全的土地處分權利。由于國家對集體土地的用途有明確規定,農民沒有權力改變土地用途,因此政府在征收集體土地后,農民幾乎分配不到土地用途改變所帶來的收益。
(2)土地征收補償制度存在問題
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眾多問題,損害了農民集體的利益。征地補償的方式單一,補償標準不合理都使得農民得不到應得的利益。同時在征地過程中程序的不合理都使得農民在征地的過程中無法表達自己的訴求,無法維護自身的利益,造成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不公平。
(3)土地流轉市場不完善
土地市場的合理流轉需要相關管理部門的監督,而當前我國的監督機制不健全,土地流轉價格不能真實地反映土地的供求關系,因此導致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不合理。
(4)土地流轉估價體系不完善
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依賴于合理的土地估價體系,目前我國土地市場交易復雜,價格評估體系不完善,農用地的價格評估是根據其區位、肥力和等級來確定的。而土地流轉缺乏合理的價格評估機制,動態監測體系也不完善,使得評估的土地流轉價格不能真實反映土地的價值,導致收益分配不公。完善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建議
(1)完善土地產權制度
首先應該對所有權的主體進行明確界定,劃分清楚各個成員對產權的分配;其次要對農村土地產權進行確權登記,對土地的權屬界限、土地的面積丈量四至都應該做好登記工作,給集體成員頒布產權證書,明確產權關系,保障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
(2)完善土地征收補償制度
完善我國當前的土地征收制度,首先,要明確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圍;其次,提高補償標準或增加補償項目;改變征地補償模式;完善征地補償程序,讓農民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訴求,維護自己的利益;最后,完善收益分配機制,使農民也能夠享有這部分收益。
(3)完善土地流轉市場體制
首先要建立清晰的土地流轉體系,避免因體系混亂而帶來的不合理流轉。其次要建立市場平臺,為土地交易提供合理的場所。為了保證流轉過程的合法進行,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每一項程序,使土地流轉按照正確程序有序進行。
(4)建立健全土地流轉評估體系
價格評估體系的不健全造成了收益分配的不公平,目前征地補償的價格不能反映土地真實的價值,評估時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此外,完善流轉評估體系,要建立合理的價格評估機制,結合動態監測體系對流轉土地進行評估,從而為收益的合理分配提供保障。
[1]保保,農地征收過程中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14.
[2]豐雷,房地產經濟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337.
[3]金宇,農村土地增值分配理論探究[J].改革與戰略,2014,30(5):68-74.
[4]林瑞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