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琪


近年來,霧霾天氣現象在我國部分地區,尤其是一線城市愈發嚴重。旅游業的發展受到旅游目的地環境的制約,霧霾的加重必然趕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對于旅游企業來說,在長期霧霾情況下,如何調整發展戰略成了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霧霾對旅游企業造成的影響,探討旅游企業在霧霾環境下如何有針對性地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促進旅游業可持續健康的發展。
霧霾 旅游企業 環保戰略
引言
霧霾是在靜穩天氣條件下,由于大氣污染物特別是細顆粒物(PM2.5)累積到一定程度而出現的天氣現象,主要會產生能見度低的情況。2013年以來,我國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的城市已超過30個,霧霾逐漸成為我國嚴重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危害城市環境和人體健康。
旅游是依存于環境的社會活動,旅游資源和旅游環境質量是旅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近幾年由于霧霾的頻繁和加重,旅游業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據國家旅游局統計,2013年入境旅游市場較2012下降了2_5%,而出境旅游市場保持18%年增長。《中國入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4》提到,當前霧霾正成為我國入境旅游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本文主要從旅游交通、旅游者出行決策和旅游產品三方面分析霧霾天氣對旅游企業的影響,并且提出了對旅游企業如何調整發展戰略的建議。
霧霾對旅游企業的影響
(1)影響旅游交通
交通是旅游產業鏈的重要支撐,也是旅游企業為游客提供的首要服務之一。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安全出行,威脅旅游交通的正常運營與安全性。一是,影響飛機起降,導致大面積航班延誤或取消,對航空公司、旅游企業、游客會造成巨大損失。2013年1月共有15個省市的23個機場受到霧霾天氣影響,造成全國航班延誤2428班次,取消1479班次, 備降航班111班次,滯留旅客超過6萬人。延誤和航班取消損失均為1_3億元,備降損失為919萬元。更嚴重的是,未能及時預報的重度霧霾降低了航空能見度,容易引發飛行事故。二是,影響高速公路通行,臨時采取的限行或關閉的措施,易導致旅游企業既定旅程的延誤和取消,增加出游的不確定性。2013年1月,全國20個省市受霧霾影響造成了高速封路,封路時間達到3030小時,封路路段共346條,高速公司損失總額約為1.88億元。同時,霧天高速公路的事故率高達平常的10倍,增大團體出行和自駕游的危險系數,直接造成嚴重的社會經濟損失。三是,嚴重的霧霾天氣會影響水上旅游交通設施的運營,可能導致其臨時性停運,直接影響旅游企業的效益。
(2)影響旅游資源
嚴重的空氣污染會對龐大的旅游資源造成巨大影響,從而會影響旅游企業為游客提供的旅游產品質量,降低游客的滿意度。霧霾會影響各種自然景觀的觀賞效果,長期的霧霾天氣會威脅水體環境質量,破壞森林生態環境,影響正常的人文旅游活動。旅游資源的健康和美感的破壞,直接影響了游客的出行體驗,會對旅游企業造成直接的客源損失。
(3)影響旅游市場
一是,霧霾導致中國入境旅游市場規模的萎縮。天氣環境等因素的加入使得入境游發展環境越來越復雜,特別是霧霾天氣成為入境旅游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二是,霧霾影響區域旅游市場空間結構變化。2013年北京、江蘇、山東、浙江等中國東部省份平均霧霾日數達到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旅游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北京作為霧霾重災區,國內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長率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西部城市、海濱城市及高原城市游客量有上升趨勢。
(4)影響企業經濟效益
一是,霧霾天氣降低居民出游意愿,游客數量的減少直接沖擊旅游市場,對整個旅游經濟的規模和結構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二是,霧霾對旅游交通與旅游資源的影響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削減了企業經營利潤。三是,霧霾引起中國入境旅游規模降低、出境旅游規模增加,加大了旅游服務貿易逆差,導致中國旅游業國際貿易收支失衡。
戰略調整措施
(1)發展多元化戰略,更新經營理念,開發新型低碳旅游產品。一是,霧霾天氣造成城市旅游吸引力下降,鄉村旅游、生態旅游受追捧,旅游企業可將重心逐漸轉移至空氣優良的城市,開發具有創新性的生態旅游,發展“清肺游”,滿足游客現有的需求,提高游客吸引力。二是,在霧霾天氣下,旅游企業要堅持旅游業中吃、住、行、游、購、娛等各個環節秉承生態、低碳理念開發經營產品,旅游產品和線路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低碳行動。三是,相關企業推出新險種“旅游霧霾險”,作為旅游服務產品,應對霧霾給旅游者帶來的損害和不確定性。
(2)不斷強調企業的環保戰略,倡|導綠色旅游。在霧霾日益加重的情況下,|旅游企業應保持低碳環保的理念,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引導游客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并堅持號召游客減少白色污染,在出游的過程中,企業負責人要完善游客出行結束后的工作,以身作則維護景區的環境健康,塑造綠色的氛圍。
(3)完善服務戰略的內容,提高服務質量。企業需要對旅游環境的不確定性進行合理有效的衡量,準確把握環境和天氣氣候的變化,更多地考慮到霧霾因素,提前為游客做好出游提示,有序合理地調整旅游行程。為游客提供霧霾防御知識宣傳手冊,預備足夠的防霧霾口罩,考慮到游客出行的細節,避免游客集中于霧霾帶來的不便和危害,盡可能減少游客的不滿。
(4)調整合作戰略,旅游企業可以加強與同樣樹立環保戰略的行業伙伴的合作,共同促進雙方應對霧霾的決心和環保戰略的順利開展,明確分工,減少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企業也可以將關注空氣環境優良、旅游開發較為匱乏的中小型城市,加強與當地旅游企業的合作,共同開發新型低碳旅游產品,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和行業競爭力。
(5)強調品牌戰略,將品牌的樹立列為工作的重點,培養員工真正樹立服 務意識,把客戶體驗當做衡量服務質量 的重要指標,切實提升顧客滿意度。
(6)建立健全霧霾預警機制。可以 提前做好應對嚴重霧霾天氣的工作,完 善旅游交通疏散機制,保證霧霾天氣下 游客的出行安全。有條件的旅游企業可 以設立應對霧霾造成游客損失的賠償機 制,減輕游客的不安。
結論
當前我國日益嚴峻的霧霾問題嚴重 影響著旅游產業和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 續發展,旅游企業作為旅游業的重要載 體,必須不斷強調環保戰略。本文主要 以霧霾作為切入點,試圖探討旅游企業 發展的環境威脅。在嚴峻的環境問題下,旅游企業的環保戰略顯得尤為重要,如 何減小環境破壞對企業綜合效益的影 響,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如何實時調整 發展戰略,應該引起企業的重視。
[1]孟曉艷,余予,張志富,等.2013 年1月京津冀地區強霧霾頻發成因 初探[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4 (1)
[2]唐承財,劉霄泉,宋昌耀-霧霾對區 域旅游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6,32(5):121-126.
[3]南宇,孫建飛,霧霾對游客出游決策的影響探討[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 10):35-41.
[4]唐承財,劉霄泉,宋昌耀.霧霾對區域旅游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6,32(5):121-126.
[5]南宇,孫建飛,霧霾對游客出游決策的影響探討[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0):35-41.
[6]邵冠青-十面“霾”伏:面對大氣的悲劇,旅游業該如何服務民生[J].美與時代, 2013(2):41-43.
[7]周夢杰,王艷平,宦震丹.霾污染改變基礎的旅游理論[J].旅游論壇,2014 (4):12-16.